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两个及以上铁性序参量的材料,铁性序参量主要包括铁电、铁磁(反铁磁)、铁弹性等。共存的铁性序参量之间还存在相互耦合效应,最常见的就是铁电与磁性的耦合效应,这赋予了铁电材料很多新奇的物理性能,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铁酸铋(BiFeO_3,BFO)是多铁性材料的典型代表,其反铁磁奈尔温度(T_N~370℃)与铁电居里温度(T_C~830℃)均远高于室温。这为下一代小型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两个及以上铁性序参量的材料,铁性序参量主要包括铁电、铁磁(反铁磁)、铁弹性等。共存的铁性序参量之间还存在相互耦合效应,最常见的就是铁电与磁性的耦合效应,这赋予了铁电材料很多新奇的物理性能,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铁酸铋(BiFeO3,BFO)是多铁性材料的典型代表,其反铁磁奈尔温度(TN~370℃)与铁电居里温度(TC~830℃)均远高于室温。这为下一代小型化记忆储存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实际可行的研究道路,但BFO材料固有的伴生相、绝缘性差、Fe变价、损耗高、退极化等不利因素阻碍了其应用在新型器件领域。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BFO粉体,在Fe位进行了Al掺杂,采用两步烧结法(Two step sintering,TSS)将粉体制备成块体,最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了BFO旋涂膜。并且研究了这些样品的物相形貌以及物理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级Bi Fe1-xAlxO3(x=0,0.02,0.04,0.06,0.08)粉体,研究了Al掺杂对其结构形貌与光学性能的影响。Bi Fe1-xAlxO3粉体属于菱形钙钛矿结构,其空间群为R3c。TEM发现BFO粉体晶粒尺寸约68 nm,粉体大多为球状颗粒,同时发现发现极少数呈棒状。HR-TEM表明Al成功掺杂进入BFO晶格中,表现为晶面面间距减小。同时Bi Fe1-xAlxO3粉体的紫外-可见光分析表明Al掺杂会导致光谱发生了蓝移,这可能是由于Burstein-Moss效应,Bi Fe1-xAlxO3粉体的禁带宽度(Eg)约1.85-2.05 e V。(2)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Bi Fe1-xAlxO3陶瓷,第一阶段设置为800℃/20 min,第二阶段设置为750℃/40 min。研究了Al掺杂对Bi Fe1-xAlxO3陶瓷的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发现Al掺杂浓度较大时会导致Bi Fe1-xAlxO3陶瓷产生大量杂相,这是由于过量的Al掺杂导致陶瓷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发生分解(49 BiFeO3→Bi25Fe O39+12 Bi2Fe4O9),使得富铋区域出现液相(Bi25Fe O39),液相偏析的存在导致陶瓷的绝缘性增强,电阻率约106Ω·m,比BFO陶瓷高2个数量级。适量的Al掺杂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陶瓷的致密度,极大的改善了陶瓷的铁电性。Bi Fe0.96Al0.04O3陶瓷的剩余极化2Pr约1.93μC/cm2。其后通过优化保温时间,研究了保温时间对Bi Fe0.96Al0.04O3陶瓷的影响,从形貌、成分、电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调整保温时间可以调控晶粒提高陶瓷的致密性,进而改善BiFeO3绝缘性差的问题。第一阶段设置为800℃保温15 min与30 min的Bi Fe0.96Al0.04O3陶瓷的铁电性进一步提高2Pr约3.5μC/cm2。(3)通过改变旋涂层数(厚度)、退火温度、溶剂研究了BiFeO3旋涂薄膜的制备工艺。以乙二醇甲醚与冰醋酸为溶剂旋涂14层,然后于550℃退火30 min制备的BFO薄膜具有最大的剩余极化。采用最佳工艺制备了BiFeO3与Bi Fe0.96Al0.04O3的薄膜,极大的提高了Bi Fe0.96Al0.04O3薄膜的铁电性(2Pr~110μC/cm2)。从形貌、成分、结构以及物理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溶剂制备的BiFeO3与Bi Fe0.96Al0.04O3薄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两种溶剂都可以制备出纯相的Bi Fe0.96Al0.04O3薄膜。紫外-可见光分析表明Bi Fe0.96Al0.04O3薄膜的Eg均低于BiFeO3薄膜,拓宽了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本文优化了陶瓷的烧结制度,TSS与Al掺杂可以显著提高陶瓷的绝缘性。然而过量的Al掺杂或高温处理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液相偏析,这是难以制备出纯相Bi Fe1-xAlxO3陶瓷的主要原因。800℃/15 min+750℃/60 min的Bi Fe0.96Al0.04O3陶瓷的电阻率约5.19×106Ω·m,2Pr~3.5μC/cm2。同时探究了旋涂薄膜的制备工艺,Bi Fe0.96Al0.04O3薄膜由于Al掺杂导致一定的结构畸变,提高了铁电性并且缩短了欧姆接触导电机制到空间限制电荷导电机制的过渡期。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了发射蓝绿光的发光材料MgO:V、发射红光的发光材料NaLnTiO_4(Ln=Gd3+,La3+,Y3+,Eu3+,Dy3+):Cr3+、发射蓝光的发光材料LnBO_3(Ln=La3+,Y3+,Sc3+):Sb3+,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MgO:V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在300nm光激发下MgO:V可产生主峰位于500nm的宽带发射,通过XPS测得V的离
扩散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系统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对于难以推导得到扩散问题数学解析解或者需要进行粒子追踪的情形,网格蒙特卡洛仿真就成了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法。理论上
近年来,水环境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四环素残留和重金属离子是本研究重点考察的对象。四环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但随着对其的滥用,导致环境中出现大量四环素残留,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光催化技术是公认的绿色环保技术,能够实现对四环素残留的高效降解。而水体中多种金属离子的存在会阻碍各工艺对特定高毒性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去除效果,离子印迹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因此光催化
随着当前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寻找新的可替代和环境友好的能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为未来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一条清洁、可持续的途径。因此,用于氢能生产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含氧酸盐类铌酸钾(K4Nb6O17)和钼酸镉(CdMoO4),以及有机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研究对象,分别对K4Nb6O17,CdMoO4,
自2009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急剧增加到25.2%。虽然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几乎可以与硅太阳能电池相媲美,但其色度不够美观,不能应用于光伏窗帘、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兴领域。为了满足这些领域的要求,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要保证良好的光伏性能,还要保证美观的色度表达。为了使其适用不同的生活需求,需要在色度
北冰洋地区被范围广大的冰层所覆盖,由于北极的声速为正梯度分布,在声传播过程中,声线将不断地向上弯折,粗糙冰层会对声波产生强烈的散射作用,导致强烈的冰下混响。当主动声纳工作在极地冰下时,冰下混响是典型的干扰,强烈的冰下混响干扰严重地限制了主动声纳的探测性能,因此为了预报及评估主动声纳在冰下工作时的探测性能,非常有必要建立合适的冰下混响强度模型,从而有效地预报冰下混响强度;此外,极地冰下起伏粗糙度信息
高速硅光电探测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与CMOS电路集成等优点,是水下无线光通信“卡脖子”的核心器件。本论文以提高Si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带宽为目标,围绕带宽限制因素展开深入研究,提出耦合等效模型,优化光电探测器结构,最终研制出-3 V下400 MHz@850 nm的高速Si光电探测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等效电路模型是研究高速光电探测器的常用方法,然而传统的等效电路仅仅考虑了 RC时间常
中国和朝鲜一衣带水,而中国作为古代东亚文明的辐射地,成为了朝鲜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朝鲜文人历来对“游览北京城,书写京城事”情有独钟,就连出行受到诸多限制的明清时期,都没能阻挡他们的旅华热情。每逢朝贡时节,都会有大批朝鲜文人随使节团,前往中国,一览中华烟云,留下属于自己的“朝天录”和“燕行录”等纪行文学作品。但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东亚门户、东亚原有的文化秩序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失去了原有的平衡
Re1-xAexMnO3(Re:稀土金属元素;Ae: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钙钛矿锰氧化物是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重要代表,该体系材料内部的载流子有序化、轨道杂化、晶格畸变和铁磁耦合等相
近年来,翻译界愈发重视系统功能语言学,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翻译时不仅仅注重句法结构,而且更加看中句子所传达的信息。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更是为翻译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科技英语翻译更加有效。尽管前人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研究不胜枚举,但鲜少有人从主述位的视角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从主述位视角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进行讨论,并以《军事登山》的翻译文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