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质量保证体系及构建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教师队伍素质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
  首先,教师心理状况不乐观。有调查显示:大约30%的被调查教师有工作倦怠,大约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大约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很大;大约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是很满意;有些甚至有跳槽的意向。这说明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下,缺乏一个培育高质量教师的好氛围。如果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又有多大提升自己“质量”的空间和动力呢?
  其次,师范教育体制和师范院校存在问题。师范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师范教育的状况,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据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需要300万到500万名教师。这当然要依靠我国师范教育来培养。但这些年来,我们的师范院校和师范教育问题却很多,一些师范类院校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师范院校的领导们忙的不是怎样培养未来的优秀教师,而是千方百计地把学校名称升格、变“大”,是扩张校园,是大办非师范专业。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那么如何解决呢?保证教师质量,光有教师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不够,还需要在教师成长的各个环节有保证教师质量的措施、方法、制度等,即形成一套教师质量保证体系。我国现已有了教师教育和培育的体系,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很难说培养出来的教师真正合格。当务之急就是构建教师质量保证体系。
  
  一、 构建教师质量保证体系
  
  1.职前培养的教师质量保证
  现任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但师范专业毕业生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其中有很多毕业生感到职前培养没能使自己对从事实际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师职前培养中长期存在着影响教师质量的做法,如师范专业生源质量较低、学业要求较低、教学实践太少或没有、毕业时把关不严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新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者,还是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者、先行者和示范者。笔者认为职前培养可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提高教师的质量,有许多环节要抓,其中保证高师生源质量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师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延伸和提高,尤其依赖于中学输送到高师的新生的质量,鉴于高师生源质量对高师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深远影响,许多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应把第一流的高中毕业生输送到高师中去,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高师生源并没有得到改善。
  (2)加强师范生的学业标准。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因为师范类院校对自身任务、特点和性质认识不够,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不足,使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与教学严重脱离教学实际。师范类毕业生到学校登上讲台后,教学能力还得从头学起,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的浪费,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育学科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使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富于针对性、实用性。另一方面,教师不是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知识面比较广的“全才”。师范生必须具备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取之左右逢其源”。使自己的教学生动、丰富、有情趣,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真正体现师范类院校特点的道路来。
  (3)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目前我国各大学的师范专业教学中,主要是学生“坐着听课”,教学实践可有可无。现在必须要求学生在接受师资培训的第一天起就要直接到中小学参与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应有的态度。
  (4)把好师范生毕业的关口。提高教师质量,主要是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知道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水平,即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胜任程度,教师教育和培训应以此为中心开展一切教学工作,并用教学效果作为检验教师质量的基本依据。但是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中,特别是在职培训中,以学历为导向、以速成方式拿学历的做法是否能保证教师质量值得怀疑。当然我不否认学历是衡量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更能反映实际教师质量的指标应是教师胜任工作的程度。
  2.就职考察的教师质量保证
  就职考察的方式很多,但主要依靠教师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下面主要谈谈我国在这个方面应该如何保证教师质量。
  (1)提高教师职业申请者获取初任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如果一个研究生毕业任教的教师培养者即使他有很多知识,但是他却无法满足受培训者对他的实践知识的需求,那也是空谈。所以,从质量观角度来说,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培训制度,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迫切要求。以前教师学历教育作为唯一的任教资格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需求。学历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只是解决教师任职的知识基础问题,却不等于解决了教师任教的能力,这个问题是需要教师资格证书来解决的,所以建立资格证书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教师在职培训应当理解为教师的资格认证更新的过程的培训,而不单单是一种学历提高过程培训。所以,在制定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政策时,必须有一种价值判断,它不只是一种知识的更新,更是一种资格认证的更新。
  (2)必须由独立的专业组织来确定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并发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认定教师资格是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把关,认真实施,确保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3)制定较高的全国性的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也是教师职业化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要想从事教师职业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为了获得一种科学的质量保证,必须建立、更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无论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还是更新教师资格证书,都需要达到教师资格标准,因此需要参加教师资格的考试。教师资格标准和教师资格考试成为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两个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全国一体遵守的较高的全国性的标准,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4)继续进行其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种类繁多。一般教师资格证书共分为七类: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已将修改《教师资格条例》实施方法、提高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标准、推行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和教师资格临时证书、有限期证书和终身证书的分类管理制度等列入工作议程,预计未来几年,教师资格认定将要有重大的改革,取得教师资格的难度将会加大,对申请者的要求也将有较大的提高,有志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应争取早日取得资格证书。
  3.在职培训的教师质量保证
  综观我国学校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工作,成绩当然是肯定的,它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但是,还有许多不足。
  (1)培训观念落后,培训机制不健全。教育观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师培训观念的改变,教师的培训也应该打破旧的、单一的、封闭式的培训模式,用新的、灵活多样的、开放的继续教育模式取而代之。就全国来看,虽然一些先进、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的继续教育阶段,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处在传统的学历补偿教育之中,继续教育的意识很淡薄,即使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有待提高。
  (2)在教师培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上,有许多不能贴近学校与教师的实际。我们的培训计划及课程设置往往是从培训院校的自身考虑的,这样,容易脱离学校与教师的实际,以致培训过程中出现所教并非所需、出勤率不高等问题。我国院校的培训计划大多是针对某一地区的共同要求来制定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殊需要欠考虑,这样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当参加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后,即使有热情将所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教给学生,但是由于缺少其他教师对这些新思想、新方法的理解,而使培训效益低下。
  (3)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虽然我国教师在职教育有《教师法》、《教育法》,但其中的部分规定是比较笼统的,还需要全国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及时颁布与之相适应的实施办法,使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具体操作时有法可依,防止在实际工作中以个人权利代替法律的现象出现。其次,到现在为止,我国尚缺乏像《教师法》、《教育法》等这样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继续教育法。
  
  二、 我国构建教师质量保证体系的对策及意义
  
  1.积极地转变观念
  在进行互动发展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观念先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理念。因此,保证体系中所有人员都应该具有互动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在观念上要有主体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管理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在实践中应借鉴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性管理、发展性管理等思想意识,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和管理策略,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2.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监督与制约机制
  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如果教师的权利被侵犯是根源于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的话,其问题的根源可以概括为:学校组织权力或直接管理教师的政府权力过于强大以及缺乏制约机制。为使学校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不至过分行使,应当确立一套能够对其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的制约机制,做到校长能用人而又不至于“欺人”。
  3.加强学校质量文化建设
  首先,要在全校师生员工中进行质量意识和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大力开展以质量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文化的培训工作,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基本理念,形成“质量立校”的共识,塑造以质量文化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其次,围绕教育教学活动是“做什么”、“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怎样去做”,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培养过程的质量,以创造性和发展性来评价学生和教师,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和职业价值的实现。
  4.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
  必须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质量标准的设计,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环节的分析和质量行为规范的制定、质量记录体系的构建,从而既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质量环节,又能及时地把质量信息反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谁能够胜任21世纪的教育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每个国家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重要的一环。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每个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重要的战略措施。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总量已经初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过程中要以“高标准,严要求”作为构建教师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方针。标准是对所期望质量的一种规定,标准如果低了就不能保证质量,所以高标准才能有利于高质量。但标准只是一种规定,必须达到这种规定才算是高质量,所以要严要求,切实落实,否则标准再高不过是纸上谈兵。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美国处在危险中》有一段话:“高质量指的是一个学校或学院为全体学生规定了高标准的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放在教师质量保证体系上说,就是教师教育和培训的全过程为全体教师规定高标准的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教师达到这些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步入21世纪,教育被人们视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财富和源泉,并被置于社会核心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21世纪的人才,就要建立教师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崴.教师教育体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金长泽.师范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其他文献
在职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职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波拉姆对教师在职教育是这样定义的:“在具有初级专业证书之后,从事于初等和中等学校工作的教师和校长参与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其主要或惟一的意图是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便他们能更有效地教育儿童。”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很多,有“自我指导的发展方法”、“同伴合作的发展方法”、“适应变化的发展方法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课件已显示其不足,本文介绍一新的教学软件--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积件素材丰富,资料呈现形式多样,操作方便,且利用积件用户可以方便生成课
高考是国家为选拔优秀学子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而举办的国家级考试,俗称“国考”。其命题队伍以高等院校的教授为主,他们左右着高考命题的生杀大权,因此高考命题,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便印上了他们的鲜明印迹,这种印迹,笔者称之为“学院味”。    一、 高考作文命题中的“学院味”现象    大学教授们,大多数长期坐在书斋中从事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其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博大而精深,其曲之高,让听者难和。一方面,他们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为挖掘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但在平时的政治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合作”的场面,年级越高越普遍。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样启发,怎样耐心地讲解,还是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听懂了说声“对”或“不对”都十分难得。从这些木讷而呆板的脸上,捕捉不到一丝准确的信息。对老师布置的一些弹性作业,如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最能体现笔记本电脑性能和市场定位的核心部件是处理器,在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市场,Intel凭借着其处理器优秀的稳定性、低功耗、支持SpeedStep技术等优势,一直以来都牢牢地控制
一、 课程资源与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目前普遍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研究了经典变分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推广形式,即多值广义混合似变分不等式;利用多值广义混合似变分不等式与不动点问题和预解方程这一等价关系,提出和分析了寻求非扩张映射不动
Oracle亚太区应用及行业高级副总裁Mark Gibbs在4月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亚太市场,Oracle现在已拥有超过3,500个应用软件客户.Ovacle亚太公司所公市的2005财年第1至第3季度
从这几年高考语文成绩来看,成绩达到130分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时,我们常常把它归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语文,或者说学生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因而,在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甚至语文老师自己心中都形成这么一个偏见:语文是很难在高三短期内提高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这种现象。  其实,我们老师们都很清楚,学生语文成绩不能突破高分,主要是学生语文素养不深,文化底气不足,知
研究了在球上的具有临界非线性项的一类推广的薛定谔-泊松系统,此系统还含有一个在原点和无穷原点都是渐近线性的一般非线性项;并用变分方法中的山路引理证明了其正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