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和主体性,是文学理论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引入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主体问题的研究。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主体问题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就是笛卡尔等人发明的、具有自主性的理性主体,以及浪漫主义确立的作者中心论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批判;各种批判主体性文论根据自身的立场和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与传统主体性文论决裂,并分别提出替代性的立场和观点,有的还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新的主体性的理论。本文力图结合与各种批判主体性理论相关的哲学和文化思潮,考察这一转变的总体趋势,揭示主体性问题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范式转型和思想纷争。本文采用逻辑与历史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对各种各样的批判主体理论所进行的每一项研究中,将考察它们:1、如何描绘和批判传统的主体性及其文论话语并与之决裂;2、如何提出了替代性的主体性立场和观点;3、如何创立或未能创立一种适用于新的主体性的理论。与此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这一外来的理论资源作为一种反思性的视角,有可能对本土文学理论建设提供的参照价值。
第一章主要考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降的主体理论作为现代性的话语对于美学和文论产生的影响。现代性的确立,是各种主体性话语合法性的根据。启蒙运动的“祛魅”使得自我意识觉醒,主体与客体分离,确立了现代主体的“理想类型”:理性的、自律的、自由的主体。现代性既保证了笛卡尔式“我思”主体和康德式“自律”主体的统领地位,同时,主体概念自身固有的矛盾性,随着“现代性的张力”而发展,带来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现代性使得主体性的原则在各个价值领域中分化,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对抗,使得浪漫主义诗学关于天才、情感和想象的理论成为主体性的法则,作者-权威(arthor-ity)得到了确立。
第二章主要研究20世纪初以尼采为代表的批判主体性理论。尼采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丰富的矛盾,他不仅对世纪前半叶沛兴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纪后半叶异军突起的后现代主义直接提供了动能。一方面,尼采主体观的现代性诉求,是通过一种张力模式来呈现的:他既猛烈地抨击和摧毁资产阶级主体赖以存在的道德、科学和形而上学信念,又维系了个人主义社会传统的生命血脉。尼采的主体性批判理论作为一粒种子,已经萌生了将主体性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相结合的胚芽。另一方面,尼采主体观与后现代的主体批判也有关联。在尼采看来,主体是被权力意志所生产和建构的,而权力意志却是一种非实体性的变化不居的动力机制,这开启了后现代理论将土体视为是一种语言、政治或文化的建构。尼采的“视角主义”理论,为后现代主义者直接提供了剖析和瓦解主体的方法论利器。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考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范式支配下的批判主体性文论。20世纪前半叶,批判主体性文论着手清理浪漫主义的作者崇拜和现代主义的主体中心观念。无论是颠覆浪漫主义作者论的新批评派“非个人化”诗学,以“集体无意识”的“神话”取代个人主体意识/无意识的原型批评,还是以“文本中心”取代“作者中心”的结构主义文论,都是在现代性的范式中运作。现代性的主体批判彰显了“文学活动”过程及其要素系统中,除作者以外的各种因素的价值。现代性的主体批判,可视作是康德意义上的“批判”,其目的不是要置作者/主体于死地,而是重新清理主体性思想的谱系,发掘其更为丰富的内涵,从而始终与现代主体范型藕断丝连。
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转向”带来了“人之死”和“作者之死”,去中心的主体成为分裂的主体,焦虑主体的深度模式被零散化主体的平面模式取代。主体性批判理论从现代性范式转向后现代范式。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不再谋求为作者主体寻找替身;在福柯那里,主体成为写作或话语的一种功能。拉康式精神分析、德勒兹式精神分裂分析强调主体意义的多样性及其内在结构的不断推延,用不稳定性和可变性来解释主体性。后现代性的主体批判一方面带有悲观主义色彩和决定论倾向,另一方面也试图发展出对抗的理论与文化实践来反对后现代社会对于主体经验的压抑。后现代主体批判是对于体现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的“主奴辩证法”的改写,它强调主体的“他律”性而非“自律”性,视主体为其他文化系统的屈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