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腧穴诊察方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腧穴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的腧穴反应现象;以及通过观眼识证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并分析二者之相关性。强化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为丰富临床诊察手段,减少诊断误差,指导处方用穴提供有益的支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肝阳上亢证患者(试验组)与健康人(对照组)分为2组。寻查研究对象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腧穴压痛反应点,总结穴位压痛分布规律,分析比较两组穴位压痛的部位、数量、疼痛等级,应用t检验、X~2检验、校正卡方、K-W检验等方法探讨试验组穴位压痛分布情况;总结肝胆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内容,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肝胆区眼络形状、颜色变化与穴位压痛数量、压痛程度及穴位分布集中区域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压痛点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在行间、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膝阳关、丘墟等穴的压痛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行间、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完骨、阳白、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丘墟等穴压痛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规律如下,形态变化:模糊一片(雾漫)>延伸>分岔较多>曲张或怒张>隆起一条>根部粗大>垂露;颜色变化:红中带黄>鲜红>淡黄>浅淡>紫红>红中带黑、暗灰。3、对于穴位压痛与眼络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与压痛点数量之间的关系:眼络颜色变化(左)>眼络形状变化(左)>眼络颜色变化(右)>眼络形状变化(右)(P<0.001)。其中,眼络形状变化对痛点数量影响更大,眼络形状变化可以解释压痛点20.2%的信息(P=0.015<0.05)。4、眼络形状及颜色变化越明显,在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太冲、中封、完骨、阳白等穴压痛敏感程度越高(P<0.05)。相邻穴位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脏腑的背俞穴中可找到相应的穴位压痛反应。其中,在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阳陵泉、丘墟等穴位压痛出现频率及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部位集中于足少阳胆经侧胸段、头段、大腿外侧段、下肢关节附近以及足厥阴肝经下肢胫段。初步提示这些穴位更具有反映肝阳上亢病理状态的特性。2、肝阳上亢证患者眼络肝胆区主要变化:形状上以白睛模糊一片(雾漫)、眼络多延伸、多分岔为主;色泽上以红中带黄,鲜红为主。3、眼络变化程度与穴位压痛出现数量、腧穴压痛敏感程度间呈正相关。当肝胆相应区域眼络发生显著变化时,在肝胆经的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中封、太冲、完骨、阳白等穴位的压痛反应亦明显。4、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穴位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的关联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