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学捣鼓炸药,到大学逃课做火箭,再到毕业后创办中国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他的经历被不少同龄人称作是一部有关兴趣和梦想的励志大片。
在不少航天爱好者眼中,1993年出生的胡振宇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从中学在家捣鼓炸药到大学逃课做火箭,再到毕业后创办中国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融资百万元,以至于获得第一份订单,打破国内火箭垄断市场……他的经历被不少同龄人称作是一部有关兴趣和梦想的励志大片。
如同他的合伙人严丞翊所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少,但真正践行并能做出创新的人却不多,胡振宇是后者。”这位来自香港,曾留学美国,如今回到清华大学读书的博士生,对大陆学生有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他们往往沿着“一条看得见未来的路线”前进:小时候在父母的管教下好好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上大学读了研,跟着导师做项目,毕业后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当一颗别人需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螺丝钉”。直到遇见胡振宇,严丞翊决定,跟着这个比自己小近10岁的“90后”合伙干。
我的大学,我的火箭
中学的时候,他的整个桌子里没有其他书。不管什么课都看化学,还因此被物理老师当着全班面把书撕掉,因为上面有自己做的很多化学笔记。那时候他真是对应试教育痛恨到了极致。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化学竞赛保送到大学,谁知世事难料。当时他发挥很差,没有拿到保送资格。最终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和一个很差的高考成绩“优惠”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被统一安排到了工商管理专业。
上大学后,很多资源都缩紧了,不能再像高中一样在家里偷偷摸摸藏一些药品。好在不久就发现了新渠道——在一个科技论坛上当版主。可以看到每个人的IP地址,他就自己联系了一些广州的小伙伴,其中一个人从初中开始做火箭。当时他觉得论坛这东西太好了,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点,每天都有不同领域的事情有待你发现、学习并且马上实践出来,让人很有成就感。
2011年9月,他联合了广州一群大学生组建了第一个完全由学生组成,没有任何外界支持的独立研究探空火箭的团队。刚开始两期项目做得很简陋,既没有资金、设备,也没有场地,实验室就落户在中大的公共实验室,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只能用市面上最容易买到的一些PVC管去做箭体,燃料只能在走廊里面熬制,非常“山寨”。
2011年11月,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发射。头一天还非常没谱地请了记者“观战”,结果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空管局的电话,说不许发射,如果发射的话后果很严重。压力之下,只好把它转成了一次地面测试,但非常成功。
为了进行最接近实战的实验,团队必须采集到发动机的推力跟压力数据。当时把剩下最后一点点钱全部挤出来做了一个地面测试平台,可以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采集到必须的数据。为了省钱他们甚至连一块钢板都买不起,就拆了实验室的抽屉做了一个平台板。这样的一个设备从头到尾做下来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测试的头一天他们连续干了20多个小时,睡了半个小时。安全起见,凌晨6点,人还比较少的时候,他们就拉着30多公斤的设备,跑到了大学城的外环。原本他们想这个事情应该会很顺利,可就在按下点火开关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努力、心血,一个月熬了多少个通宵做的设备一瞬间就被炸为了乌有,数据也没有采集到。
那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把火箭发射上去。第二期项目的时候,硬着头皮去做了火箭。但是很不幸,在发射场按完点火开关,它又在发射架上爆炸了。所以,什么事情都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就像现在很多人创业一样。
这就是他的团队,他们经常戏称自己是“火箭民工”。
一次次火箭实验终于成功
跟每一个“90后”的创业者一样,创业之初很苦。那时团队存折里面只有2000块钱,天天挤地铁坐公交办理公司注册。当时有一个事情很有意思,胡振宇在注册完公司一个月之后才慢吞吞悠哉游哉地走到了国税局的门口去做税务登记,结果因为拿了营业执照后一个月之内没有注册,需要交300元罚款。对于当时每月500块租金的实验室,这个损失太大了。但他觉得花钱买教训也是好事情,点点滴滴都是成长中需要积累的。受了越多的苦,才让自己对这个事情体会更深、感受更多。
最开始做发动机测试的样品,发动机只有30毫米的直径,100毫米的高度,一共做了11台。科研这个东西一定是在你反复试验中才可以慢慢去进步的。一个月之内团队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次测试,其中前八次基本上都是点火之后马上爆炸,第九台发动机测试的时候,正常工作了。自此之后他的发动机从这么小开始做大,最后做到发射的最大一枚探空火箭的发动机,有1.5米高,重50多公斤,都一直非常顺利、非常稳定地工作。所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让产品做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安全。
时间很快就到了2013年的7月28号,那天正逢论坛每年的聚会。有20多个爱好者参加,其中有一大半他们互相都不认识,里面不乏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个人看到这个火箭都很想参与进来,希望竭尽全力把它发射升空。这些素未谋面的爱好者扛着铁锹,大中午在还没修好的高速公路上走了三公里,抬着发射架就进了沙漠。大家齐心协力把这50多公斤重的火箭组装、安顿在发射架中。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还挖了一个掩体。那些高中生拿着铁锹挖了几百公斤的沙子,装在沙袋里面一个个垒起来,才保证胡振宇当时在离火箭20米的地方能够安全点火。两个小时之后,7月28号下午两点,这个火箭直射苍穹。当然这里面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当时那么多爱好者的支持,绝对不会有那么成功的发射。
勇于探索,不问成败
2014年,“翎客航天”在深圳注册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90后”开公司,还是火箭公司,足以构成轰动效应。铺天盖地的报道随之而来,“我做火箭是脚踏实地地做,不是吹牛。”他说。
很多记者都会问他们:“你们的成立到底能为中国的航天产业带来什么?是非常新颖的超前技术还是在投资界成为一个新的风向标,变成一个新的未来产业给大家带来高额的利润?”胡振宇说都不是,因为现在的实力还很弱,他们只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有一天火箭真能“冲出地球,走向太空”, 那他们自然会有更长远的打算。
而在严丞翊眼中,胡振宇是个“什么都要磨出来”的人。他会逼迫自己“今日事今日毕”,也会逼团队完成任务。住在自己租来的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躺在床上摸到一瓶硝酸钾时的“享受”,在胡振宇以后的日子里恐怕会成为难忘的回忆。胡振宇也常常与严丞翊感慨,两个人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做火箭、弹钢琴、打网球,一个是冲破了家长的束缚,一个则是“随性生长”,但他们今天之所以能把公司做起来,正是缘于对兴趣的狂热追求。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挣钱养火箭项目,胡振宇给小朋友做钢琴陪练。教课的时候,胡振宇发现,这些小朋友一旦练琴不认真就会被父母打骂,看到这些,他总想到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迫的经历,这和严丞翊童年“不被逼迫去上兴趣班”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
这时,胡振宇会不自觉地跳出来,劝告那些正在气头上的家长,“其实你们也可以对孩子放开一些,让他们多一些选择,多一些自己的爱好,或许更好”。
在不少航天爱好者眼中,1993年出生的胡振宇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从中学在家捣鼓炸药到大学逃课做火箭,再到毕业后创办中国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融资百万元,以至于获得第一份订单,打破国内火箭垄断市场……他的经历被不少同龄人称作是一部有关兴趣和梦想的励志大片。
如同他的合伙人严丞翊所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少,但真正践行并能做出创新的人却不多,胡振宇是后者。”这位来自香港,曾留学美国,如今回到清华大学读书的博士生,对大陆学生有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他们往往沿着“一条看得见未来的路线”前进:小时候在父母的管教下好好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上大学读了研,跟着导师做项目,毕业后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当一颗别人需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螺丝钉”。直到遇见胡振宇,严丞翊决定,跟着这个比自己小近10岁的“90后”合伙干。
我的大学,我的火箭
中学的时候,他的整个桌子里没有其他书。不管什么课都看化学,还因此被物理老师当着全班面把书撕掉,因为上面有自己做的很多化学笔记。那时候他真是对应试教育痛恨到了极致。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化学竞赛保送到大学,谁知世事难料。当时他发挥很差,没有拿到保送资格。最终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和一个很差的高考成绩“优惠”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被统一安排到了工商管理专业。
上大学后,很多资源都缩紧了,不能再像高中一样在家里偷偷摸摸藏一些药品。好在不久就发现了新渠道——在一个科技论坛上当版主。可以看到每个人的IP地址,他就自己联系了一些广州的小伙伴,其中一个人从初中开始做火箭。当时他觉得论坛这东西太好了,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点,每天都有不同领域的事情有待你发现、学习并且马上实践出来,让人很有成就感。
2011年9月,他联合了广州一群大学生组建了第一个完全由学生组成,没有任何外界支持的独立研究探空火箭的团队。刚开始两期项目做得很简陋,既没有资金、设备,也没有场地,实验室就落户在中大的公共实验室,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只能用市面上最容易买到的一些PVC管去做箭体,燃料只能在走廊里面熬制,非常“山寨”。
2011年11月,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发射。头一天还非常没谱地请了记者“观战”,结果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空管局的电话,说不许发射,如果发射的话后果很严重。压力之下,只好把它转成了一次地面测试,但非常成功。
为了进行最接近实战的实验,团队必须采集到发动机的推力跟压力数据。当时把剩下最后一点点钱全部挤出来做了一个地面测试平台,可以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采集到必须的数据。为了省钱他们甚至连一块钢板都买不起,就拆了实验室的抽屉做了一个平台板。这样的一个设备从头到尾做下来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测试的头一天他们连续干了20多个小时,睡了半个小时。安全起见,凌晨6点,人还比较少的时候,他们就拉着30多公斤的设备,跑到了大学城的外环。原本他们想这个事情应该会很顺利,可就在按下点火开关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努力、心血,一个月熬了多少个通宵做的设备一瞬间就被炸为了乌有,数据也没有采集到。
那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把火箭发射上去。第二期项目的时候,硬着头皮去做了火箭。但是很不幸,在发射场按完点火开关,它又在发射架上爆炸了。所以,什么事情都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就像现在很多人创业一样。
这就是他的团队,他们经常戏称自己是“火箭民工”。
一次次火箭实验终于成功
跟每一个“90后”的创业者一样,创业之初很苦。那时团队存折里面只有2000块钱,天天挤地铁坐公交办理公司注册。当时有一个事情很有意思,胡振宇在注册完公司一个月之后才慢吞吞悠哉游哉地走到了国税局的门口去做税务登记,结果因为拿了营业执照后一个月之内没有注册,需要交300元罚款。对于当时每月500块租金的实验室,这个损失太大了。但他觉得花钱买教训也是好事情,点点滴滴都是成长中需要积累的。受了越多的苦,才让自己对这个事情体会更深、感受更多。
最开始做发动机测试的样品,发动机只有30毫米的直径,100毫米的高度,一共做了11台。科研这个东西一定是在你反复试验中才可以慢慢去进步的。一个月之内团队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次测试,其中前八次基本上都是点火之后马上爆炸,第九台发动机测试的时候,正常工作了。自此之后他的发动机从这么小开始做大,最后做到发射的最大一枚探空火箭的发动机,有1.5米高,重50多公斤,都一直非常顺利、非常稳定地工作。所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让产品做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安全。
时间很快就到了2013年的7月28号,那天正逢论坛每年的聚会。有20多个爱好者参加,其中有一大半他们互相都不认识,里面不乏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个人看到这个火箭都很想参与进来,希望竭尽全力把它发射升空。这些素未谋面的爱好者扛着铁锹,大中午在还没修好的高速公路上走了三公里,抬着发射架就进了沙漠。大家齐心协力把这50多公斤重的火箭组装、安顿在发射架中。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还挖了一个掩体。那些高中生拿着铁锹挖了几百公斤的沙子,装在沙袋里面一个个垒起来,才保证胡振宇当时在离火箭20米的地方能够安全点火。两个小时之后,7月28号下午两点,这个火箭直射苍穹。当然这里面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当时那么多爱好者的支持,绝对不会有那么成功的发射。
勇于探索,不问成败
2014年,“翎客航天”在深圳注册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90后”开公司,还是火箭公司,足以构成轰动效应。铺天盖地的报道随之而来,“我做火箭是脚踏实地地做,不是吹牛。”他说。
很多记者都会问他们:“你们的成立到底能为中国的航天产业带来什么?是非常新颖的超前技术还是在投资界成为一个新的风向标,变成一个新的未来产业给大家带来高额的利润?”胡振宇说都不是,因为现在的实力还很弱,他们只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有一天火箭真能“冲出地球,走向太空”, 那他们自然会有更长远的打算。
而在严丞翊眼中,胡振宇是个“什么都要磨出来”的人。他会逼迫自己“今日事今日毕”,也会逼团队完成任务。住在自己租来的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躺在床上摸到一瓶硝酸钾时的“享受”,在胡振宇以后的日子里恐怕会成为难忘的回忆。胡振宇也常常与严丞翊感慨,两个人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做火箭、弹钢琴、打网球,一个是冲破了家长的束缚,一个则是“随性生长”,但他们今天之所以能把公司做起来,正是缘于对兴趣的狂热追求。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挣钱养火箭项目,胡振宇给小朋友做钢琴陪练。教课的时候,胡振宇发现,这些小朋友一旦练琴不认真就会被父母打骂,看到这些,他总想到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迫的经历,这和严丞翊童年“不被逼迫去上兴趣班”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
这时,胡振宇会不自觉地跳出来,劝告那些正在气头上的家长,“其实你们也可以对孩子放开一些,让他们多一些选择,多一些自己的爱好,或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