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过程中的中国西部农村扶贫文化变迁——来自川北A镇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研究视角,以全球性现代化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和文化变迁理论为支撑,以川北A镇的扶贫文化现状、变迁为突破口,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阐述了互动过程中西部农村居民对扶贫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变迁(包括对扶贫主体文化、过程文化和结果文化的认知),并分析了这种变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西部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全文一共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回顾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逻辑思路和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即理论依据、研究假设、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调查地概况及样本特征。 第四部分,对西部农村居民视野中的扶贫文化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具体分析了西部农村居民对扶贫文化的认知途径、西部农村居民对扶贫主体文化的认知、对扶贫文化过程的认知、对扶贫文化结果的认知以及对扶贫文化观念的认知。并分析了部分认知的变迁,指出随着时间的推进,西部农村居民扶贫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和全面。 第五部分,在第四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互动过程中的西部农村居民扶贫文化的分析与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西部农村扶贫施者与受者的互动的深度、广度、频度逐渐增强;中国西部农村扶贫互动类型有从顺从到合作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整个中国西部扶贫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文化互动、价值互动的过程,它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念的重构;扶贫文化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扶贫文化的理论建设落后于扶贫实践,扶贫文化的重构提升扶贫的实际效果;全球化、现代化对中国扶贫互动及扶贫文化变迁的影响日益扩大,并从这种影响中吸取营养。 第六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本研究基本证实了扶贫文化理论,并就如何更好的指导西部农村扶贫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大众消费时代的兴起,消费方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时尚消费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且在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中越演
社会学作为一门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在我国发展日趋成熟,社会学共同体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同样也发展日趋成熟。但在学界对我国社会学共同体的研究较少,处于一种学科不自觉的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从理论和法律原则讲,在社会主义中国,男女两性具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均可以通过政治参与,成长为具有民主观念和民主
针对碳酸盐岩的多孔储层试井解释,建立了三重介质非牛顿-牛顿流体复合油藏渗流模型,得到了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并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利用Matlab绘制了各种参数影响下
目的测定槐米的花粉粒显微特征常数及化学成分芦丁含量,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显微定量方法测定槐米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槐米中芦丁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而在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在实
本文将uc-os ii系统运用到柴油机机旁监测系统中去,大大提高其实时性以及安全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传入使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有了系统理论的指导。在对这一理论的阐释和应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的
安全是包含有刚性、柔性、人性化的概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精神上,交织于企业文化中。什么是安全?柯达人诠释为:安全是一种观念,安全是一种行为,安全是一种文化,安全是一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