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洛铂联合紫杉醇两周期新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化放疗治疗IIB~IIIB期子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远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贵州省肿瘤医院乳腺妇瘤科入组FIGO分期IIBIIIB期155例全部经病理证实为子宫颈鳞癌患者,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入,d1,洛铂30mg/m2,静脉滴入,d2,21天为一周期,共2周期;后序贯洛铂联合紫杉醇同步化放疗,化疗方案: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入,d1,洛铂30mg/m2,静脉滴入,d2,时间:放疗开始第1天(距离第二次新辅助化疗不小于21天)及放疗第29天,28天为一周期,共2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远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55例患者,中位年龄50岁,IIB期94例,IIIA期11例,IIIB期50例。155例患者中有153例(98.8%)完成两周期新辅助化疗,2例(1.2%)因持续出现3-4级血液学毒性反应未行第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CR 7例(4.5%),PR102例(65.8%),SD 44例(28.4%),PD 2例(1.3%),ORR 70.3%,DCR98.7%。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新辅助化疗后ORR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不同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是新辅助化疗后OR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2、0.022、0.009。155例患者中129例(83.2%)完成两周期同步化疗,26例(16.7%)未行第2周期同步化疗,15例(9.6%)患者未完成放射治疗。新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化放疗后CR 85例(54.8%),PR 64例(41.3%),SD 5例(3.2%),PD 1例(0.7%),ORR96.1%,DCR 99.4%。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新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化放疗后CR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CR率,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前血红蛋白值、同步化疗周期数及是否完成盆腔外照射治疗+近距离治疗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2、0.029及0.006、<0.0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完成盆腔外照射治疗+近距离治疗是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21、0.034、0.017。全组1年、3年、5年PFS、OS率分别为90.3%、74.2%、63.8%及92.3%、77.4%、69.9%。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PFS,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前血红蛋白值、同步化疗周期数、是否完成盆腔外照射+近距离治疗,不同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13及<0.001。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OS,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周期数、是否完成盆腔外照射+近距离治疗不同分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001、0.006及0.0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前血红蛋白值、同步化疗周期数、是否完成盆腔外照射+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8、<0.001、0.036、0.016、0.023;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周期数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3、<0.001、0.020。在新辅助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1/155),18.7%(29/155)为血液毒性反应,1.3%(2/155)表现为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同步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约45%(70/155),血液学不良反应为42%(65/15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3%(5/155)。结论:本研究提示,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化放疗治疗IIB~IIIB期子宫颈鳞癌有效率较高,5年PFS率及OS率较高。淋巴结转移既是影响新辅助化疗后ORR率也是影响同步化放疗后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周期数既是影响PFS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新辅助化疗及同步化疗期间,虽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但未出现致死相关性毒副反应,近期毒副反应可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