“i+1”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武汉工业学院2002级分级教学实证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个高校扩招形势的出现,学生间英语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我们使用的全国统一教材并不适合所有级别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方法很难兼顾所有的学生,因此分级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尝试势在必行。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是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的一个重要特点,《大纲》指出“分级教学的设想反映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也是各校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科学地组织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阐述无疑为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的“i+1”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有过评价和研究,它是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的精髓。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含有“i+1”的语言输入,并按照自然序列,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同时也需要在情感上接受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 本文尝试性地把i+1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指出i+1理论是大英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对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实验选取了2002级两个英语基础相当的系作为实验组一和对照组一进行了横向对比,然后选取了2001级和2002级9个系的学生作为实验组二和对照组二进行了纵向对比,同时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了分级教学的各方面情况及未实行分级教学的弊端。这样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分级教学,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信心也越来越足。 由此可见,“i+1”理论指导下的大英分级教学符合大纲的要求,反映了大英改革的方向,这种模式是改变大英教学现状,是其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有力保证。
其他文献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始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新战略.而社会工作介入到精准扶贫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应当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挥
本研究的焦点是武汉年轻人对武汉话、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第一章从语言态度的概念入手并阐述了研究的价值.第二章介绍了语言态度研究的主要方法:文本分析法,直接手段(问卷,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