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初中学生肥胖发病现状、不同地区的发病分布等流行特征,分析与青少年肥胖相关的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具针对性的肥胖防治措施,为研发中学生肥胖综合干预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卢湾、闸北、宝山、奉贤及崇明5个区县随机抽取共11所学校,对其中的初中预备班、初一、初二和初三的所有学生监护人发放知情同意书,使其了解本次调查目的和内容,对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kg/m2),将调查对象分为非超重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用EpiData3.1软件实施双人双份录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分类变量分别采用了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468名被调查对象中肥胖及超重初中学生分别占8.0%和13.4%。437名肥胖学生中卢湾、闸北、宝山、奉贤、崇明的检出率分别为10.14%、10.40%、8.96%、6.06%、5.43%,男生298人(68.19%),女生139人(31.81%)。733名超重学生中,卢湾、闸北、宝山、奉贤、崇明的检出率分别为14.42%、16.93%、15.50%、11.69%、6.79%,男生485人(66.17%),女生248人(33.83%)。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心城区、男生、父亲超重、母亲超重、饭量大、夜眠时间<8小时为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学历大专及以上是学生超重的危险因素,学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还有父亲肥胖、母亲肥胖及出生体重超重等。结论本次对上海市部分中学12~15岁的青少年进行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1.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3.4%和8%,其中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7.58%,10.8%,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9.15%,5.13%,男生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中心城区的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城乡结合部及郊县。2.年龄越大,学生肥胖率越低,不同年龄的学生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母亲学历高是学生超重的危险因素,父母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4.出生体重超重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5.饮食习惯中饭量大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6.生活习惯中边吃饭边看电视、夜眠时间少于8小时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性别、所属区域属性、父母体重超重、饭量、夜眠时间与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