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学历史上,情感表露对个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直为心理学家们所重视。情感表露不仅限于口头表达,而且也可以通过书面进行。许多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露创伤的情感而达到自我治疗的功效,而在传统心理治疗中写作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而被广泛运用。但是,对写作的治疗功效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却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Pennebaker开创了写作的实验研究范式。这种写作被称之为表达性写作,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按照特定主题对个人情感和想法进行表达的写作。大量的表达性写作研究结果证实了写作创伤经历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表达性写作治疗创伤的研究却很少,并且关于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与机制也不是很清楚。开展表达性写作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推进表达性写作的理论研究,而且为创伤的写作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考察了人格变量的中介作用,并通过个案展现了表达性写作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首先,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发现,创伤经历写作能显著减少个体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二的结果发现,积极经历写作与创伤经历写作对个体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减少具有相同的作用,而重要经历写作(同时包括积极和消极经历的写作)对个体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减少要显著好于积极经历写作与创伤经历写作;而积极经历写作对个体抑郁、焦虑症状的减少要显著好于创伤经历写作和重要经历写作。接着,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写作中的情感表达是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必要条件,而在情感表达基础上的认知加工更为重要。然后,考察了人格变量(述情障碍、精神质、外向性、神经质)对表达性写作效果的中介作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述情障碍、外向性、神经质与表达性写作的效果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表达困难和神经质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最后,通过个案研究对表达性写作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表达性写作可以有效治疗创伤,但是治疗效果与个体写作前的创伤症状水平、创伤表露水平和写作内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