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桔梗具有“宣通肺气,载药上行”的作用,常作为“使药”在中药方剂中发挥其作用,其性味苦、辛、平,归肺经,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肺系疾病。在桔梗的物质作用基础和机制的研究中,桔梗皂苷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目前对于桔梗皂苷的研究,多数是针对其自身的作用,忽略了其在方剂中“使药”的相关科学含义的挖掘。因此本文从药动学及药物组织分布的角度出发,把常用的西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与桔梗皂苷类成分联用,探究桔梗皂苷对其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并就桔梗主要入血皂苷桔梗酸682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究,旨在探究桔梗“引药”作用物质基础成分,以及揭示桔梗皂苷类成分可以改变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改善其抗菌消炎效果。
方法:
本文首先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左氧氟沙星浓度的方法,选取盐酸特拉唑嗪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
在研究桔梗总皂苷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影响的过程中,将1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单独灌胃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同时灌胃给药桔梗总皂苷65mg/kg与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5min、15min、30min、45min、1h、1.5h、2h、4h、8h后的血浆及肝、心、脾、肺、肾组织样品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
针对桔梗总皂苷不同给药时间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中,将12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组Ⅰ为单独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后立刻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Ⅲ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30min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Ⅳ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1h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Ⅴ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2h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左氧氟沙星5min、15min、30min、45min、1h后的血浆及肺组织样品中的浓度。
针对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中,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市售桔梗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桔梗总皂苷,对其进行碱水解后,利用高压制备液相对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和桔梗二酸696进行分离纯化,选取含量较高的桔梗酸682进行后续研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单独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注射给药2.5mg/kg桔梗酸68230min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左氧氟沙星5min、15min、30min、45min、1h后的血浆及肺组织样品中的浓度。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展开了对桔梗酸682改善细胞膜通透性的初步探索,首先对其体外溶血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桔梗酸682对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入BEAS-2B细胞的量的变化。
结果:
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左氧氟沙星浓度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线性、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考察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
桔梗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影响的实验结果为组ⅠAUC0-t为143.593±16.56,组ⅡAUC0-t为120.339±15.542,与组Ⅰ比较,组Ⅱ的AUC0-t明显减小,肝、心、脾、肺、肾组织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均迅速提高并快速消除,且肺组织中消除速度最快。
桔梗总皂苷不同服用时间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结果为组ⅠAUC0-t为78.46±3.06,组ⅡAUC0-t为94.58±20.28,组ⅢAUC0-t为87.44±20.91,组ⅣAUC0-t为97.49±14.5,组ⅤAUC0-t为118.35±18.85,与组Ⅰ比较,组Ⅳ、组ⅤAUC0-t均有明显增大。肺组织分布结果表明,桔梗与左氧氟沙星在间隔1h服用后,可以减慢其在肺组织中的消除。
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为ⅠAUC0-t为143.593±16.56,组ⅡAUC0-t为120.339±15.542,与组Ⅰ比较,组Ⅱ的AUC0-t明显增大,肺中消除速率明显减慢。
体外溶血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桔梗酸682其溶血能力明显弱于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桔梗酸682可以增加两种荧光染料进入BEAS-2B细胞的量。
结论:
桔梗总皂苷可以显著影响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同时服用时会加快左氧氟沙星的消除,间隔1h后服用可以显著减慢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消除,为临床上含有桔梗的中药方剂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肺部疾病提供参考。桔梗酸682可以显著减慢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中的消除,其溶血能力较弱,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膜通透有关,为桔梗“引药”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桔梗具有“宣通肺气,载药上行”的作用,常作为“使药”在中药方剂中发挥其作用,其性味苦、辛、平,归肺经,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肺系疾病。在桔梗的物质作用基础和机制的研究中,桔梗皂苷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目前对于桔梗皂苷的研究,多数是针对其自身的作用,忽略了其在方剂中“使药”的相关科学含义的挖掘。因此本文从药动学及药物组织分布的角度出发,把常用的西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与桔梗皂苷类成分联用,探究桔梗皂苷对其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并就桔梗主要入血皂苷桔梗酸682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究,旨在探究桔梗“引药”作用物质基础成分,以及揭示桔梗皂苷类成分可以改变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改善其抗菌消炎效果。
方法:
本文首先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左氧氟沙星浓度的方法,选取盐酸特拉唑嗪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
在研究桔梗总皂苷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影响的过程中,将1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单独灌胃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同时灌胃给药桔梗总皂苷65mg/kg与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5min、15min、30min、45min、1h、1.5h、2h、4h、8h后的血浆及肝、心、脾、肺、肾组织样品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
针对桔梗总皂苷不同给药时间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中,将12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组Ⅰ为单独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后立刻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Ⅲ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30min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Ⅳ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1h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Ⅴ为灌胃给药5g/kg桔梗总皂苷2h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左氧氟沙星5min、15min、30min、45min、1h后的血浆及肺组织样品中的浓度。
针对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中,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市售桔梗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桔梗总皂苷,对其进行碱水解后,利用高压制备液相对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和桔梗二酸696进行分离纯化,选取含量较高的桔梗酸682进行后续研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单独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组Ⅱ为注射给药2.5mg/kg桔梗酸68230min后注射给药左氧氟沙星78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左氧氟沙星5min、15min、30min、45min、1h后的血浆及肺组织样品中的浓度。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展开了对桔梗酸682改善细胞膜通透性的初步探索,首先对其体外溶血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桔梗酸682对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入BEAS-2B细胞的量的变化。
结果:
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左氧氟沙星浓度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线性、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考察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
桔梗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影响的实验结果为组ⅠAUC0-t为143.593±16.56,组ⅡAUC0-t为120.339±15.542,与组Ⅰ比较,组Ⅱ的AUC0-t明显减小,肝、心、脾、肺、肾组织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均迅速提高并快速消除,且肺组织中消除速度最快。
桔梗总皂苷不同服用时间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结果为组ⅠAUC0-t为78.46±3.06,组ⅡAUC0-t为94.58±20.28,组ⅢAUC0-t为87.44±20.91,组ⅣAUC0-t为97.49±14.5,组ⅤAUC0-t为118.35±18.85,与组Ⅰ比较,组Ⅳ、组ⅤAUC0-t均有明显增大。肺组织分布结果表明,桔梗与左氧氟沙星在间隔1h服用后,可以减慢其在肺组织中的消除。
桔梗皂苷主要入血成分桔梗酸682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肺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为ⅠAUC0-t为143.593±16.56,组ⅡAUC0-t为120.339±15.542,与组Ⅰ比较,组Ⅱ的AUC0-t明显增大,肺中消除速率明显减慢。
体外溶血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桔梗酸682其溶血能力明显弱于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桔梗酸682可以增加两种荧光染料进入BEAS-2B细胞的量。
结论:
桔梗总皂苷可以显著影响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同时服用时会加快左氧氟沙星的消除,间隔1h后服用可以显著减慢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消除,为临床上含有桔梗的中药方剂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肺部疾病提供参考。桔梗酸682可以显著减慢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中的消除,其溶血能力较弱,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膜通透有关,为桔梗“引药”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