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作为一对二律背反命题,这对矛盾根源于导致翻译矛盾与困难的民族语言文化差异。本文作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托,从语言功能和文化的角度通过大量的例证探讨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理论依据,并且阐述了将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的可能性及其策略技巧。
随着人类对语言和翻译的理解,认识以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或者不可能的,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理智且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由于人类在生活经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相通性,语言间的翻译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缘于语言结构,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差异,翻译又存在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语言间的可译性而否认不可译成分的存在,更不能因为承认可译的局限性而对其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可译和不可译都是相对的,可译或不可译都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可以转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翻译工作者的努力,不可译向可译转化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大。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总体上回顾了翻译史上一些知名学者关于可译与不可译性问题的各种论断。第二章具体阐述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及其理论基础。人类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语言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相通性使得语言间的翻译成为可能,而语言结构,地区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又给翻译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局限性。第三章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可译与不可译性问题。语言功能可分为认知表达功能,文化功能以及艺术功能。语言的认知和表达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可译性,而文化和艺术功能则限制了可译性的程度甚至导致语言之间的不可译,这里重点阐述了语言的艺术功能,因为这一功能与语言的可译性限度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并且以一些诗歌翻译实例为辅加以阐释。第四章则指出多种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的方法策略,其中包括加注,文化替换,音译,等等。
总之,翻译是一种需要高度技巧的复杂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协调和消除两种语言或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过程。翻译工作者应该掌握翻译中的难点并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造成不可译的因素确实存在,但同样也存在着将其转化为可译的方法策略,要相信翻译是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并且努力为语言和文化间的进一步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衷心希望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可译和不可译性的认识水平以及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