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观过秦兵马俑的人,大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兵马俑所再现的,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通过对俑坑布局的分析和相应的历史考证,就“兵马俑组成的是作战方阵”这一通行观点,笔者有不同的见解,进而对兵马俑与秦始皇的关系提出了质疑。
武士俑是否野战军
在秦俑的一号坑里面,整齐地排列着8000多名武士俑。197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布的材料称:“这军阵场面,再现秦始皇千里驰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丽图景。”1975年11期《文物》中也谈到:“秦俑坑为一行伍整齐、组织严密的庞大军阵。表明秦国军队装备的精良和杀伤力的强大。”
野战军是国家军队的主体,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先秦时期,谁不按照这一战争规律办事,谁就要被时势所淘汰。如果认定秦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那么就一定要把它与秦始皇征灭六国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看看它是否真正具有取得作战胜利的强大军力。
问题在于,秦俑坑里布置的,真的是一支象征着进行正规作战的部队吗?有一些先入为主的人,每见到一个坑,都以“军”的建制规格去命名;只要见到队列,就断定为“军阵”。他们也不去认真地看看,真正的军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俑坑的俑、车、马,都不是真正的步兵、战车、骑兵的话,那么一切就都免谈了。
以笔者之见,俑坑里的这支军队,虽然有军人、军车、军马,有弓、戈、矛、铍的兵器配备,也排列成一定规律的队形,但只要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俑坑里的队列,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阵”。用这支部队去担负辎重任务,不会有多大问题;而要让它们去征讨当时的六国诸侯,问题就大了。
阵形布局无实战价值
追根溯源,最早说秦俑坑里有作战“方阵”的,是《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前边三列南北横队,当为军阵的前锋,俑坑西端面朝西的一列横队,当是军阵的后卫;位于俑坑南北两边分别为面南、面北的各一列东西横队,当是军阵两侧的侧翼卫队。在四周严谨环卫下的中间38路面朝东方的锐士,是军阵的主体。”
军阵,指的是古代军队屯营或者作战的布兵队形;阵形,指的是构成军阵的基本阵图形状;方阵,即纵横队列齐等划一的布兵阵势,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严格地按照正方规则配置的屯营方式或者是战斗的队形。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则在东西长210米、南北宽62米的一号坑里面,不可能布置出任何一种“方阵”来。至于二号坑,明明是一个“曲尺形”的平面,更和“方阵”沾不上一点边。
另一方面,方阵通常由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队列组成。开战之后,可以向各个方向的敌人发起进攻,当强敌来袭、自己处于守势时,也可以立即收缩变为圆形阵。这就是军阵必须具备的一种“变阵”的功能。《淮南子·兵训略》记载:“变化无常,以应无方。”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军队作战队形,必须具有一种随时进行调整的机动能力。
反观俑坑里的所谓“军阵”,无论一号坑还是二号坑,所有车马都一律向东,几乎所有的武士均按一个方向排列。这说明它们只能完成正面向前的作战动作,只能进,不能退,当敌人从后面或两侧来袭时,没有丝毫转向、掉头的能力。当遭受敌方四面攻击时,也不能形成前、后、左、右四支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部队。因此,一旦局部失控,部队就会自顾不暇,进而产生“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的严重后果。
可见,秦俑坑里面所谓的“阵”是一个不能“变阵”的阵,是一个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阵,到了战场上,肯定是一个“败阵”或者“死阵”。既然它不符合军事作战的规律和常识,那么,用这么一个不能打仗的军阵去给秦始皇陪葬,是不大说得过去的。换句话讲,拥有这支队伍的,更像是一位与军事作战并无直接联系的政治人物。■
武士俑是否野战军
在秦俑的一号坑里面,整齐地排列着8000多名武士俑。197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布的材料称:“这军阵场面,再现秦始皇千里驰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丽图景。”1975年11期《文物》中也谈到:“秦俑坑为一行伍整齐、组织严密的庞大军阵。表明秦国军队装备的精良和杀伤力的强大。”
野战军是国家军队的主体,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先秦时期,谁不按照这一战争规律办事,谁就要被时势所淘汰。如果认定秦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那么就一定要把它与秦始皇征灭六国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看看它是否真正具有取得作战胜利的强大军力。
问题在于,秦俑坑里布置的,真的是一支象征着进行正规作战的部队吗?有一些先入为主的人,每见到一个坑,都以“军”的建制规格去命名;只要见到队列,就断定为“军阵”。他们也不去认真地看看,真正的军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俑坑的俑、车、马,都不是真正的步兵、战车、骑兵的话,那么一切就都免谈了。
以笔者之见,俑坑里的这支军队,虽然有军人、军车、军马,有弓、戈、矛、铍的兵器配备,也排列成一定规律的队形,但只要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俑坑里的队列,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阵”。用这支部队去担负辎重任务,不会有多大问题;而要让它们去征讨当时的六国诸侯,问题就大了。
阵形布局无实战价值
追根溯源,最早说秦俑坑里有作战“方阵”的,是《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前边三列南北横队,当为军阵的前锋,俑坑西端面朝西的一列横队,当是军阵的后卫;位于俑坑南北两边分别为面南、面北的各一列东西横队,当是军阵两侧的侧翼卫队。在四周严谨环卫下的中间38路面朝东方的锐士,是军阵的主体。”
军阵,指的是古代军队屯营或者作战的布兵队形;阵形,指的是构成军阵的基本阵图形状;方阵,即纵横队列齐等划一的布兵阵势,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严格地按照正方规则配置的屯营方式或者是战斗的队形。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则在东西长210米、南北宽62米的一号坑里面,不可能布置出任何一种“方阵”来。至于二号坑,明明是一个“曲尺形”的平面,更和“方阵”沾不上一点边。
另一方面,方阵通常由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队列组成。开战之后,可以向各个方向的敌人发起进攻,当强敌来袭、自己处于守势时,也可以立即收缩变为圆形阵。这就是军阵必须具备的一种“变阵”的功能。《淮南子·兵训略》记载:“变化无常,以应无方。”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军队作战队形,必须具有一种随时进行调整的机动能力。
反观俑坑里的所谓“军阵”,无论一号坑还是二号坑,所有车马都一律向东,几乎所有的武士均按一个方向排列。这说明它们只能完成正面向前的作战动作,只能进,不能退,当敌人从后面或两侧来袭时,没有丝毫转向、掉头的能力。当遭受敌方四面攻击时,也不能形成前、后、左、右四支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部队。因此,一旦局部失控,部队就会自顾不暇,进而产生“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的严重后果。
可见,秦俑坑里面所谓的“阵”是一个不能“变阵”的阵,是一个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阵,到了战场上,肯定是一个“败阵”或者“死阵”。既然它不符合军事作战的规律和常识,那么,用这么一个不能打仗的军阵去给秦始皇陪葬,是不大说得过去的。换句话讲,拥有这支队伍的,更像是一位与军事作战并无直接联系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