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与狂犬病毒都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且该病毒为水疱病毒属(Vesiculvirus)的原型。部分家畜如猪、牛、马在感染了水疱性口炎病毒后,其临床表现症状与口蹄疫和猪水疱疹极为相似,均有舌、唇、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和溃烂的症状,因此该病在兽医临床诊断上也极易出现误诊。并且该病为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人类对此病毒易感,直接接触与气溶胶都是该病的传播方式,其临床表现为头疼、发热、恶心、无力等类似流感样的症状。目前对水疱性口炎还没有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由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疱性口炎虽然对畜群的致死率不高,但是对畜群个体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严重,对养殖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该病在各个国家都有发生,并且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列为必须上报的重点动物疫病,我国在2012-2020年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止规划中将水疱性口炎列为13种重点防范的动物外来疫病之一。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的最为成熟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维持染色体构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理为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hansferase,DNMT)将甲基基团结合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第5号碳位上,从而引起染色体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其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是维持细胞基因甲基化的关键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可影响多种宿主蛋白基因的表达,而通过对宿主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来探究该病毒对细胞感染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报导较少,因此本实验从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入手,研究该酶在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水疱性口炎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实验利用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DNA甲基转移酶1进行药理学失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可见细胞中多种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利用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该病毒的P蛋白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TCID50实验表明小鼠巨噬细胞内的DNA甲基转移酶1失活后,该病毒的毒力明显下降;应用慢病毒包装技术构建Dnmt1基因沉默的小鼠巨噬细胞,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进行验证。应用亚硫酸氢盐法检测IRF3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确定DNMT1的阻断对IRF3基因表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小鼠巨噬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参与了VSV的复制过程,阻断DNMT1可显著提高多种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该病毒的复制。综上所述,本实验以DNMT1作为研究对象,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展开了该酶的失活以及基因沉默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影响和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