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回应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开展环境道德的理论研究和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是从“美德与自然”关系视角出发,研究人面向自然之美德的理论基础和道德教育实践。发挥榜样人物的道德示范作用是日常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先后涌现出索南达杰、梁从诫、张正祥、杨善洲等一大批道德模范人物。与海瑞、雷锋、焦裕禄、白求恩、黄继光等传统的道德模范人物不同,他们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展现高尚道德品质的新型道德楷模。那么,对这种新型道德榜样人物的道德品质如何理解?道德哲学如何阐释他们的精神内涵?公众如何向他们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是开启本文思考并提出“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初衷。本文的观点是,新型道德楷模人物体现的是一种新的道德品质,是人面向自然的美德,即环境美德。从实践中提出“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命题后,本文围绕着“环境美德何以必要?”——“环境美德有何思想资源?”——“环境美德何以可能?”——“环境美德有何内容?”——“环境美德如何实践?”五个部分依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环境美德何以必要?”环境美德不仅是实践之需,也是超越早期环境道德哲学理论困境的必要。早期环境道德哲学论证“人为什么要保护环境?”采用两条路径:一是以“自然”为逻辑起点,通过功利主义、自然权利、内在价值等为自然进行“道德赋值”来“抬升”自然道德地位;二是通过为人类制定环境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类行为。早期环境道德哲学在唤醒公众环境道德意识方面有理论贡献。但是,以“自然”为逻辑起点造成“人未到场”,为“提升”自然道德地位贬低人的道德作用,以“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建构环境道德哲学存在理论困境。环境道德规范面临规范生成、规范效力、规范的普遍性与主体差异性等矛盾。超越困境的思路是从“自然”转向“人”,并且从人的内在道德需要角度论证需要“人面向自然的美德”,即环境美德。第二部分“环境美德有何思想资源?西方思想中,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的“自然”是“逻各斯”,是“道”。人的“德性”是自然之力,也是自然之道,“德性”与“自然”是内在地统一于人。仁慈主义思想认为动物有痛苦感知力,人对待动物仁慈或暴虐的行为最终有益/有害于人的道德,因此提倡善待动物并促进动物保护运动;深生态学提倡人在自然中大写的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中包含环境美德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具有德性主义色彩,基本道德追求是以“天人合德”的理念贯穿于“厚德载物”、“仁民爱物”、“常善救物”、“民胞物与”、“万物皆有佛性”的“德物关系”中。第三部分“环境美德何以可能?”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需要面向自然,回应美德与自然的关系,其理论建构为环境美德论证提供理论基础。环境美德论证思路包括“德性与存在”统一思路和共同体主义思路。人是关系的存在,其中包含人在自然之中的生态存在,生态存在的德性体现为环境美德。共同体生活是人的自我、价值和德性养成的重要环境,生态共同体是与血缘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并存,将人与自然界包含在内的共同体,在生态共同体中的生活是体认和养成环境美德的基础。第四部分“环境美德有何内容?”德目是环境美德内容的体现,本文依循“伦理拓展主义”、“行为者受益”、“体现人的卓越”、“绿色人物品格提炼”四种思路探寻环境美德并尝试构建中国话语的环境美德德目体系。体系以“和”、“合”为最高价值追求为圆心,以“敬”、“诚”、“仁”、“俭”为四个基本德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的德目形成一个同心圆德目体系。德目概念使用中国特色话语,内容解释则具有现代意义。第五部分“环境美德如何实践?”我国已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众知晓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了,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意愿却不高,原因在于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重外在规范约束,轻内在道德激励,养成环境美德的教育未受到重视。环境美德的教育理念是将环境道德的养成置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动力下,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幸福感不强的原因,指出伤害自然的发展和幸福是片面的,是违背人内在精神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疏离的不完善的幸福。追求真正的幸福应该从德性的完善入手,激发人内在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需要,培育“尊重自然、物欲批判、担当责任、身体力行、自我实现”的环境美德,对待自然的“以德致福”来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在诸多教育实践路径中,重点提倡乡土教育和低碳生活教育。乡土教育重视地方性生态知识学习和培养对自然、乡土的情感;低碳生活提倡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培育具有环境美德的绿色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