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见”的有效性研究——以The Great Gatsby三个中译本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_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GreatGatsby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出版于1925年。1983年中国大陆首次出现其中译本,近三十年以来,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层出不穷,仅在中国大陆就出版了二十八部,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国内学术界对TheGreatGatsby的翻译研究主要是从文化和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几个译本进行差异性的比较研究,但很少有读者研究其差异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对同一个文本的翻译中,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译本所传达出的韵味迥异,对于经典作品的重译也是愈演愈烈,这些都是TheGreatGatsby的翻译和重译中的现象,本文以译者为角度客观地探索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对乔志高《大亨小传》(1971)、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1983)、范岳《大人物盖茨比》(1983)三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对译者的研究,笔者发现译者“前见”是影响文本的最重要因素,然后继续考察其有效性和必然性,探讨TheGreatGatsby不断重译的原因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并结合具体案例反思当下重译本出现的仿制现象。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追溯了TheGreatGatsby在美国的复兴过程以及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TheGreatGatsby中译本层出不穷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第二章从译者出发,探寻译者经历、审美趣味、学术积累以及思维定势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译本成因,考察译者“前见”的必然性和有效性;第三章重点从文本的历史效果上探讨译者“前见”的“失”与“得”,译者“前见”的“失”在于其产生历史性误译的不可避免性,从译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出发,TheGreatGatsby译本中的历史性误读可以作出合理性的解释。译者“前见”之“得”在于其可以通过“前见”走近文本:一方面文本是以历史的方式存在着的,因而历史的理解是接近文本的唯一可能性,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许多不确定的点,其文本空白要求读者和译者重新发现新的意义。文本在每一时代的历史性误读中延续了生命,从而常译常新,在重译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近真理。   本文的特色在于对TheGreatGatsby译者“前见”的详尽研究,来以此谈论译本的成因,认为译者“前见”是影响译本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并通过当前译本中出现的仿制现象来反思重译的得失。
其他文献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如同新文学一样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呈现出云水开阔的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五四的翻译文学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进入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群体成为小说家们争相刻画的对象。匪盗小说所具有的精神内蕴在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中深深铭刻,亦逐步进入到现代文学的叙事里。对匪
学位
在中国当代文坛,刘醒龙是一位踏实、执着,勤奋,不断探索社会人生的优秀作家。他独立的创作姿态和对社会问题大胆直接地逼问,既彰显着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又促使人们对当
1956年1月至1957年6月,由于中共中央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发表,为思想、学术、文艺的健
存现句是语言中重要的语义范畴之一,汉语隐现句句式结构比较特殊,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据已掌握资料,已有人对汉语隐现句本体和习得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针对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