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学校运动会和现在新课标下学生进行的模块学习存在较大的距离,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就针对目前校运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学校田径运动会 体育与健康 改革 人人参与 团队合作
1.问题的提出
学校运动会在全国中小学是体育赛事的盛会,学校举办运动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事实上学校的运动会已变成了少数人之间的一种竞技,它让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这种现象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目前校运会的项目设置以田径为主,竞技性强,这完全脱离现今初中阶段实行的模块教学,和初中体育的任务也有很大的出入;参与比赛的学生只是少数,形成“多数人看,少数人参与”的局面,而且参与同学中也有不少是通过老师和班干部反复做工作才参与的。为此本文就尝试改革校运会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求获得一种人人喜欢、人人参与、人人热情的模式,使校运动会真正成为全体学生表演的大舞台。
2.当前学校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只重视发挥少数体育尖子生的运动技能,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比赛内容无非是: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女生)、1500米(男生)、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无法体现娱乐性、健身性、趣味性、集体性,组织形式、评价体系也很单一。大多数学生无法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那就更谈不上全体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也就是空话。
3.校运动会改革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运动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每个学生能充分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运动会的改革可以把单一组织方式转变为多渠道地为学生搭建健身活动的舞台。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把竞技性转变为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知识性,调动学生的愿望和兴趣,从而达到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的目的。改革将局限性转变为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学习自信心得到充分增强,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4.新课程背景下校运会的构成
学校运动会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参与意识,锻炼体育能力,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认识并体验到体育的价值。
4.1 明确运动会的目的
改变原有运动会“少数人干、多数人看”、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的竞技型比赛模式,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大众化的竞赛项目,营造一个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和良好的运动环境,又使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4.2 改革运动会项目的设置
应通过师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来大胆革新,并确定运动会的特色项目。筹划过程中要淡化“竞技体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要减少竞技性强的项目,保留学生喜欢的项目,如100米、4×100米、跳高等田径项目,具有鲜明的竞技性,代表了体育运动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要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需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设置运动会的项目,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多增加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50米×20人接力跑、每班级20名篮球定点投篮等集体项目等等,以双倍积分的方式纳入运动会班级的总成绩当中;要通过集体项目体现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4.3 多元评价比赛结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评价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尊重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运动会的举办不仅是为了决出比赛的结果,是为了参与过程,因而运动会结束后的评价不能仅以成绩的优劣来论英雄,应对运动会过程中的各种积极现象进行全面评价,多设一些奖项,尽量让大多数参加者得到鼓励性的相应评价。
5.结束语
要改变过去传统学校体育运动会与教育部所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的现状,切实扭转竞技运动化的倾向,只有明确运动会的目标,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改革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学校运动会体制的真正改革,从而让全体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从学校运动会中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将“少数人”的运动会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运动会,才能使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延伸为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等编著.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2]体育与教学.首都体育学院主办, 2005(4).
【关键词】学校田径运动会 体育与健康 改革 人人参与 团队合作
1.问题的提出
学校运动会在全国中小学是体育赛事的盛会,学校举办运动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事实上学校的运动会已变成了少数人之间的一种竞技,它让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这种现象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目前校运会的项目设置以田径为主,竞技性强,这完全脱离现今初中阶段实行的模块教学,和初中体育的任务也有很大的出入;参与比赛的学生只是少数,形成“多数人看,少数人参与”的局面,而且参与同学中也有不少是通过老师和班干部反复做工作才参与的。为此本文就尝试改革校运会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求获得一种人人喜欢、人人参与、人人热情的模式,使校运动会真正成为全体学生表演的大舞台。
2.当前学校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只重视发挥少数体育尖子生的运动技能,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比赛内容无非是: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女生)、1500米(男生)、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无法体现娱乐性、健身性、趣味性、集体性,组织形式、评价体系也很单一。大多数学生无法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那就更谈不上全体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也就是空话。
3.校运动会改革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运动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每个学生能充分享受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与权,获得参与运动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运动会的改革可以把单一组织方式转变为多渠道地为学生搭建健身活动的舞台。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把竞技性转变为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知识性,调动学生的愿望和兴趣,从而达到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的目的。改革将局限性转变为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学习自信心得到充分增强,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4.新课程背景下校运会的构成
学校运动会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参与意识,锻炼体育能力,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认识并体验到体育的价值。
4.1 明确运动会的目的
改变原有运动会“少数人干、多数人看”、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的竞技型比赛模式,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大众化的竞赛项目,营造一个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和良好的运动环境,又使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4.2 改革运动会项目的设置
应通过师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来大胆革新,并确定运动会的特色项目。筹划过程中要淡化“竞技体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要减少竞技性强的项目,保留学生喜欢的项目,如100米、4×100米、跳高等田径项目,具有鲜明的竞技性,代表了体育运动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要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需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设置运动会的项目,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多增加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50米×20人接力跑、每班级20名篮球定点投篮等集体项目等等,以双倍积分的方式纳入运动会班级的总成绩当中;要通过集体项目体现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4.3 多元评价比赛结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评价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尊重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运动会的举办不仅是为了决出比赛的结果,是为了参与过程,因而运动会结束后的评价不能仅以成绩的优劣来论英雄,应对运动会过程中的各种积极现象进行全面评价,多设一些奖项,尽量让大多数参加者得到鼓励性的相应评价。
5.结束语
要改变过去传统学校体育运动会与教育部所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的现状,切实扭转竞技运动化的倾向,只有明确运动会的目标,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改革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学校运动会体制的真正改革,从而让全体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从学校运动会中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将“少数人”的运动会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运动会,才能使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延伸为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等编著.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2]体育与教学.首都体育学院主办,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