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唯书”“唯上”说不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宗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与前人不同。而独创性往往源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的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开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
  朱熹常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发展质疑,摆出问题,对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 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
  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
  其次,要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出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趣,活跃思绪,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 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
  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色的不着边际的滥问。
  以语言因素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质疑。
  3 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启发了学生提问,接着要解决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要求全责备。
  教师要尽量在课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要向学生说明。
  
  二、课前预习,培养创新思维
  
  课前预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既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又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布置学生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图像,还是学生收集材料的途径之一,从而让学生进入情景,设置疑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如:我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收集邮票,并且把疑点记下来。结果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邮票,有一个同学还在不同特点的邮票上记下了自己疑点,他在一张黑白的没有齿孔的邮票上写着,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他在一张彩色的有齿孔的邮票上写着,这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是怎样发明呢等等。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挖掘教学难点,在表演中去创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在教学时,可以把教材当作剧本,让学生充当文中的主要角色去读剧本,去演剧本。
  在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人,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挖掘文中重点或难点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一位老师在学习声母“j、q、x”和韵母“u”相拼时,她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三名戴有“j、q、x”头饰的学生分别扮演“j、q、x”,而且它们是好朋友在草地上玩,正在这时来了一位戴着头饰而“u”名字又叫的“u”朋友来了,“j、q、x”看见来“u”了,立刻迎上去把上面“u”的两点挖掉,并说:你要想和我们成为好朋友就必须去掉“粉饰”。
  当学生认真看完这个故事后,马上有学生举起手问:“j、q、x”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去掉它的“粉饰”呢?可见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挖掘这个难点资源可趁机帮助学生解决,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从而使创造性的活动顺利展开。
  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到学生的各个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1 鼓励学生多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
  譬如在教学《中国的石拱桥》这课前,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桥,从而通过比较更深刻理解石桥的构造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2 鼓励学生多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人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
  如《药》中的那一位懵懵懂懂吞食饱蘸夏瑜鲜血的馒头的华小栓,假如真的乾坤倒转,像康大叔所言:“包好,包好”般起死回生的话,他又会走出怎么的一条生命的旅程?重复父母辈的生活轨迹,是轮回;勇踏烈士的革命足迹,是开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
  3 鼓励学生多写作文。
  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这个题,如何围绕题目,进行思维过程多向训练呢?
  其过程如下:从雪的自然形态(形色)的美、雪的变化展开联想。联想一:洁白无暇,晶莹可爱,象征美瑞雪照丰年。联想二: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太阳出来就无法生存。联想三:冰雪融化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做贡献,或变为水,流入阴沟,想到人的堕落。
  这样紧扣文题,给学生展示题目信息,引申到由此而产生的感觉,联想到相关的人、事、物,对材料加以分析,判断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想象思维的参与不行。
  
  五、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以作文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月光下》,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月光下美丽的景色;有的写的是月光下发生得一些事:有的是月光想起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总之,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各种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家名为“ET3”的公司正致力于研制一个名为“高空管道运输”的项目,按照设计师的预想,它将能达到每小时6500公里的惊人速度。乘客如果乘坐此真空管道,从纽约到洛杉矶仅需45分钟,从纽约到北京也只需2个小时,来个环球游也就6个小时。  设计者表示,真空管道运输是一种无空气、无摩擦的运输方式,比火车、飞机更安全、更便宜、更安静。  更可贵的是,这种运输工具比其他任何传统交通工具耗费的能源
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前沿阵地,为许多青少年提供了了解科学、爱上科学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临现场,从2014年第1期开始,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世界各地颇具特色的科技馆,感受科技魅力。  第一站我们将去到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厦门,准备好了吗?Let’s go!  厦门科技馆于2007年3月正式开馆,以“人·科技·和谐”为主线设置了五大展区,共计400多件趣味互动展品,拥有多项省内乃至国内第
虽然大多游戏机箱的外表绚丽多彩,但都逃不出大盒子造型的模式。CyberPower 推出了名为Blade的怪异游戏机箱,三叉戟式的造型非常有“科技范”,在这三个分区内分别放置着显卡、SSD、主板等功能模块。
我的母鼠叫米娜,它怀孕后,生出9个可爱的小BB,下面介绍怎样照顾生产的母鼠。母鼠怀孕期间,切记一定要与公鼠分笼。公鼠有时会吃掉鼠宝宝。我家就发生过这样的惨剧。  母鼠生产很伤身,我用火麻仁、营养膏、营养水、小鱼干、面包虫等,给米娜增加营养。在小鼠满月之间,不要更换笼内的摆放物品、垫材等,会吓到鼠妈妈,导致不哺乳小宝宝,小鼠满月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它们!小鼠满月后,长毛、开眼断奶后便可离开鼠妈妈,这时
静静地坐在大树下,津津有味地吃着莲子,我不禁想起初次吃莲子的情景。  那个夏天,太阳烘烤着大地,知了躲在树叶里不停地鸣叫。路上的行人不多,他们匆匆忙忙地走着,就怕多晒一会鞋底会被烤化。  我和弟弟老老实实地坐在葡萄架下的椅子上,把玩着手中的莲蓬:嫩嫩的,绿绿的,上面布满一个个的小疙瘩。这是爷爷刚从市场里特意给我们姐弟俩带回来的。爷爷告诉我们:它叫莲蓬,初夏时当荷花在田田荷叶中盛开,莲蓬是荷花的花心
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方便快捷的地铁是很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但对于初次搭乘的旅客来说,如何适应干燥、闷热的车厢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学生舒涵影却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在湖南省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她凭借“地铁车厢湿度安全智能控制装置”揽获了大赛铜奖。  这一成绩对初次参加省赛的舒涵影来说显得弥足珍贵,也让她坚定了信心:“在科技创新的领域里,虽然我只是一粒尘埃
“老师、同学们快来看呀,这根红薯藤苗不是圆的,而是扁的,足有一个指节宽。” 2013年10月底,隆回县雨山铺镇中心学校科技实践基地人头攒动,不时传来一阵阵惊呼声。  原来,该校青少年科技创新组的学生在一块科学种植红薯实验地里进行观测时,发现了一株2米长的扁红薯藤苗,用尺子一量,最宽处竟达4厘米!扁藤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叶柄、叶片,煞是好看,成为实验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过科学研究分析得知,这是一株
高中生是承载希望的一代,担负着建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高中时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已成为每所中学亟需解决的难题。  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辅导教师,在这项工程中又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一是采取适度的激励措施。一方面,运用科技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利用学习要求与学生现状及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并着力将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自身需要,引
我经常坐在教室两边前几排,由于从教室前门和窗户照进来的光线经过黑板时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常常看不清黑板左右两端的字,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时,传统黑板不仅过于呆板,而且书写面积有限。若是让几位同学同时上台进行当堂测验,免不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能真实反映掌握程度。  在照镜子的过程中,我发现镜面朝向改变后,反射光的传播方向随之改变。要是黑板两边能翘起来就好了,我的脑海里有了
公厕会定时自动冲水,为什么呢?每次上公厕时,我都会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本次探究活动。  一、初探科学原理  我爬上自动冲水池,发现里面有一个倒U型装置,冲水池上有一个自来水龙头在慢慢往池内注水,当水浸没到倒U型顶部时,池水开始哗哗往下冲,一直冲到水面低于U型管底部的孔时才停止。原来公厕定时自动冲水是靠这个装置起作用的。  二、制作简易冲水器  准备油桶1个、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