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在我们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伴随着写作,它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善自己的教学技巧,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其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 教学技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14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开展极为随意,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训练和具体的专题指导,教学缺乏目的性。而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大,加上其学习的自觉性本就不高,在教师这种松散的作文教学安排中更加不会对写作引起重视,进而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学习反馈,在作文训练上做着“无用功”,导致作文教学效果差。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需要抓住当下高中生的特点,在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希望对高中生写作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多样化的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的开展可以渗透在我们教学训练的方方面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学会带领学生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写作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写作训练要有时事性
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收获自己独到见解,得到思维的积淀,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若只是知道“死读书”不关心除成绩分数外的其他事,必然会与社会脱节,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介绍近日发生的社会时事,让同学们或小组讨论,或上网查阅,或结合书报新闻各抒己见,并以作文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收获或见解。
进行时事性的写作训练,是将学生的写作思路由对深奥的书本知识运用,转化到了对周遭实事的利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时事性的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成功挂钩,帮助学生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同时让其产生写作的真情实感,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文章不再苍白、肤浅。
(二)写作训练要有新颖性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开展中,教师习惯为学生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定时完成,这样的写作课堂开展不仅枯燥,还会让学生在条条框框的写作要求中丧失写作个性,进而出现仿写,或写作思路千篇一律等现象。那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建立在学生兴趣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看来,写作训练要有新颖性是关键,这就要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片段训练,让学生对指定句子或文段进行扩写、仿写,这种轻松的写作任务跳出了传统固定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启迪引导下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进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培养与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对话的形式来开展写作训练。通过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说”这一过程,间接促进学生“写”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产生写作的灵感。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新颖的写作题材,能让学生的思维跳出约束,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作文课程的合理开展
结合语文考试实际来看,作文分数占了语文试卷成绩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学生在作文上极易产生分距。在传统课堂上语文教师习惯将作文训练当成随意安排的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的训练量,没有细心反思作文教学成果。学生“会做”不代表真正“会写”,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引起对作文训练的重视,明确教學目的,合理开展作文课程。教师应该将作文课程的开展落实到实处,不仅对其进行教案设计,还应为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性的训练,让学生在科学有序的教学体系中真正学有所获。
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对作文的批改过程。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应该以批改工作量大为借口,进而对学生的评语开展的没有针对性、敷衍了事,这让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难以消化教师想要表达的具体思想。在开展评语时教师应该学会对应具体段落、字句进行旁批,适当找出每个学生写作内容上的闪光点,用鼓励性为主的评价方式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同学互批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批改的时候参悟到阅卷老师的思想,并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作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略少,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课本素材,潜移默化的为学生灌输写作思想。例如我们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他们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引发学生想去了解的好奇心。再通过带领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学习,体会文章结构上的处处设伏、前后照应,情节上的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掌握恰当的写作技巧。
在课堂上良好情境的营造,有利于写作理念的成功渗透,教师在通过课堂教学给予学生思维启迪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写作质量。
四、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很多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很少有学生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作文素材知识的积累上,这就导致当下的高中生胸无点墨,写文章时文思枯竭,怎么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因此,高中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进行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课下的阅读兴趣,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面,提高写作的教学质量,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基础就越扎实,文章就能根深叶茂。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愿意静下心来将自己的时间花在阅读书本上的人少之又少,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引导人,应当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认识到文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布置好词佳句摘抄、书写读书笔记等学习任务,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好句背诵,继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课内外知识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等能力为主。在写作教学阶段,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态度,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写作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 教学技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14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开展极为随意,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训练和具体的专题指导,教学缺乏目的性。而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大,加上其学习的自觉性本就不高,在教师这种松散的作文教学安排中更加不会对写作引起重视,进而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学习反馈,在作文训练上做着“无用功”,导致作文教学效果差。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需要抓住当下高中生的特点,在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希望对高中生写作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多样化的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的开展可以渗透在我们教学训练的方方面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学会带领学生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写作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写作训练要有时事性
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收获自己独到见解,得到思维的积淀,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若只是知道“死读书”不关心除成绩分数外的其他事,必然会与社会脱节,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介绍近日发生的社会时事,让同学们或小组讨论,或上网查阅,或结合书报新闻各抒己见,并以作文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收获或见解。
进行时事性的写作训练,是将学生的写作思路由对深奥的书本知识运用,转化到了对周遭实事的利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时事性的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成功挂钩,帮助学生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同时让其产生写作的真情实感,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文章不再苍白、肤浅。
(二)写作训练要有新颖性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开展中,教师习惯为学生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定时完成,这样的写作课堂开展不仅枯燥,还会让学生在条条框框的写作要求中丧失写作个性,进而出现仿写,或写作思路千篇一律等现象。那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建立在学生兴趣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看来,写作训练要有新颖性是关键,这就要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片段训练,让学生对指定句子或文段进行扩写、仿写,这种轻松的写作任务跳出了传统固定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启迪引导下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进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培养与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对话的形式来开展写作训练。通过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说”这一过程,间接促进学生“写”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产生写作的灵感。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新颖的写作题材,能让学生的思维跳出约束,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作文课程的合理开展
结合语文考试实际来看,作文分数占了语文试卷成绩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学生在作文上极易产生分距。在传统课堂上语文教师习惯将作文训练当成随意安排的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的训练量,没有细心反思作文教学成果。学生“会做”不代表真正“会写”,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引起对作文训练的重视,明确教學目的,合理开展作文课程。教师应该将作文课程的开展落实到实处,不仅对其进行教案设计,还应为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性的训练,让学生在科学有序的教学体系中真正学有所获。
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对作文的批改过程。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应该以批改工作量大为借口,进而对学生的评语开展的没有针对性、敷衍了事,这让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难以消化教师想要表达的具体思想。在开展评语时教师应该学会对应具体段落、字句进行旁批,适当找出每个学生写作内容上的闪光点,用鼓励性为主的评价方式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同学互批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批改的时候参悟到阅卷老师的思想,并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作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略少,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课本素材,潜移默化的为学生灌输写作思想。例如我们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他们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引发学生想去了解的好奇心。再通过带领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学习,体会文章结构上的处处设伏、前后照应,情节上的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掌握恰当的写作技巧。
在课堂上良好情境的营造,有利于写作理念的成功渗透,教师在通过课堂教学给予学生思维启迪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写作质量。
四、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很多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很少有学生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作文素材知识的积累上,这就导致当下的高中生胸无点墨,写文章时文思枯竭,怎么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因此,高中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进行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课下的阅读兴趣,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面,提高写作的教学质量,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基础就越扎实,文章就能根深叶茂。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愿意静下心来将自己的时间花在阅读书本上的人少之又少,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引导人,应当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认识到文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布置好词佳句摘抄、书写读书笔记等学习任务,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好句背诵,继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课内外知识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等能力为主。在写作教学阶段,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态度,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写作的工具性和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