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是国内学者对于这种高速的发展是否是健康可持续的,是否存在泡沫,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从历史上来看,远有美国的“经济大萧条”,近有日本金融泡沫的破灭,这都使得不得不思考我国房地产和股市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综述;第二部分对我国的资产泡沫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本文首先基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的房地和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产生泡沫的原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的高速扩张和政府偏好性的扶持某些市场的政策,并且这些原因出现的本身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存在一定关系。首先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是与我国的强制性结汇制度密切相关的,文中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证明强制性结汇制度带来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最主要渠道,而同时我国的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央行的对冲能力有限。基于以上,可以说货币供应量的高速扩仗恃我国的当前的汇率体制和金融体制必然产物。此外,增长的货币供应量会以各种渠道流入各种不同的市场,如果均匀的流入各个市场那么结果就是全面的通货膨胀,而非某些市场的高度泡沫。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扩张后的具体情况是最初引起诸如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某些市场异常繁荣,甚至出现泡沫,而后引起相关产业出现价格上涨,进而带来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压力。这种现象的出现,本文认为也有其背后体制上的原因。首先,我国的储蓄率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扩张的货币供应量很大一部分以储蓄或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金融结构,在数据上表现为较大的M1与M2的“剪刀差”。对于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给出了各种合理的解释,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前我国大量储蓄的投资渠道有限,而投资渠道有限又是与我国大的经济体制相关的,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货币供应量的不断扩张像是一个“进水口”,不断地向储蓄这个“蓄水池”中“注水”,而同时可以作为释放储蓄的“出水口”的投资渠道不畅,必然出现的结果就是储蓄越来越多,经济体制内压力越来越大。这时,政府(不单是中央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二者的目标函数在很多时候并不相同)偏好性的扶持某些产业的政策必然会改变投资者的预期,大量的储蓄会以各种形式的信贷流向相关行业,最初可能是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到最后就很有可能出现炒作直至泡沫。政府偏好性的扶持某些产业同样是我国经济体制运行的一大特色,虽然中央政府近些年来不断的强调政府的角色需要转型,需要向服务性政府转换,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追求高GDP增长的激励机制并未根本改变,因此,政府在充当“裁判员”角色的同时“进场参加比赛”的现象也就无可避免,而这归根结底也是一个激励机制问题,一个制度问题。 本文的第三部分对我国的资产泡沫进行了实证上的分析,论证了本文的观点。首先,选取股票市场市值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之比作为指标对泡沫系数进行了度量,发现我国的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泡沫现象并且经历着较大的波动,这与我国股市历史上大起大落的事实是相符合的,并且可以发现股市的历次大幅波动背后都有政府相关利好利空政策的出台,所以可以说股市的波动与政府政策有着密切的正向关系。对于房地产市场采用空置率作为衡量其泡沫程度的指标,同样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泡沫,并且可以发现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利空政策并没有产生应有的限制发展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而是说明地方政府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很可能要大于中央政府。接下来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计量检验结果得出,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和股票市场泡沫系数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量对股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滞后两期的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对股市的指数可以产生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同样,对房地产市场和货币供应量之间作了协整检验,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系数同样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存在着协整关系。此外,房地产市场有别于股票市场,明显的受到GDP增长的影响,并且房地产市场的存在可以明显地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明显的受到经济基本层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房地产价格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本文的第四部分是针对于资产泡沫治理的一些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强调在对待资产泡沫上政府要有所作为,不能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对于资产泡沫的治理要“治本”和“治标”兼顾,既要采取一定方式控制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制定相关政策挤压房市和股市中的泡沫,又要积极改革,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中不能适应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部分,从制度保证我国的经济体制内资源能够实现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