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学校提出科学管理的理念,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目标,明确方向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对学校近年的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莲华小学“十五”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法》及《新课程改革纲要》制定了莲华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学校管理、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制度的创新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以质量的提升显现学校发展的实力;以特色的打造铸就学校发展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校园和谐、管理科学、资源优化、效益显著、特色鲜明,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学校。我们提出了“十化”管理目标,即:办学方向目标化,办学形成特色化,办学行为法制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安全制度化,学校环境教育化,德育实施网络化,科研管理信息化,师生成长个性化,师生举止礼仪化。学校的具体工作都紧紧围绕这“十化”目标进行。同时,对规划中的目标作进一步细化,分学期、学年完善实施。在规划基础上又确定了年度工作目标。为了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我们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规划、目标,要求教师围绕学校规划制定各自的成长规划和发展目标。并将学校规划和工作目标及时向社区单位、学生、家长宣传,使其达成共识,理解支持学校工作,营造校内校外良好的办学氛围。
学校的这个规划和目标,对我校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学校的整体工作形成有序控制、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提高了办学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近年来,先后顺利完成了“云南省示范性实验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科技示范学校”、“昆明市绿色学校”和“五华区科研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校务公开先进集体”、“云南省科研先进单位”、“昆明市科研先进单位”、“五华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管”、“理”并举,刚柔相济
“管”要依法管理,管而有度。“理”要依情为理,理而有节。“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努力营造既争鸣又和谐,既严谨又宽松,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一)制定和完善制度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从制度管理入手,组织各个部门围绕学校“十化”管理目标补充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了《莲华小学各部门规章制度》共10章。依靠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保证学校的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同时,每一项制度的形成都广泛征求教师和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使制度确立之时就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接受。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意见》、《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评选办法》、《教师年终履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都是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修改,才得以最后通过,使学校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落实学校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而不是徒有虚名,徒具形式,只有真正把制度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制度管理效益。我们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一经确立,就应成为全体师生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在工作中学校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使制度不流于形式,不流于书面。同时,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要求学校领导做执行制度的模范,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例如:上公开课、骨干教师考核、课题研究等,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了人气,树立了诚信。
三、科学管理,健全机制
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学校工作机制,实现学校科学管理。
(一)依法治校机制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强调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学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办学的法律意识,提高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坚定不移地办政府放心、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学校。坚持部门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学校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哪个岗位有失误,都要凭事实认真记录备案,杜绝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的管理行为发生。
(二)民主治校机制
民主治校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莲华小学把民主管理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工会、职工代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每一个规划、改革方案都几易其稿,经干部、教职工代表多次讨论,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集中广大教职工的智慧,使其成为共同意志。在学校管理中,坚持校务公开,即:政策向职工公开,标准向职工公开,指标向职工公开,要求向职工公开。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最大程度地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的作用,使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评价奖励机制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师奖励制度。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评选奖励办法》等,形成奖励机制,促使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形成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四)师德建设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优秀教师群体,学校出台了师德管理系列规章制度,并坚持两年一届评选“师德标兵”,至今,学校已坚持3届,评选出师德标兵5人,模范班主任5人,还有2人被评为昆明市模范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这些教师在学校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五)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是要求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全力以赴抓教学。实行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的5种制度: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听课制度、周一汇报制度和深入走访制度。要求领导重点抓教研组备课及校本教研工作,协助教研组长抓好年级、班级工作;深入自己分管年级听课,每学期干部听课不少于30节。
二是把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教育质量的检查指导与评价。我们采用集中检查与经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开学前后集中检查教师的备课、教学计划、教学准备等,期中集中检查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负担、期中质量分析等,期末集中检查复习工作、学期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等。经常性的检查则是结合日常工作深入实际进行,如:作业情况的检查、学生学习常规检查等。无论哪种检查,都要记载,积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调整工作进程。
三是加强评价分析。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保障体系,按照发展性评价理念和要求,采取自评、组评、师评和家长评的多元评价方式。我们在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还加强了对各项检测的3个层次的质量分析,即任课教师的分析,教研组的分析,学校教导处的分析。在原有评析的基础上,引入增量评价,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四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作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以师为本是学校和谐共振的关键
一、营造教师和谐成长的氛围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学校为师生的发展服务,主动给教师和学生创设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求完美,力求创新。”
首先,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关注其发展的潜能。其次,赏识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包容教师的某些不足。对教师要倾注情感,以真诚启动教师的心扉。第三,充分相信和依靠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认真听取教师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第四,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健康服务。如,组织教师学习心理保健知识,请专家作心理讲座,进行集体辅导;赠送或推荐相关书籍给教师,并通过学习交流,提升教师自我内化和调节的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释放压力,进行心理调适。第五,关注教师的生活,把温暖送到教师家里,尽力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二、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建立了校本的教研制度,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学习型团队为主线,全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一)构建学习型团队的保障体系
1.树立3种校本培训理念
一是民主的理念。广开建议渠道,积极采纳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合理建议,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是共享的理念。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是参与的理念。让教师在校本培训的互动中,感受教学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2.建立4种校本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领导带头教研的制度。校长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亲自参与制定学校年度校本培训方案,督促和参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校长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分管年级教研、课题实验、听课评课、参与并指导教师。二是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投入校本培训经费12~15万元,人均1800~2000元。三是建立教研组协作教研制度。学校设立了10个教研组,开展集体研究,交流对话,协调合作的教研形式。四是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结题、验收、档案等进行管理。
(二)营造学习型团队文化
1.开展教师“三必读”行动
每学期必读一本专著。学校分层组织开展系列读书体验活动:第一层次,摘录句段;第二层次,以演讲稿、随感、杂文的形式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第三层次,以朗诵、演讲、辩论的形式展示教师的读书收获。
每月必读一本专业杂志。专业杂志由学校赠阅和教师个人订阅,以自学内化为主,定期交流。
每天必读一份报纸。由学校订阅多种报纸,每天送达教师办公室,让教师在办公之余学习。
2.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结合校本教研主题,学校每学期都要邀请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讲座。同时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2005年至今,学校全体教师已全部到过省外学习培训,有上千人次参加省市区的各种培训。
(三)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实践活动
学校根据不同的实践任务,组织开展6种形式的学习型团队实践活动,即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学习型团队,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学习型团队,以教学练兵为抓手的学习型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型团队,以网络互动为平台的学习型团队,以校级名师为主导的学习型团队。
三、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五个工程”
一是激励机制工程。采取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情感激励及条件支持等方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铸造师魂工程。要求全校干部职工树立职业理想,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例如,师德演讲、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体验教育、组织《义务教育法》专题讲座,使教师形成坚定的职业信仰,具有人格影响。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在名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发现—培养—培养—宣传等方法进行培养。对德才兼备的教师,学校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最佳成长环境,使其尽快成长。对大多数教师则要求他们树立发展意识,制定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实现自主发展。在“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共培养特级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人,市百优教师2人,市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2人,市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7人,教坛新秀7人。
四是年轻教师希望工程。在年轻教师的培养上,我们本着师德提升与师能提高相统一、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统一、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统一、学历提高与素质提升相统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为年轻教师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使其尽快站稳讲台。近年来,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进行研究生学历提高6人,本科学历提高16人。
五是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程。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里健康的学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领导执政能力
首先,改革学校干部任用制度,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让真正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学校现有的中层干部6人都是通过竞聘上岗的。他们都具有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他们或者是特级教师,或者是学科带头人,或者是骨干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能手。
其次,在领导班子建设中,我们特别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一致性,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第三,对干部要信任、尊重、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要大胆放手放权,让他们独挡一面,在工作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确保干部能干。要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长处,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智慧,形成团结友爱、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为防止因分工失误造成的工作重复交叉或者管理的盲区,要求班子成员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增强集体意识,树立整体观念。
第四,制订领导班子工作职责和领导工作考核方案。工作要求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思考超前;程度规范,标准合理;有落实,有检查,总结及时,不推诿责任。我们还要求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年级学科组,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坚持每周工作小结,及时反馈工作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相信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是团结和力量。只要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作者系昆明市五华区莲华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张惟祎◇
一、确立目标,明确方向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对学校近年的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莲华小学“十五”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法》及《新课程改革纲要》制定了莲华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学校管理、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制度的创新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以质量的提升显现学校发展的实力;以特色的打造铸就学校发展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校园和谐、管理科学、资源优化、效益显著、特色鲜明,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及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学校。我们提出了“十化”管理目标,即:办学方向目标化,办学形成特色化,办学行为法制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安全制度化,学校环境教育化,德育实施网络化,科研管理信息化,师生成长个性化,师生举止礼仪化。学校的具体工作都紧紧围绕这“十化”目标进行。同时,对规划中的目标作进一步细化,分学期、学年完善实施。在规划基础上又确定了年度工作目标。为了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我们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规划、目标,要求教师围绕学校规划制定各自的成长规划和发展目标。并将学校规划和工作目标及时向社区单位、学生、家长宣传,使其达成共识,理解支持学校工作,营造校内校外良好的办学氛围。
学校的这个规划和目标,对我校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学校的整体工作形成有序控制、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提高了办学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近年来,先后顺利完成了“云南省示范性实验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科技示范学校”、“昆明市绿色学校”和“五华区科研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校务公开先进集体”、“云南省科研先进单位”、“昆明市科研先进单位”、“五华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管”、“理”并举,刚柔相济
“管”要依法管理,管而有度。“理”要依情为理,理而有节。“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努力营造既争鸣又和谐,既严谨又宽松,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一)制定和完善制度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从制度管理入手,组织各个部门围绕学校“十化”管理目标补充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了《莲华小学各部门规章制度》共10章。依靠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保证学校的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同时,每一项制度的形成都广泛征求教师和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使制度确立之时就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接受。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意见》、《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评选办法》、《教师年终履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都是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修改,才得以最后通过,使学校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落实学校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而不是徒有虚名,徒具形式,只有真正把制度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制度管理效益。我们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一经确立,就应成为全体师生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在工作中学校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使制度不流于形式,不流于书面。同时,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要求学校领导做执行制度的模范,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例如:上公开课、骨干教师考核、课题研究等,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了人气,树立了诚信。
三、科学管理,健全机制
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学校工作机制,实现学校科学管理。
(一)依法治校机制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强调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学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办学的法律意识,提高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学校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坚定不移地办政府放心、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学校。坚持部门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学校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哪个岗位有失误,都要凭事实认真记录备案,杜绝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的管理行为发生。
(二)民主治校机制
民主治校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莲华小学把民主管理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工会、职工代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每一个规划、改革方案都几易其稿,经干部、教职工代表多次讨论,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集中广大教职工的智慧,使其成为共同意志。在学校管理中,坚持校务公开,即:政策向职工公开,标准向职工公开,指标向职工公开,要求向职工公开。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最大程度地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的作用,使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评价奖励机制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师奖励制度。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评选奖励办法》等,形成奖励机制,促使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形成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四)师德建设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优秀教师群体,学校出台了师德管理系列规章制度,并坚持两年一届评选“师德标兵”,至今,学校已坚持3届,评选出师德标兵5人,模范班主任5人,还有2人被评为昆明市模范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这些教师在学校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五)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是要求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全力以赴抓教学。实行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的5种制度: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听课制度、周一汇报制度和深入走访制度。要求领导重点抓教研组备课及校本教研工作,协助教研组长抓好年级、班级工作;深入自己分管年级听课,每学期干部听课不少于30节。
二是把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教育质量的检查指导与评价。我们采用集中检查与经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开学前后集中检查教师的备课、教学计划、教学准备等,期中集中检查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负担、期中质量分析等,期末集中检查复习工作、学期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等。经常性的检查则是结合日常工作深入实际进行,如:作业情况的检查、学生学习常规检查等。无论哪种检查,都要记载,积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调整工作进程。
三是加强评价分析。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保障体系,按照发展性评价理念和要求,采取自评、组评、师评和家长评的多元评价方式。我们在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还加强了对各项检测的3个层次的质量分析,即任课教师的分析,教研组的分析,学校教导处的分析。在原有评析的基础上,引入增量评价,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四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作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以师为本是学校和谐共振的关键
一、营造教师和谐成长的氛围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学校为师生的发展服务,主动给教师和学生创设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求完美,力求创新。”
首先,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关注其发展的潜能。其次,赏识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包容教师的某些不足。对教师要倾注情感,以真诚启动教师的心扉。第三,充分相信和依靠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认真听取教师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第四,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健康服务。如,组织教师学习心理保健知识,请专家作心理讲座,进行集体辅导;赠送或推荐相关书籍给教师,并通过学习交流,提升教师自我内化和调节的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释放压力,进行心理调适。第五,关注教师的生活,把温暖送到教师家里,尽力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二、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建立了校本的教研制度,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学习型团队为主线,全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一)构建学习型团队的保障体系
1.树立3种校本培训理念
一是民主的理念。广开建议渠道,积极采纳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合理建议,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是共享的理念。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是参与的理念。让教师在校本培训的互动中,感受教学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2.建立4种校本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领导带头教研的制度。校长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亲自参与制定学校年度校本培训方案,督促和参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校长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分管年级教研、课题实验、听课评课、参与并指导教师。二是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投入校本培训经费12~15万元,人均1800~2000元。三是建立教研组协作教研制度。学校设立了10个教研组,开展集体研究,交流对话,协调合作的教研形式。四是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结题、验收、档案等进行管理。
(二)营造学习型团队文化
1.开展教师“三必读”行动
每学期必读一本专著。学校分层组织开展系列读书体验活动:第一层次,摘录句段;第二层次,以演讲稿、随感、杂文的形式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第三层次,以朗诵、演讲、辩论的形式展示教师的读书收获。
每月必读一本专业杂志。专业杂志由学校赠阅和教师个人订阅,以自学内化为主,定期交流。
每天必读一份报纸。由学校订阅多种报纸,每天送达教师办公室,让教师在办公之余学习。
2.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结合校本教研主题,学校每学期都要邀请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讲座。同时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2005年至今,学校全体教师已全部到过省外学习培训,有上千人次参加省市区的各种培训。
(三)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实践活动
学校根据不同的实践任务,组织开展6种形式的学习型团队实践活动,即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学习型团队,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学习型团队,以教学练兵为抓手的学习型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型团队,以网络互动为平台的学习型团队,以校级名师为主导的学习型团队。
三、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五个工程”
一是激励机制工程。采取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情感激励及条件支持等方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铸造师魂工程。要求全校干部职工树立职业理想,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例如,师德演讲、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体验教育、组织《义务教育法》专题讲座,使教师形成坚定的职业信仰,具有人格影响。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在名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发现—培养—培养—宣传等方法进行培养。对德才兼备的教师,学校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最佳成长环境,使其尽快成长。对大多数教师则要求他们树立发展意识,制定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实现自主发展。在“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共培养特级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人,市百优教师2人,市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2人,市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7人,教坛新秀7人。
四是年轻教师希望工程。在年轻教师的培养上,我们本着师德提升与师能提高相统一、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统一、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统一、学历提高与素质提升相统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为年轻教师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使其尽快站稳讲台。近年来,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进行研究生学历提高6人,本科学历提高16人。
五是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程。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里健康的学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领导执政能力
首先,改革学校干部任用制度,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让真正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学校现有的中层干部6人都是通过竞聘上岗的。他们都具有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他们或者是特级教师,或者是学科带头人,或者是骨干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能手。
其次,在领导班子建设中,我们特别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一致性,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第三,对干部要信任、尊重、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要大胆放手放权,让他们独挡一面,在工作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确保干部能干。要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长处,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智慧,形成团结友爱、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为防止因分工失误造成的工作重复交叉或者管理的盲区,要求班子成员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增强集体意识,树立整体观念。
第四,制订领导班子工作职责和领导工作考核方案。工作要求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思考超前;程度规范,标准合理;有落实,有检查,总结及时,不推诿责任。我们还要求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年级学科组,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坚持每周工作小结,及时反馈工作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相信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是团结和力量。只要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作者系昆明市五华区莲华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张惟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