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布白”艺术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布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布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以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
1.教学“布白”艺术的含义
教学“布白”艺术乃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力。教师有意识地“布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布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
2.教学“布白”艺术的作用
对教学“布白”艺术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教学“布白”手段,并逐步达到教学艺术的境地。我认为,教学“布白”艺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布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兴趣的手段。
2.2控制调节功能。教学通过“布白”,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意境。让学生咀嚼、回味已讲内容;可以形成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强烈对比,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可以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使其注意力集中指向讲课内容。
2.3陶冶功能。教学“布白”有效地淡化了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始终贯穿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无形的教育,体会到思维劳动这种“智慧的体操”的乐趣。
3.教学“布白”艺术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可以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设置空白,也可以从语言、思维、想象、情感上来进行布白,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1欲擒故纵,在知识上“布白”。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这样的“布白”化实为虚,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当然,在这里,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样就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3.2大音稀声,在语言上“布白”。一是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一个腔调讲个不停,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教学停顿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便于进一步“教”和“学”的顺利进行。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创造某种意境,引起学生的联想,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地喊出声来,我想,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空白”来代替,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像,用想像填补“空白”。
3.3点燃热情,在心理上“布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教读《孔乙己》,我于无疑处生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我又接着说:“他地位太低,姓名被世人忽略,只有绰号叫‘孔乙己’。”学生这一愣,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
3.4 画龙点睛,在板书上“布白”。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集中。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讲究一点“空白”艺术,这样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巩固记忆,而且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魅力。
例如:《背影》的板书设计
这则板书上括号内的词语,教学时我让学生按教学内容思考、概括后填写。第一处空白恰是文章的主旨,第二、三处揭示了经典画面和写作出发点。整个板书设计得虚实相生,成为导读的拐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整个课堂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氛围。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赏析水平。
4.“布白”应注意的问题
4.1是“布白”不宜过多。对于整堂课而言,“布白”只能占极小的活动空间,教师不能为“布白”而“布白”,无休止地给学生营造“空白”。否则,就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使学生无所适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会出现障碍。
4.2是“布白”不能“不明不白”。“布白”应与前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师要善于掌握火候,使所“布”之“白”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学生能够通过联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填补空白。
总之,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实”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布白”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布白”艺术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布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布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以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
1.教学“布白”艺术的含义
教学“布白”艺术乃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力。教师有意识地“布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布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
2.教学“布白”艺术的作用
对教学“布白”艺术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教学“布白”手段,并逐步达到教学艺术的境地。我认为,教学“布白”艺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布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兴趣的手段。
2.2控制调节功能。教学通过“布白”,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意境。让学生咀嚼、回味已讲内容;可以形成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强烈对比,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可以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使其注意力集中指向讲课内容。
2.3陶冶功能。教学“布白”有效地淡化了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始终贯穿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无形的教育,体会到思维劳动这种“智慧的体操”的乐趣。
3.教学“布白”艺术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可以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设置空白,也可以从语言、思维、想象、情感上来进行布白,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1欲擒故纵,在知识上“布白”。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这样的“布白”化实为虚,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当然,在这里,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样就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3.2大音稀声,在语言上“布白”。一是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一个腔调讲个不停,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教学停顿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便于进一步“教”和“学”的顺利进行。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创造某种意境,引起学生的联想,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地喊出声来,我想,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空白”来代替,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像,用想像填补“空白”。
3.3点燃热情,在心理上“布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教读《孔乙己》,我于无疑处生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我又接着说:“他地位太低,姓名被世人忽略,只有绰号叫‘孔乙己’。”学生这一愣,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
3.4 画龙点睛,在板书上“布白”。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集中。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讲究一点“空白”艺术,这样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巩固记忆,而且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魅力。
例如:《背影》的板书设计
这则板书上括号内的词语,教学时我让学生按教学内容思考、概括后填写。第一处空白恰是文章的主旨,第二、三处揭示了经典画面和写作出发点。整个板书设计得虚实相生,成为导读的拐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整个课堂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氛围。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赏析水平。
4.“布白”应注意的问题
4.1是“布白”不宜过多。对于整堂课而言,“布白”只能占极小的活动空间,教师不能为“布白”而“布白”,无休止地给学生营造“空白”。否则,就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使学生无所适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会出现障碍。
4.2是“布白”不能“不明不白”。“布白”应与前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师要善于掌握火候,使所“布”之“白”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学生能够通过联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填补空白。
总之,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实”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布白”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