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数学气质;数学活动教学模式
  一、数学创新思维教学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已的看法。
  1.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重复杂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还求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刻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而对中学生而言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这样一个过程,步形式学生的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兴趣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定理的兴趣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欲,引起学生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经常结合教材,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因为创新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例。譬如,在讲授《几何》(第一册)第一节的引言部分时,介绍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当初的设计情况,一位杰出的华人为她所作的创新设计,不仅为中国银行节省了过亿元的资金,而且她那美丽的造型、漂亮的装饰更是吸引了不少客人,类似这样的事例,让学生明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其次,我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能创新,都可以创新。经常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会到这就是创新。例如一次在讲分组分解法对例题m2 5n-mn-5m分解因式时,我引导学生用两种分组的方法进行分解,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还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我立即请他给大家讲,得到(m-5)(m-n),此结果一出,不但使我感到惊喜,就连全班同学也惊叹不已,这位同学的作法无疑就是种创新。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探索活动中进行创造的基础,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也是很有潜力可挖的:讲直线时,要把直线想象成两边无限延伸的;讲射线时,要把射线想象成向一边无限延伸的,要与光速联系起来;讲平面时,要把平面想象成向空间无限延展的;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内接正多边形就变成圆。要用想象为学生装上思维的翅膀。创设剌激情境,即剌激源,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思想,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三中心”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数学教学方法。
  2.开展丰富多采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的廷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等。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为此,都是要做到:①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②发扬教学民主,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③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
  总之,在数学素质教学中,都是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各个方面以及培养的途径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血吸虫病目前依然是严重的全球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WHO 估计全球有6 亿人受到血吸虫感染的威胁,2 亿人受到感染,1.2 亿人出现临床症状,其中2 千万人病情严重,年死亡人数多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变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本文分析了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探讨了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变式教学 ; 初中数学; 运用原则;运用策略  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所提供的数
目的 :观察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 Raji淋巴瘤细胞的杀伤增强作用 ,探讨淋巴瘤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脂质体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 p WZL neo CDglyt
目的 :寻找适合临床实际需要的逆转多药耐药的方法。方法 :用 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技术研究环孢菌素 A(Cs A)、他莫西芬 (TAM)及α-干扰素 (IFN-α)单独应用和半量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三体22在诊断inv(1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Spectrum Green标记的22号染色体着丝粒DNA探针(CEP22),和以红、绿荧光素直接标记的MYH11基因断裂点分开的两侧序列作为探针,对1例伴inv(16)/+22克隆异常的AML及1例单纯+22克隆异常的AML进行单色间期FISH和D-FISH检测,并与细胞形态学及常规细胞遗传学(CC)相比较
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一节课中难点内容是教师教学的着力点,更是造成学生成绩差距的分化点。而一节课中难点问题处理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是判断一节课成功是否重要标准。难点问题教学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磨砺学生顽强意志的重要资源。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它是教学活动中难以攻克而又必须攻破的堡垒。是数
目的:探索非亲缘性双份脐血移植(CB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例27岁体重为60kg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P)患者,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脐血库提供HLA配型部分相合的双份脐血.予改良的环磷酰胺+60Co全身照射(TBI)方案进行预处理,经股动脉同时回输双份脐血,有核细胞数(MNC)分别为1.54×107/kg和1.25×107/k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通过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在此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深有体会,有所感慨,现谈谈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一、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除了要求教师以最充分的备课、最精炼的语言、最饱满的激情外,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也是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探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患者从预处理开始的体重、腹痛并肝大、腹水、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