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文学是译介学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论文认为翻译文学研究既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翻译研究,它自身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如:翻译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文学批评和翻译文学史研究等。翻译文学研究应立足于翻译文学的独特性而自成一体。基于翻译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和翻译文学研究自成一体性,本论文借鉴和吸收了文化诗学理论的有关思想,重点探讨翻译文学的文化杂合性、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翻译文学的文化之维和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同时也涉及了翻译文学史的书写和文学翻译研究的有关问题。简而言之,本文就是从文化的视角重新认识翻译文学的性质、归属,并且据此而进行具体的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 文化诗学是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或理论,旨在探讨文学的文化意义。由于视角或侧重点的不同,本文认为文化诗学有三大流派: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中国派文化诗学和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因为翻译文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所以我们不能把文化诗学理论简单地应用于翻译文学研究之中,本文立足于探讨翻译文学的独特性,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三大流派文化诗学的有关思想。 本文的第一章借鉴了巴赫金的文化诗学,探讨了翻译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化杂合性,论述了翻译文学研究的独特性及其价值——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交流研究和文化交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阐明了翻译文学、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相互独立、三元共存的关系,并且概述了真正的翻译文学史应是文学交流史和文化交流史。 在第二章中,本文借鉴中国派文化诗学,探讨了翻译文学的文化之维。翻译文学的文化特征表现在文本的内外两个维度:文本内的文化是静态的,指的是译介的源文中的文化信息和由于译者或语言原因译文中出现的缺省和增补的文化信息,这一层面的文化维度具有微观性;文本外的文化是动态的,实际上是文化互动现象,指的是翻译文学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这一层面的文化维度具有宏观性。系统全面地分析翻译文学的文化之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认识翻译文学的文化杂合性,另一方面为第四章的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提供理论基础和批评方法。 第三章首先论述“翻译文学”与“源文”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历史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而“历史文本”与“历史”的差异关系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的基点。本论文吸收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这一独特的理论品质而确立了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的基本策略——立足于译文与源文(或不同译文)的差异。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从“差异”入手,一方面通过文化比较“还原”源文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对照一般的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性,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对构建自成一体的翻译文学研究体系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我们认识文学、文化交流的特征和规律。本章分析了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与一般的文学批评联系和差别、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与文化层面的文学翻译研究的联系和区别,特别强调了具体的翻译文学文化批评是立足于翻译文学的文化杂合性并且从翻译文学史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译者、译本和翻译事件——而展开的。这样的文化批评无疑既可推进翻译文学理论的构建,也可推动书写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翻译文学史,它本身也囊括了文化层面的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