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从无声默片向有声电影创作转变的重要阶段,创作者们对声音的关注达到了空前重视的程度,即使在视听技术相当成熟的今天,这种对电影声音特别是电影音乐创作的探讨,依然值得我们借鉴。音乐作为最早被应用于电影的声音元素,创作者们关注着音乐如何与电影相结合,以什么样的表现方式相结合,而这种结合一旦实现,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属性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听觉艺术受到视觉艺术的制约,表现艺术受到造型艺术的制约,这直接影响了音乐功能的体现。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中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为研究主线,结合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背景,通过充分挖掘和探讨音乐与电影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并辅以充分的案例分析,论述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从盲目借鉴到专门创作的有益的探索经验,进而得出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在电影声音艺术发展方面作出的的贡献以及对当今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意义。20世纪30年代优秀的中国电影音乐在民族化、时代感和群众性上为以后的电影音乐创作做出了表率,它借鉴与吸收外来音乐的精华,融汇民族音乐的营养,突出表现民族的精神,即使在电影发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把音乐的创作融入于电影的剧作之中,丰富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服务于电影综合艺术。。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结论五个部分绪论从论文写作的目的、研究的流程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相关问题做详实地阐述。第一章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背景。其中第一节介绍音乐是最早融入于电影的声音元素,第二节探讨音乐与电影运动,第三节论述建立电影音乐的企图。第二章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形式。依据音乐与电影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分为舶来之音、歌唱——中国电影音乐的开路先锋、从选配音乐到创作音乐、建立真正的电影音乐四节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证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在声画关系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侧重于音画关系得到重视,音乐与其他声音元素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第四章结合电影《马路天使》的音乐创作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声音已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创作者的声音意识和电影音乐参与剧作两方面来论述。结论部分对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的创作解构这一论题拓展在新的高度上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概括,重点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对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对当今电影创作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