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篇释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作背景
  刘勰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当时盘根错节的儒家保守思想依然残存未绝,一方面追逐华丽的文风,众所周知的“齐梁文风”,因此文坛上出现了尖锐复杂的斗争。牟世金在《文心雕龙研究》中描述这种斗争状况为:“道要使文为自己服务,成为载道之器;文则力图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不愿做道的附属品。这样,它们之间就必然要发生矛盾和斗争。文和道有矛盾,又要求统一。”因此,刘勰处于儒学衰微、文胜于道,华艳的文风渐趋严重的齐梁时期,这个时期尚处于文学进入独立发展道路的初期,文学艺术的自觉性并不是十分巩固。刘勰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既要巩固并发展建安以来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又要反对“言贵浮诡”,“将遂讹滥”(讹滥:讹,违反自然的矫揉造作)的危险倾向。明确了其创作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他当时是很正确地处理这个复杂问题的。
  刘勰的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兼以佛道两家为辅助的文学观,面对当时文与道之间的关系,他作文的目的其实亦是为当时的封建皇权而服务的。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像宋齐两代君主都出身于素族,他们既利用儒家的伦常礼教来济俗为治,又要利用到家和佛教来麻醉人民。因此,刘勰创作此篇既是对于文学革新创作主张的积极号召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消极一面。但我们所研究的是他的文学理论价值的一面,因此,应该着眼他在文学革新这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二)释名:原道
  何为道?道,路也,理也。在《说文解字》:中有云“道,所行道也。”必走的路,必遵的理,就是古人心目中的规律,并称这个规律为“道”。《庄子·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这种“不得不然”的现象就是“道。”刘勰所宣扬的文章论要遵循的道,正是一种不得不然的道,一种有普遍性的规律。他所追寻的“本乎道”既不是为了明儒道、宏佛法,也不是为了探究哲学上的宇宙本体,正是为了论文。《原道》中所讲的“文”他的含义虽随其所论对象的不同而略异,但始终都为离开其本身含义。他论证的主旨就是论证要有文、有美、有艺术力量,这也是刘勰“本乎道”以论文的主要原因。 “原道”论的实质主要就是《原道》篇所论物自有文、言必有美的内容而决定的。刘勰所论的文分为自然现象之“文”,近于自然美;社会现象之“人文”之“文”,近于艺术美。这两种文又是相互贯通的。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中一直贯穿始终,一直将“道”看作是一种与柏拉图“理念说”相类似的形而上的看法。想要做到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参悟“道”的实质,还需要我们研究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邱世友.文心雕龍探原[M].湖南:岳麓书社,2004.
  [5]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朱彦昭(199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要】:宋朝风俗画有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其中“婴戏”题材以孩童为主要描绘对象,表现出孩子单纯、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并含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再现了两宋时期儿童生活的实景。婴戏题材的形成与宋代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将使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市民经济、科举制、生育政策三方面对婴戏题材的影响,探索该题材在宋代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婴戏图;风俗画  从古到今孩子对每个家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代
期刊
【摘要】:图形,是一种视觉性的语言,是一个用来传递重要信息的角色,现今,图形设计应更加注重受众的接受心理,用观念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去了解设计者想要去传达的理念,而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图形的形式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什么是图形  图形,是一种视觉性的语言,由形象、线条、色彩构成,遵循着艺术的基本表现法则,如美学原理、视觉原理,这些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
期刊
【摘要】:透光材质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漫长的演变过程。透光材质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新形式,往往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创作特点。通过透光材料装饰、透光工艺品、透光陈设装置等艺术形式,展现了透光材质与室内设计相辅相成的无限可能。  【关键词】:透光性材质;室内设计;应用  绪论  从透光材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发现,在建筑设计和室内发展史中,透光材质是及其重要的,它的发展对室内设
期刊
【摘要】:印章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其本身鲜明的符号化特质与标志设计相通。印章的传统文化意蕴赋予了现代标志设计丰富的精神内涵,使标志设计展现了人文气息与文化底蕴。本文从印章艺术入手,分析概括古代印章的传统文化底蕴,并结合现代标志的设计案例探讨印章文化意蕴在其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现代标志设计;印章;文化意蕴;体现  第一章 印章概述  一.印章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据考证,印章起源于商周时期
期刊
【摘要】:舞蹈演员依靠人体训练有素的全身动作和局部动作,经艺术训练、艺术加工、艺术提炼、艺术概括,进行着作品规定情节、情感、精神的表演创作。在舞蹈表演的天地里,演员担负着创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主题,表达思想感情,传达文化意蕴,传播信息的职业责任。演员的表演过程实际是一个信息释放体,将繁复多样的人体信息载体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并以丰富的美的动作传递着文化信息。  【关键词】:舞蹈演员;表演;创作  舞
期刊
【摘要】: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为了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态、高尚的品质等,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由于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在色彩色调运用与儿童心理及性格方面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健全,以至于现在没有一个完善、成熟的体系来指导设计师门如何在儿童房设计中较好地应用色彩色调。因此,通过成熟的色彩理论知识加上我国的传统地域文化、审美观念等特点,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程度
期刊
作文就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简单的说,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将丰富多多彩的生活体验,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流畅的表达于书面之上。但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教者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就作文而作文,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大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格式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也就没有了温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脱离虚假、冰冷的写作情境,那就需要我们教授写作中的情感回归、生活复原。  学生的生活
期刊
【摘要】:《水浒传》是一部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作品,它展示了封建社会后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塑造和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一系列英雄人物,梁山好汉的血性形象侧面揭示了尼采的酒神精神是促进社会的精神原动力,但同样有局限性。  【关键词】:日神;酒神;水浒传;尼采
期刊
天刚擦黑,范老爷正要叫店里的伙计将临街的木板门上好,准备关门打烊的时候,门前一黑,快速地走进一个人来。  來人一袭青布长衫,中等个儿,稍稍有点儿显瘦的身材。  尽管光线不是很好,而且来者将头上圆形毡帽的帽檐压倒了眉梢,但范老爷还是从来人脸上那副古铜色的眼镜和镜片后那双小而有神的眼睛里认出了来人是谁。  范老爷的脸上隐隐掠过一丝惊恐和不安。  很显然,来人并不是小镇上的居民,但范老爷对来人却并不十分
期刊
【摘要】:日本殖民者作家西川曾经对台湾民俗题材文学进行了搜集及整合,创作了大量台湾题材文学作品。在对台湾文学深入分析了解之后发现,在台湾文学作品内,其中包含大量巴蜀文化,并且产生了大量实力派作家。虽然台湾文学作品内具有显著优势,艺术风格十分鲜明,但是作家在对巴山蜀水描述具有相同特征,有效彰显出巴蜀文化。本文在对巴蜀文化分析研究中,以台湾文学作为研究,希望能够对巴蜀文学内巴蜀文化进行全面分析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