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通过比较M3-L Blue、Pro Tpaer Next(PN)和Pro Taper Universal(PU)三种根管预备系统的成形能力,初步评价M3-L Blue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选取30颗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Schneider法:30°),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M3-L Blue、PN、PU,每组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通过比较M3-L Blue、Pro Tpaer Next(PN)和Pro Taper Universal(PU)三种根管预备系统的成形能力,初步评价M3-L Blue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选取30颗统一标准化的树脂弯曲根管(Schneider法:30°),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M3-L Blue、PN、PU,每组10颗。根据推荐的预备程序进行根管预备,预备过程中记录根管预备所需要时间。根管显微镜下记录弯曲根管预备前后的形态,使用计算机软件Photoshop CS6将树脂根管预备前后所记录的图像进行重叠,采用二维图像测量软件Digimizer获得树脂根管预备后中心点偏移量。采用离心管收集镍钛器械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所推出的含有碎屑的溶液,电热真空干燥,收集称量碎屑重量。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器械对树脂根管预备后的偏移量数据及树脂根管预备时间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三组器械根尖碎屑推出量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设定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三组器械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均未发生器械折断或明显的变形。树脂根管未见明显台阶及肘部偏移情况发生。2.根管偏移情况:三组器械在各个位点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根管偏移,距离根尖2mm处三组器械比较,M3-L Blue组的根管偏移量最小,与PU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距离根尖3mm-6mm处M3-L Blue组和PN组的偏移量均要小于PU组。在根管中上段(距离根尖4mm-7mm)三组镍钛器械根管偏移值最大,均有拉直根管的趋势。3.三组器械的根管预备时间:M3-L Blue组平均时间为35.62秒(35.36±4.36秒),PN组平均时间为为35.86秒(35.86±3.86秒),PU组平均时间为58.40秒(58.40±7.05秒)。与PU组相比较,M3-L Blue组和PN组的预备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3-L Blue和PN与PU相比均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根管适应能力。2.M3-L Blue、PU和PN三组器械均出现根管偏移,M3-L Blue在根尖部(距根尖2mm)的居中性优于PU和PN,在根管中部(4mm-7mm)M3-L Blue和PN的根管偏移情况优于PU。3.在根管预备耗费时长方面,PU耗时最长,M3-L Blue与PN无差别,。4.在碎屑推出量方面,三种器械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大量的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与组织循环中的mi RNA的表达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相关的mi RNA并分析其作用的靶基因在NSCLC预后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mi RNA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共1051例(961个NSCLC样本和90个正常样本)。通过R语言的“edge R”包,获取在正常
目的探讨厚朴穴位敷贴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探索厚朴穴位敷贴促进H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及干预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住院治疗,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本研
第一部分RBP4蛋白试剂盒的构建与性能评估目的:建立血清RBP4蛋白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并按照《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的标准对其进行性能评估,构建出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盒标准的血清RBP4 ELISA检测试剂盒,为临床诊断和人群流行病学筛查提供辅助检测方法。方法:1.对RBP4组合式ELISA试剂盒的检测方法进行反应条件最优化的探讨;以P/N值最大作为判断标准确定最优捕获抗体的包被温
目的:探讨BISAP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MEWS评分及Glasgow评分系统对中度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 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诊断为MSAP、SAP,且病例完整的患者共148例。年龄18~99岁,按照2012年Atlanta标准将患者分为MSAP和SAP两组。所有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完善白细胞、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
目的探讨超声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超声科门诊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且被诊断为TI-RADS 3-5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296例微小甲状腺病灶。通过对超声TI-RADS分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各超声指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此来研究超声TI-RADS分级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96例甲状腺微小病灶经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全球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的疾病之一,溶栓和取栓(即及早再灌注)是当前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一定时间后恢复再灌注反而出现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疗效降低,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临床研究发现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GLP-1是由原胰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移植不同时期囊胚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行D5或D6冻融囊胚移植的不孕患者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674个周期。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分为D5组(n=321)和D6组(n=353)。根据囊胚移植数目分组,D5单囊胚移植组(SBT-D5,n=151),D6单囊胚移植组(SBT-D6,n=188);D5双囊胚移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多模态靶向成像纳米颗粒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该纳米颗粒造影剂的乳腺癌分子靶向成像诊断应用前景,以期为肿瘤的多模态成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双乳化法制备以PLGA为载体、具备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和多模态靶向成像能力的纳米颗粒造影剂,在超声、磁共振和荧光成像三种模态下分别验证本纳米颗粒造影剂的肿瘤靶向能力。理论上,PLGA颗粒经RGD多肽修饰可与乳腺癌表面高表达的整
研究背景与目的: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不可回避的问题,制约了肿瘤的照射剂量,从而影响局部控制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放疗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RILI,但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护仍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采用中药防护剂肿节风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其RILI防护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放疗的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两
目的:1.探讨静压力对聚乳酸-乙醇酸聚合物(PLGA)支架上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信号通路ERK1/2-c-Fos中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p-ERK1/2)、c-Fos及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的影响。2.探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作用下,静压力对PLGA支架上的HGFs中ERK1/2、p-ERK1/2、c-Fos和COL-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