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之道,美丽境界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治理已被列入学校发展的规划和重要日程。治理之道,人人都得追求,尤其是校长、园长。叶岚,作为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的园长,更要追求。这么多年的实践与思考,她终于梳理了学校的治理之道,概括为“学校之美,在于文化”。即用文化治理学校,用文化来发展学校,使学校臻于审美境界。这是学校治理的根本之道与崇高境界。
  何为文化?文化何为?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对其最普遍也最简洁的解答是:文化是一种力量。这当然非常准确,但这样的回答还不够。比如,“硬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文化是重要的硬实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量。这显然又是一种进步,但还不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讨论过用什么来定义发展,最后的结论是:用文化来定义发展。这一定义意味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且引导着发展的转向,即转向文化。其实,恩格斯早就指出: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正是基于对“文化何为”的深刻认知和实践中的深度体验,叶岚园长提出用文化来治理学校,显然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智慧选择,说明她在文化自觉之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这是十分可喜的,又是值得赞赏的。
  曾经有人用了这么一个比喻:文化像一座监狱。这一比喻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文化怎么像监狱呢?仔细想一想,还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我们对文化似乎熟悉但又非常陌生,陌生中还有一点神秘感,因此,我们需要去探究,打开监狱之门。爱德华·霍尔绝不是只从表面上去描摹文化,而是从人对文化的认知作了一个生动的阐释。叶岚园长提出文化治校的命题,正是要对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切的了解,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神秘走向神圣。这一过程是一个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审美建构的过程。不难理解,“学校之美,在于文化”是向文化要美丽,是在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起美,文化即美。于是,我自然想到,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正在追寻文化,追寻意义,追寻理想,追寻真正的美丽。他们正从“文化陌生”中摆脱出来,日久天长自然会陶冶出文化的情操和文化的品格。
  在这样的基础和前提下,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可喜的进展,开始形成了一些比较鲜明的特色。
  首先,提出了办园的文化主张。“爱为核心”“以爱为魂”,这正是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的文化主张。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治理学校首先要的是明晰并坚守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形成精神力量。在无锡实幼,爱,爱儿童,爱幼儿园,爱事业是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幼儿园的最大公约数。爱,是种情感,浓浓的,真挚的,带来的是暖认知;爱,是种方式,体验的,感悟的,吸引人的;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儿童,是情感伴随下的认知、方式上的综合,形成了能力;爱,是一种核心素养,支撑着发展,从爱的教育可以走向教育的公平。一个充满爱的幼儿园,应当是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其次,形成了精神品格。这一精神品格概括为“以实为本”。实,实在,实干,真实,务实。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形而上的,它实实在在地“活”在大家的行动中。因此,文化治理学校需要实干,在实干中锤炼出扎实的作风、朴实的品格如果你到无锡实幼去看一看,体会到、感受到的一定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风气。浮躁、浮夸,在这里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张扬、炫耀,在这里是永远被拒之门外的。的确,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表达的一定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品格。无锡实幼,正在用行为品格创造最美丽的校园。
  再次,创造“规则背后的逻辑”。文化治理学校并不排斥更不否定规则,规则、制度本身就是文化的应有之义,一所没有规则的学校自然是一所没有文化的学校。当今社会,也包括当今的学校,需要建构必要的规则,以此形成必要的秩序,规则缺席了,就无秩序可言了。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规则和制度。叶岚园长这么认为:“在规则制度的后面应该还蕴含着我们并没有认识到的逻辑、意义和价值。”她举了一个例子:“带班时间不能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这一规章制度,从表面看是对教师行为的一种约束,但细细想来,对于我们教育对象来讲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果教师在带班时随时可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那么传递给幼儿的信息就是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是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停下其他所有工作,这样的误解可能会影响到幼儿以后的认识和行为。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显然规则背后的逻辑是: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人的意义存在,人的创造发展,这是规则的根本依据,也是规章的最高逻辑、最根本的宗旨。
  这里,也自然关涉到另一个问题:文化的实质是人化。在无锡实幼,人不仅成了文化的体验者享用者,人正在争取成为文化的创造者。所谓“草根论坛”,就是人创造文化的论坛。我们是草根有素朴的情怀,有最活跃最旺盛最宝贵的创造性。无锡实幼的真正美丽,是人的美丽。
  叶岚,沿着文化的逻辑,去永远追寻学校之美追寻教育之美,追寻人生之美。
其他文献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揭示,幼儿的学习与其每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的学习必须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来进行,如果缺少了动手、动体、动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
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我国在建国之初,由于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因此在以前的几十年里,把发展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注重生产
幼儿园的环境承担着形象定位、凸显园所文化的重任。幼儿园环境分为:公共环境、班级环境、美术教室、幼儿园绿化带、幼儿园大门和大厅等。在环境中色彩的合理运用、科学搭配,能够使其发挥艺术的美育功能,并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氛围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园在环境创设中色彩运用的经验谈一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色彩搭配的策略。  一、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键词来确定颜色  环境中主题确定后,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意会的,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舒服的氛围,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们抽象隐晦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
核心素养是现阶段高中历史课教改的主要目标,教师在高中历史课上不能进行简要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注重对高中生全方位的培养,在学习意识以及能力上进行强化,核心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
我班的孩子不大活跃,特别是在课堂上。一次音乐活动中,全班集体唱时,大家声音很响亮,可是当我请个别幼儿唱时,多数幼儿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声音。我运用鼓励等方法引导孩子们大声点,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为什么在集体演唱时,声音能放得开,而在单独表现时,声音会变得听不见了呢?我觉得可能是单独表演时,他们心里感到胆怯,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自己会表现不好。  要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呢?我想到了一个好办
偶然的机会,一条微博引起了我的关注:在育红幼儿园,遇见一极品教师(阿姨),无锡人……她不懂得起码的尊重,我看到的是她歧视的目光和一脸的不耐烦,她的言行给幼儿园丢脸……面对家长和小朋友如此表现,是一种耻辱。忍,是因为不想沾染这种耻辱!  微博中的“无锡”“育红”几个字眼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莫非指的就是我们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家长感到“耻辱”而只得“忍”着?是哪一位教师(阿姨)不顾及自己和集体
太极拳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在高校实行太极拳教学既可以强身健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对太极拳教学给予足
幼儿园社会性区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仿真的小社会,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融”“通”二字非常精确地诠释了我园大班社会性区域活动的整体风格与特色。“融”意为调和、和谐、融合;“通”意为连接、互相来往。“融”“通”的先决条件是“开放性”,只有形成了有效的开放式游戏环境,才能促使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在
幼儿园教学如何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形式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幼儿提供充分感受、个性理解、自由表达的阅读机会和阅读体验,既保障幼儿作为主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