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在特定地方持续集聚,从而形成一个产业关联要素相对齐全、产业协作功能有机配套、内部互动交流频繁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即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所讲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不仅能够降低成员企业的成本,实现外部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在新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够促进默会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交流沟通,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创造,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范式的兴起,强调空间集聚性、根植性、本地化的传统产业集群理论日益受到质疑,全球生产网络、开放式创新、全球集群网络、全球管道建设等理论逐渐兴起。通过区际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交换,从而获得远距离知识与互补性的资源要素日益被人们所强调。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其需要开放性的发展,基于合作关系与其他集群建立起开放的交往系统。全球集群网络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或跨国公司主导了跨国家的集群间关系网络建设。但是,从本质上,全球集群网络、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管道等理论都是从全球的角度,强调了全球尺度上集群间、企业间的互动交流。也就是说,从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到全球集群网络、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是从强调地方到强调全球的一个大的飞跃,而介于地方——全球之间的区域尺度上的相关研究则被相对忽视。特定产业从地方集聚成群如何或者能否在更大尺度的特定区域内构建起区域集群网络,成为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为回答该命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区域集群网络模型。区域集群网络强调了跨地方集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位于不同地方的产业集群基于地方资源优势进行不同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跨地方集群间网络联系。对于这种联系,本文提出了四条假设:(1)源于东道国某地方集群中的跨国企业更有可能与东道国其他地方集群中的跨国企业(来自同一母公司)建立联系;(2)某一地方集群中的企业更易与自己熟悉的企业(位于其他地方集群中)建立联系;(3)源于不同集群中的成员企业间合作较少,而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机构间的合作较多;(4)研发集聚的集群更可能与生产集聚的集群建立网络联系。在这个网络模型中,集群是区域集群网络的一个虚拟主体,也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实体的一个载体。区域集群网络的建设实际上是各个实体间的互动联系。对于跨地方集群间的相互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集群间出现不确定性、试探性的交流沟通;成长期,集群间逐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期,前两个阶段发生在成熟集群与发展中集群间,这个阶段发生在两个成熟集群之间,集群内外部联系都处于稳定阶段。本文以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实例,基于区域集群网络理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张江药谷)与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国医药城)和无锡(惠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命科技产业园)间的关系网络。长三角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发达的三大地区之一,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长三角生物医药企业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泰州中国医药城是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是长三角地区生产能力最强、发展趋于成熟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无锡(惠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发展潜力巨大、正不断增长的生产医疗器械类的产业集群。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三大集群间存在着不同发展阶段的集群间建立的密切关系网络,是研发类集群,即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即泰州、无锡(惠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立的联系网。三者之间的联系验证了区域集群网络建设中的(1)、(3)、(4)假设是正确的。另外,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集群间的关联度也说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集群间关系网络的发展阶段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区域集群网络的建设有利于三大集群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