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出的精彩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写作文,是最怕作文中出现语病了,这是一种低级错误。因为语病而扣掉了作文的分数,那真是让人扼腕痛惜的结果。但是有一些故意而为的“语病”,不但不会给作文扣分,反而会为作文增色。鲁迅就是故意在文章中制造“语病”的高手,这些“语病”能在文章中营造出各种特别的气氛,借以深化文章主题。就让我们跟着大师学几招吧。
  
  一、用累赘营造苦闷
  
  大师出招:
  鲁迅在他的文章《秋夜》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疑惑:
  初读这段文字,很是惊诧,鲁迅这不是犯了累赘加重复的语言毛病嘛。干嘛把事情说这么复杂,不就是家里有两棵枣树嘛。所以我认为鲁迅的这句话应该修改成更加精炼的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
  细悟:
  细读此文,却忽然感知到鲁迅在这里是故意将话说得累赘而重复,这种故意制造出的“语病”折射出一种气氛:家居环境非常单调,极其无聊。根本没有什么风景和趣味,除了枣树还是枣树!一棵是枣树,别一棵也是枣树,这重复的言语,可谓是“叹息”再加“叹息”——这是让人感觉多苦闷无比的“秋夜”哟,切题的气氛在“累赘重复”中笼罩起所有人的心灵。
  试招:
  有同学在一篇描写校园生活枯燥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今天下午,将有三节课,一节是数学,另一节也是数学,最后一节还是数学”。呵呵,这位同学果然将鲁迅的“累赘”之病学到手了,并且错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三次重复表达了一种多么苦恼。多么无奈的心态呀。
  
  二、用矛盾营造复杂
  
  大师出招:
  鲁迅在《孔乙己》中最后一段写道: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疑惑:
  孔乙己长时间没有来了,答案无非有两种:他活着却不来了:他死了所以不见了。所以鲁迅对孔乙己的生死判断应该明确地表达出来才好,要么说他死了,要么说他没死。但鲁迅却说了一句前后矛盾的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不明摆着犯下语言不精确,不明白的毛病嘛。
  细悟:
  噢,“大约”死了,与“的确”死了虽然是一对矛盾,但这是鲁迅故意制造的“语病”,他是要用这种语病制造一种文章意境——一种或者有,或者无:想之无关紧要,思之又关心倍至的矛盾情感。这种情感恰好可以衬托出孔乙己的生存状态:孔乙己是个多余人,他的死活无关世界,世界多么冷漠呀;孔乙己又是一个被人关注的人,他的死活时时牵挂人心,冷漠的世界还有一丝温情。鲁迅用这句前后矛盾的话,向读者展示了同一个世界里的“黑暗”与“温暖”。虽然矛盾却是真实。
  试招:
  有同学在作文《友情》中,先描写自己与好朋友的深情厚意,然后说因为一个误会两个人闹翻了脸。事后,作者想打电话给好朋友解释,但是电话拿在手里,一直没有拨打。于是作者在作文的最后边轻叹:我们的友情,大约的确是将要从此中断了……这样的轻叹,看似矛盾,实际是要借矛盾中体现一种复杂的心情:我们的友谊是中断好?还是延续好?想断又难断,想续又难续……
  
  三、用错乱营造同情
  
  大师出招:
  鲁迅在文章《祝福》中写道: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疑惑:
  总感觉鲁迅的这句话表述有些“颠倒错乱”,有言语不顺的感觉。“空的”本来是“破碗”的定语,应该置于“破碗”的前面,所以鲁迅的这句话我们一般说成“她一手提的竹篮中有一只空的破碗”。这样的语言次序,多么顺畅呀,要比鲁迅“错乱”的语序顺溜多了。
  细悟:
  鲁迅不愧是语言大师,这又是一处故意做出的“语病”。其实这也不算是真正的“语病”,是正常的语言手法,叫“定语后置”。这种语言方式,会让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曲折多变的特色,可以更加突出地强调主题内容。把“一个空的破碗”,颠倒语序,将“空的”置于名词之后,就能十分鲜明地强调出“破碗”的“空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就会让人物的悲惨命运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让人深感同情——文章的气氛就出来了。
  试招:
  有同学在作文《奖》中描写了自己品学兼优,被学校表彰而领奖的场面:我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激动地接过校长亲手颁发给我的荣誉证书,大红的。这时,台下响起了掌声,无比热烈的。这位同学在作文中故意犯下“语序颠倒”的错误,将“大红的”“热烈的”置于名词之后,目的当然是要突出荣誉证书的“鲜艳”与掌声的“热烈”之特征。“鲜艳”和“热烈”营造的是一种“欢乐喜庆”的气氛,这与鲁迅用“错乱”的语序营造“伤感同情”的气氛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文献
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一、图表转换题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  2 为图片写一句或几句话。(对联、宣传标语、建议等)  3 揭示图表的走势或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    二、规范答题步骤    1 解读图(表)信息
期刊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突出了教材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其中每个单元中的比较,探究文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比较,探究文在北师大版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较,探究文模块所选文本在主题单元内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精读课文教学的延伸,又是拓展、延伸课文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更是表达交流与活动实践课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比较·探究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少老师没认识到比较,探究文
期刊
笔者有幸参加了河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部分的阅卷工作,作为语文教师,出于职业的敏感。在阅卷过程中,随手记下了一些学生拟得好的和不好的题目,对考生作文拟题中存在的问题,感到很是惋惜。不断地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学生作文拟题方面能够避免这些失误,那么,作文成绩也许会提高几分吧?出于这样的考虑,对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整理,以此求教于各位同人。  我们先来看全国1卷的作文题目。  漫画内容:四只小猫坐在餐桌前
期刊
假如后主刘禅不是一个“先天不足的阿斗”,那么在出师北伐之际,诸葛亮也许就不会劳神费力的奏请《出师表》了。正是由于刘禅的先天不足等原因。诸葛亮才放心不下。特地呈奏《出师表》,以便后主刘禅照“表”行事,方才免除出师北伐的后顾之忧。  《出师表》如何斟词酌句,由于诸葛亮特有的双重身份,也许让他确实有些“双手提篮”之难。作为父辈,他本可直言不讳的训导刘禅:但作为辅佐之臣,他在表述自己的某些看法时却只能点到
期刊
这篇短文是作者在清晨的美好时刻里记录下来的思索片断。它是玲珑的扇画,像翠羽般色彩鲜明;它是理智的结晶,像珍珠般熠熠闪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朱自清曾经歌颂过生意盎然的春天,写过散文《春》;刘白羽则歌颂了朝气勃勃的清晨,写了小品《晨》。两篇作品都具有优美的意境,均渗透着庄严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春》更偏重于景物的描绘,而《晨》则偏重于理性的思考。  《晨》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突出特
期刊
《变色龙》写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的优秀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寻常巷事的记述,无情地鞭挞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虚伪性、反动性,辛辣地讽刺了它维护沙皇专制、镇压人民的实质,具有以平凡小事显示社会大问题的特点。根据情节的发展和材料的布局,文章可分为4部分阅读。  第1部分(第1段),交待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主要人物出场。“四下里一片沉静……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期刊
胡适在《我的母亲》文章中写了他的母亲,她克己任劳,独自一人艰难地支撑着整个大家庭。事虽琐碎,纯系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然而,正是从这样一些平淡而细致的叙述中,让我们渐渐感悟到了胡适母亲的不平凡,她在至柔中显示出的却是刚强。怪不得胡适称她为“我的慈母、恩师”。  平凡的母亲。母亲正如旧时代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不让“我”“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因没游戏习惯,在整个儿童时代“我”就总是文绉
期刊
布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朱绍禹先生说:“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在练习作业时才能达到最高点。”的确,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获得的感悟体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素养,而达成这一内化的重要手段就是有效的作业。  有效是语文作业设计的前提,犹如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当教师设计的作业
期刊
丰子恺不仅是漫画家,更是散文家,他创作的散文独具魅力。他的散文和他的画一样,虽然写的是耳闻目见的琐事或个人感想,但往往“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读后令人回味颇深。他的散文《梧桐树》就借梧桐树的四季变化表现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看法。  作者首先就开门见山的给人一个惊喜,让楼的窗前那好几株梧桐树在我们眼前亮相,并引用唐诗“山远始为容”指出这虽是邻居家的梧桐树,但因为“距离产生美”,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
期刊
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既会“正面施色”——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作直接的、正面的描写,也会“反面敷粉”——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对人物作间接的、侧面的描写。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就是侧面描写。  清代文学家、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