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研院所的改革和能力提升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原国家各部委所属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都是我国各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和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但是由于改革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它们的内部结构处于扭曲的状态,根深蒂固的国有事业单位文化和科研机构特有的行为方式严重地制约着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使它们在与跨国高科技企业进行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下一步的改革该如何走?论文选取了“内部结构调整”这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使科研院所顺利地转型为高科技企业,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论文从科研院所内在的产业化和企业化的进程出发,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科技体制改革每个阶段取得的成果和教训,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本身出发揭示了我国科研院所一步步走向产业化,以及企业化成为科研院所十几年改革的最终归宿的内在原因。科研院所的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论文运用管理系统工程的理论,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研究了转型工作必须协调有序和整体最优,并提出科研院所结构调整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必然是核心能力的培育,各项措施和局部战略必须围绕核心能力培育展开。论文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科研院所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科研院所内部结构调整的系统模型。在对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对核心能力的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作者认为科研院所的核心能力分为资源优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能力两个组成部分,论文运用核心能力理论,从核心能力的特性出发揭示了科研院所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指出科研院所应该在把核心能力的培育作为结构调整的前提下,通过结构调整建立起与其战略资源相匹配、能发挥其战略性资源最大效益的、高度集成的核心价值链,通过把核心能力纳入战略管理的动态规划保持各项内部调整工作的环境适应性。应用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科研院所结构调整前后的资本结构状况,重点论证了科研院所通过改制上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改善资本结构的有效性,并阐明了科研院所如何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同时达到上市条件; I<WP=4>提出了科研院所在资本多元化中的发展模式和两种实践方法。转型发展的特征为科研院所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必然性,科研院所的发展现状又为其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可行性。论文根据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和贝提斯的三项组织设计规则,在归纳和总结国外众多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科研院所进行组织设计的三项基本规则;阐明了科研院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十一项措施。改制前的科研院所是科研事业单位,缺乏企业经营的知识,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管理知识,这些知识是隐性的,很难从书本中得到。作者运用制度经济学有关企业的经济学意义的理论成果,深刻地揭示了战略知识联盟兴起的原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建立战略知识联盟是科研院所获取外部知识的一种最佳制度安排,并且就科研院所建立战略知识联盟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作者提出,在完成改制上市为目标的资产重组后,要通过企业信息化来调整内部资源的结构。论文在对信息化在资源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阐明了实施全面的信息化的方案,认为不断提高信息化、模块化水平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资源结构调整方法,最符合我国科研院所在资产重组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并以电子商务经济学为基础,以模块化为中心深入研究了内部资源结构调整的策略、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