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小麦(Triticum asetivum L.)作为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几乎所有冬小麦种植区都有冷害和冻害发生,这成为小麦生产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围绕冬小麦冻害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和基因定位的研究,为抗寒育种提供依据和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花培3号×豫麦57杂交获得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在3个生长时期(冬前期、越冬期和冬后期)及每个时期的3种环境下,低温(?18℃)处理小麦叶片,测定其细胞膜透性(A值,小麦抗寒性生理指标)。利用完备区间作图的软件Icimapping2.2,对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为进一步开展冬小麦抗寒性的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18℃)处理的冬小麦叶片膜透性与田间冻害调查数据呈显著正相关(r=0.8806)。根据低温胁迫处理后的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大小,可以判断冬小麦受冻害的程度。2.将324个标记位点定位在小麦的24个连锁群上,其中5A,5B和7B染色体包含两个连锁群。图谱覆盖全基因组2485.7 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7.67 cM。3.检测到控制冬小麦叶片膜透性的51个加性QTLs,分布于15条染色体:1A、1B、2A、2D、3A、3B、4D、5A、5B、5D、6A、6B、6D、7B和7D。其中,13个QTLs遗传贡献率较大(超过10%),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28%%-34.96%。冬前期的主效基因分布在:1B、3B和5B染色体。该时期3种环境条件下在5B染色体的Xgwm213–Xswes861.2区间检测到共同位点,与Xswes861.2的遗传距离为0 cM。越冬期的主效基因分布在:2D、3B和6B染色体。冬后期的主效基因分布在:1B、6B和7D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