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发展让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新媒体的持续发展,给地方高校的发展和转型都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基于此,大量的社会见解和信息有了支持,因此,要正确的引导高校认清楚现在的发展现状,并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与转型上给予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教育 发展现状 改革思路
素质教育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当中被不断的普及和推广,在这一过程当中,素质教育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艺术教育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它的色彩,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简而言之,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进而提高其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
重视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意义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它同时也是确保高校教学水平提升的前提,具体来说,其基本目标定位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教学,应该满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提出的相应评价要求,这是因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教育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评价等,是经过审慎态度与精严方法产生的,评价的结论权威度很高,像“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高校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等文件中提到的和素质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艺术教育实施联系紧密的条款等,皆应当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高校应将这些内容同本校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尽可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开设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保证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外艺术活动中去,让校园充满艺术氛围,形成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校园文化。其次,满足职业岗位给高校学生提出的高素质、综合性要求,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又一目标定位。这个定位准确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支持社会经济建设都是自然而然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艺术产业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把艺术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才能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品位,提高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除此以外,如果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做法也是对本校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的支持,有助于学校办学竞争力的提高。最后,未来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应用,与此同时,工作效率也会普遍提高,就业环境可以说是非常复杂,因此高校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使之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生不但可以掌握足够的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敬业精神、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等多方面的素养培养。在这些方面,艺术教育同样也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感受培养、形象思维培养等,无一不是从启迪智慧与陶冶情操的角度,帮助学生取得积极探索未来社会的素养,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下,以文化艺术活动为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给自身提出的现实要求。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当前, 由于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欠佳, 造成了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艺术学习并没有好感,甚至有厌恶和反感的情绪。 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将教育内容过分执着于西方的艺术与民族的艺术,将两种艺术形式割裂开来,从而导致这两种艺术难以融合, 这也是我国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上难以获得成功,并一直发展欠佳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艺术形式极为丰富,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应当注重艺术之间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艺术由于其先进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的民族的艺术形式,放弃我们的传统艺术,当然, 也不能放弃对西方艺术的学习而仅仅学习我们本民族的艺术,走两极化。所以,也正是如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迟迟不能有所进展与创新。
(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形式的模式僵化
我国地方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都普遍有单调、呆板的问题,缺乏活力和灵活性,其教育模式僵化,学 生在这上面缺乏兴趣,也就实践能力比较差,难以具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活动,从而创造性能力不强。 因此,当他们走入社会进行艺术创作或者是艺术教育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按照自己受教育的固有模式对学生或者对艺术进行创作,从而就会造成恶性的循环。 众所周知,一切的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作为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其创作要从生活当中寻求灵感,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可以看出,艺术创作的灵活性非常重要,艺术教育的灵活性也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的高校为什么坚持将艺术教育同大众的文化形结合,坚持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结合的原因。 但是,上述提到的艺术模式僵化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其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起来,并将其按照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找出合适的发展方式。
四、结语
当前是一个知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我国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的额特色, 不断完成将高校的艺术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力图将其中的矛盾缩小到合适的范围之内, 将发展的机会我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地方高校就要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谋求合适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课程的结构,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钟超英.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08,(30):33-36.
[2]陈强,张光祥.论地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改革[J].武陵学刊, 2007,32(04):135-136.
[3]范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18,(13).
[4]王菲.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创新[J].山西青年, 2018,(12).
作者简介:李源,出生日期:1992年12月11日,民族:汉
硕士在读,甘肃省武威人,居住于兰州。
现就读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人文系,硕士专业为环境设计
研究方向:生态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地方高校 艺术教育 发展现状 改革思路
素质教育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当中被不断的普及和推广,在这一过程当中,素质教育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艺术教育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它的色彩,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简而言之,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进而提高其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
重视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意义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它同时也是确保高校教学水平提升的前提,具体来说,其基本目标定位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教学,应该满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提出的相应评价要求,这是因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教育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评价等,是经过审慎态度与精严方法产生的,评价的结论权威度很高,像“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高校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等文件中提到的和素质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艺术教育实施联系紧密的条款等,皆应当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高校应将这些内容同本校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尽可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开设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保证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外艺术活动中去,让校园充满艺术氛围,形成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校园文化。其次,满足职业岗位给高校学生提出的高素质、综合性要求,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又一目标定位。这个定位准确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支持社会经济建设都是自然而然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艺术产业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把艺术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才能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品位,提高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除此以外,如果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做法也是对本校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的支持,有助于学校办学竞争力的提高。最后,未来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应用,与此同时,工作效率也会普遍提高,就业环境可以说是非常复杂,因此高校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使之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生不但可以掌握足够的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敬业精神、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等多方面的素养培养。在这些方面,艺术教育同样也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感受培养、形象思维培养等,无一不是从启迪智慧与陶冶情操的角度,帮助学生取得积极探索未来社会的素养,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下,以文化艺术活动为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给自身提出的现实要求。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当前, 由于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欠佳, 造成了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艺术学习并没有好感,甚至有厌恶和反感的情绪。 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将教育内容过分执着于西方的艺术与民族的艺术,将两种艺术形式割裂开来,从而导致这两种艺术难以融合, 这也是我国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上难以获得成功,并一直发展欠佳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艺术形式极为丰富,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应当注重艺术之间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艺术由于其先进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的民族的艺术形式,放弃我们的传统艺术,当然, 也不能放弃对西方艺术的学习而仅仅学习我们本民族的艺术,走两极化。所以,也正是如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迟迟不能有所进展与创新。
(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形式的模式僵化
我国地方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都普遍有单调、呆板的问题,缺乏活力和灵活性,其教育模式僵化,学 生在这上面缺乏兴趣,也就实践能力比较差,难以具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活动,从而创造性能力不强。 因此,当他们走入社会进行艺术创作或者是艺术教育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按照自己受教育的固有模式对学生或者对艺术进行创作,从而就会造成恶性的循环。 众所周知,一切的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作为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其创作要从生活当中寻求灵感,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可以看出,艺术创作的灵活性非常重要,艺术教育的灵活性也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的高校为什么坚持将艺术教育同大众的文化形结合,坚持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结合的原因。 但是,上述提到的艺术模式僵化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其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起来,并将其按照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找出合适的发展方式。
四、结语
当前是一个知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我国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的额特色, 不断完成将高校的艺术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力图将其中的矛盾缩小到合适的范围之内, 将发展的机会我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地方高校就要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谋求合适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课程的结构,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钟超英.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08,(30):33-36.
[2]陈强,张光祥.论地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改革[J].武陵学刊, 2007,32(04):135-136.
[3]范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18,(13).
[4]王菲.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创新[J].山西青年, 2018,(12).
作者简介:李源,出生日期:1992年12月11日,民族:汉
硕士在读,甘肃省武威人,居住于兰州。
现就读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人文系,硕士专业为环境设计
研究方向:生态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