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背诵优秀古诗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但细数小学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却不足四十篇。因此,我们要扩大学生古诗阅读量,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使诗文信息量更加丰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走进古诗文学习的新天地。
一、诵
诵,就是诵读,出声地朗读,这是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最重要的一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在初读之后,对诗句中的一些意思还不太懂;读了几遍后,就明白了许多;再读几遍后,迷惑的地方就豁然开朗了。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激荡其间的情感。
二、品
品,是品味,反复琢磨,感受诗的韵律、意境、情感。
1.品字。古诗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因此,读古诗必须“咬文嚼字”,一字一品。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诗眼,更要深入浅出地剖析,品味诗中用字选词的精当。在学习《题西林壁》时,要对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看”仔细品味。诗中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看”,短短14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俯视”等去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想象出庐山俊美的姿态,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
2.品句。很多古诗中的名句,成为千古绝唱,都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诗人在诗中或吟咏寄情,或感物抒怀,或借物言志。我们只有在品句中,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池水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我们在品句中,不难品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强烈感情。
3.品意。品诗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与诗人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成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留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要驰骋想象的风帆,品其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
三、背
背就是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背不仅有助于字、词、句的理解,而且还会“熟能生巧”。就是说,背熟了,不但能得心应手地引用,而且自己也会写诗。
诵、品、背是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古诗文的“三部曲”,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大课堂,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诵、品、背中,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在学古诗中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诗词的精妙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松兹小学)
一、诵
诵,就是诵读,出声地朗读,这是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最重要的一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在初读之后,对诗句中的一些意思还不太懂;读了几遍后,就明白了许多;再读几遍后,迷惑的地方就豁然开朗了。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激荡其间的情感。
二、品
品,是品味,反复琢磨,感受诗的韵律、意境、情感。
1.品字。古诗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因此,读古诗必须“咬文嚼字”,一字一品。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诗眼,更要深入浅出地剖析,品味诗中用字选词的精当。在学习《题西林壁》时,要对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看”仔细品味。诗中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看”,短短14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俯视”等去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想象出庐山俊美的姿态,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
2.品句。很多古诗中的名句,成为千古绝唱,都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诗人在诗中或吟咏寄情,或感物抒怀,或借物言志。我们只有在品句中,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池水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我们在品句中,不难品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强烈感情。
3.品意。品诗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与诗人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成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留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要驰骋想象的风帆,品其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
三、背
背就是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背不仅有助于字、词、句的理解,而且还会“熟能生巧”。就是说,背熟了,不但能得心应手地引用,而且自己也会写诗。
诵、品、背是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古诗文的“三部曲”,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大课堂,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诵、品、背中,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在学古诗中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诗词的精妙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松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