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相关性胃炎证型与DOB值、胃黏膜组织学特征、癌变风险关系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induced gastritis,HPIG)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HPIG患者中医证型与DOB值、胃黏膜组织学表现及癌变风险的关系,为结合现代医学的量化手段和客观指标与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依据,探索中医证型的客观表现。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患者病历398份,借助HIS-21系统查询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确立患者西医诊断;结合《成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专家共识(2020,北京)》,确立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症状、胃镜下表现及胃黏膜组织学表现、DOB值及中医四诊资料。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方法,描述HPIG的证型分布,比较不同证型患者之间的DOB值、胃黏膜组织学特征、癌变风险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1)本研究共纳入HPIG患者398例。(2)性别:男性204例(51.26%),女性194例(48.73%)。(3)年龄:分布在20-75岁,平均年龄55.48±12.10岁,年龄分段高峰区间为50~59岁(31.66%),中年(39.95%)、老年(39.70%)人群所占比例较高。(4)烟酒史:124人(31.16%)具有吸烟史,94人(23.62%)具有饮酒史。(5)既往史: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结肠息肉(36.68%),反流性食管炎(26.88%);常见的其他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37.69%)、2型糖尿病(18.34%),高脂血症(16.33%),冠心病(12.82%)。(6)家族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最常见的为结直肠癌(5.38%)。(7)常见症状:包括胃胀(73.87%)、胃痛(57.79%)、食欲不振(46.98%)、反酸(45.23%)、口渴(43.72%)等。(8)内镜下表现:常见充血(88.69%)、水肿(79.65%)、黏膜红斑(63.82%)、糜烂(41.71%)、黏膜白相(36.68%)等。(9)胃黏膜组织学表现:以慢性炎性病变(99.25%)最常见,分布部位以胃窦最常见,严重程度上从轻度到重度的人数呈现出递减的趋势。(10)新型胃癌筛查系统评分:分布在1-23分,均值10.99±4.36,从胃癌低危人群到高危人群的人数呈现递减趋势。2.DOB值分布情况:(1)DOB值分布在4.0-92.0,均值23.78±18.24。从高值组(26.13%)至中值组(31.16%)、低值组(42.71%),人数呈现递增趋势。(2)性别:女性DOB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4.15(5.05-40.75),男性DOB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6(9-30.75),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男性相比,女性DOB值及其分级更高(P<0.05)。(3)DOB值及其分级与年龄、症状、内镜下表现、新型胃癌筛查系统评分、癌变风险等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4)胃黏膜组织学特征:不同DOB值分级的胃黏膜组织学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严重程度上表现出差异,中、高值组的慢性炎性病变程度及活动性程度高于低值组(P<0.05)。3.HPIG患者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1)证型分布:肝胃不和证105人(26.38%)>脾胃湿热证94人(23.62%)>脾胃气虚证70人(17.59%)>胃络瘀阻证46人(11.56%),寒热错杂证45人(11.31%)>脾胃虚寒证38人(9.55%)。(2)与证型分布有关的因素:各证型的年龄分段分布存在差异(P<0.05),肝胃不和证患者在≥70岁年龄段内的分布显著少于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P<0.05)。证型与性别、烟酒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3)证型与症状:不同证型的症状分布存在差异(P<0.05),主要体现在身体困重、胁肋胀闷、少气懒言、咽干5项症状上。(4)证型与内镜下表现:不同证型的内镜下表现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5)证型与DOB值及分级:各证型的DOB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证型DOB值分级分布存在差异,与脾胃气虚证、肝胃不和证相比,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具有更高的DOB值分级(P<0.05)。(6)证型的胃黏膜组织学特征:各证型的胃黏膜组织学特征存在差异,与其他证型相比,胃络瘀阻证更容易出现萎缩(P<0.05);严重程度方面,与脾胃气虚证相比,胃络瘀阻证的患者慢性炎性病变程度较高(P<0.05);与脾胃气虚证相比,脾胃湿热证的患者活动性程度较高(P<0.05);与脾胃湿热证相比,胃络瘀阻证的患者更少出现轻度萎缩(P<0.05);与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相比,胃络瘀阻证的患者肠化程度较高(P<0.05)。各证型胃黏膜的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7)证型与癌变风险:各证型的新型胃癌筛查系统评分及等级存在差异,与其他证型相比,胃络瘀阻证具有更高的评分及癌变风险等级(P<0.05)。4.癌变风险等级与胃黏膜组织学表现:不同癌变风险等级的胃黏膜组织学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严重程度方面,与低危组相比,癌变风险中危组具有更高的慢性炎性病变程度(P<0.05),其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HPIG的主要证候类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证型的分布受到年龄的影响。2.HPIG的证型与DOB值分级存在关联,与脾胃气虚证、肝胃不和证相比,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具有更高的DOB值分级。3.HPIG的证型与胃黏膜组织学表现存在关联,与脾胃气虚证相比,脾胃湿热证的患者活动性程度更高;与其他证型相比,胃络瘀阻证的患者更易出现萎缩,且萎缩程度和肠化程度更高。4.HPIG的证型与癌变风险存在关联,胃络瘀阻证的患者癌变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报纸
背景:围绝经期女性多面临失眠、潮热盗汗、情绪烦躁或低落等问题,长期的失眠将会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针灸疗法中的火针治疗显示一定的疗效,其确切疗效尚待验证。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火针点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为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0名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毫针组,干预方式方面,
学位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20%,而肝癌的进展是导致治疗失败甚至肝衰竭以至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现有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后患者的疾病进展率较高,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是调节性治疗,与西医对抗性治疗的方式不同,中西医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扶正化积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痰化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肝癌,因此本研究对
学位
<正>每年9月的全国“质量月”活动是我国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今年质量月的主题“推动质量变革创新促进质量强国建设”,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12年把“质量强国建设”作为质量月活动主题,显示质量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质量工作的核心要义与全体共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国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
期刊
目的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并验证此方案。方法采用方便抽样,调查全国各医院的临床护士1053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慢性疼痛评估现状调查表对其慢性疼痛评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慢性疼痛评估的影响因素。检索国内外近10年与慢性疼痛评估有关的文献,利用文献分析法提取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经课题组讨论后形成慢性疼痛
学位
目的 本研究将以中医护理优势病种冠心病为切入点,探索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辨识量表的研制,并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的评价,为冠心病患者及护理人员提供证候要素辨识的工具,以期丰富辨证施护及患者自我管理的内容及方式,提升其实施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形成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量表的症状库;按照症状术语的命名原则使各症状名词规范,遵循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确定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位
背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黄丽娟教授(简称黄老)在治疗心悸病方面临床取得的一定的收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及组方思路,目前缺少对黄老治疗该种疾病证治规律的系统挖掘和分析。目的:探索黄丽娟教授对于心悸病的辨证及治疗思路。方法:采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黄丽娟教授门诊心悸病患者治疗有效的医案。将医案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运用标准化模块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
学位
研究目的1.探索蒿秦化斑优化方对多形性日光疹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主要临床症候、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及监测其相关安全性指标。2.探索蒿秦化斑优化方对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面部VISIA检测改善效果。研究方法研究一:依据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分层区组及2: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8
学位
背景膝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点。超声在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超声对膝关节软骨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超声在临床上的推广。独活寄生汤加减方能够治疗膝骨关节炎,但是在改善软骨方面的报道较少,影响独活寄生加减方在临床上的特色发挥。目的归纳膝骨关节炎患者超声下测量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特点,为超声评价软骨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评价独活寄生加减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对软骨改善情况
学位
目的: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腰椎手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后发热表现为体温升高及一系列伴随症状,可能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增加住院费用[1],严重者可造成患者身心损害。本研究拟通过采用我院骨伤科知名中医郭振江教授化裁方——青蒿鳖甲汤联合十全大补方加减,对腰椎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干预,在降低患者发热率及发热温度、缩短退热时间、改善相关伴随症状、促进血红蛋白的早期恢复等方面综合评价此方对于腰椎术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