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英语听力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倍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者们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问题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许多理论都为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听力成败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听力动机,记忆力,焦虑程度,语言水平,背景知识都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听力,即教师站在录音机旁播放,学生面对一张试卷一边听一边作答,最后教师对答案,把原文慢速念一遍再讲解一遍难词难句。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无外乎是教师讲解的非常有限的词句,而这些词句不经过规律性的重复,很快就被学生挥之脑后。如何让听力材料合理科学的整合起来,并按照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复习呢?这是英语听力教学中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笔者尝试以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来管理一系列的听力材料。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听力材料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编排才最合理。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结构性输入与交际性输出(由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辅助完成)对高中学生听力实践的影响。众所周知,外语听力考察内容85%抽取于日常口语交际,这与克拉申的输入概念不谋而合,因为他强调的输入也是以日常交际为目的的口语性语言信息。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是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二语习得重要理论,他指出人们对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对输入的理解与接纳,因此没有输入也无从谈语言的习得。Swain对Krashen(1985)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单纯的输入不足以检测学习者对语言的内化程度,因此他提出了输出理论,在他认为,输出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可以迫使学生努力将输入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外显知识(explicit)转化为自己的吸纳(intake)并自动自助的去在日常交际中进行运用。Gass(1997)结合二语习得的研究加上认知心理学的辅助,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从输入到输出的认知流程图,更好的向人们展示学习者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因此除了现有的听力材料注重于情景话题为章节的编排方式,本软件还添加了另外一部分以结构性输入为章节的输入方式,让学生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听力练习。本文研究的另一重点是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进一步对英语听力能力进行了研究。其中,英语听力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语言因素与听力策略因素方面的差异。语言知识主要针对听力中出现的词汇、结构等有关系。听力策略方面诸如语音、语速、语调都是影响听力成败的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在听力软件的可重复功能辅助下,重复听某一段材料变得比传统方法更为方便,并且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想法加快或放慢说话人的语速,从而达到熟悉语音语调,适应较快语速的能力。根据前测与后测两份问卷和两份听力真题试卷收集到的数据,作者用SPSS软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终得到两个结论:(1)输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听力。(2)在CALL听力软件辅助下,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