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了教师们的一种时尚。就语文课而言,多媒体教学为语文美育教学提供了契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思维,因而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新的尝试必然带来教学的新气象,也引来更具现代色彩的评价与认同,在这一番“热”中,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作一些冷静的思考。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和误区,我们有必要对这股多媒体教学热作一个冷静的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 审美 思考 改进
思考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
设计精美的界面,古朴典雅的音乐,往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本人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文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的动画、妙趣横生的插图、好听的音乐,很大程序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不再枯燥、乏味。
(三)展示丰富的课文资料,使重点、难点更清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很方便的提供给学生。教学《项链》时,当讨论玛蒂尔德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不能进一步深入时,教师可以插入关于莫泊桑写这部作品时的思想状态,莫泊桑的经历及小说所表现的时代的特点,有效地促进讨论的深入。《胡同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扩展阅读中收集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胡同图片,最适合学生对胡同进行专题性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例如《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由于学生记忆中这类图式的缺乏,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往往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的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
利用多媒体处理数据的功能强大的特点,在课堂总结阶段,可以省时、高效地将整节课或整个章节的内容渐次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知识结构和长时记忆的形成。
思考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列举了一些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本末倒置,滥用媒体
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
不少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盲目“拿来”
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三)课堂结构呆板、模式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学手段的先进并不代表教学思想也先进。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遍一律,千人一面。无非是:展示音像资料、介绍知识——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作答(或画图或填表)——展示参考答案。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使师生交流、渠道不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思考三: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如前文所述,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许多原来在语文课堂上难于达到的效果。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它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借助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主要起辅助作用。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使用的问题上首先必须把握好一个运用的度,必须贯彻“需要就用”、“自然和谐”的原则,用得“准、巧、活”。而不让人感到教师这节课就是为了应用多媒体。 其次,多媒体语文课堂上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课件制作、课堂结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多注重实效,少搭花架子,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综上所述,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制作应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为我所用,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并以
之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强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和社会性,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富有时代气息,同时也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炯圻,林培榕.初中语文教学思想[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6.
[2] 邱汉民.语文思维方法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振方.中考语文复习的几点建议[J].中学语文月刊,2004.5:17.
[4] 赵莅鹃.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技巧[J].中学语文月刊,2004.11:10-11.
【关键词】多媒体 审美 思考 改进
思考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
设计精美的界面,古朴典雅的音乐,往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本人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文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的动画、妙趣横生的插图、好听的音乐,很大程序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不再枯燥、乏味。
(三)展示丰富的课文资料,使重点、难点更清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很方便的提供给学生。教学《项链》时,当讨论玛蒂尔德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不能进一步深入时,教师可以插入关于莫泊桑写这部作品时的思想状态,莫泊桑的经历及小说所表现的时代的特点,有效地促进讨论的深入。《胡同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扩展阅读中收集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胡同图片,最适合学生对胡同进行专题性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例如《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由于学生记忆中这类图式的缺乏,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往往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的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
利用多媒体处理数据的功能强大的特点,在课堂总结阶段,可以省时、高效地将整节课或整个章节的内容渐次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知识结构和长时记忆的形成。
思考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列举了一些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本末倒置,滥用媒体
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
不少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盲目“拿来”
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三)课堂结构呆板、模式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学手段的先进并不代表教学思想也先进。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遍一律,千人一面。无非是:展示音像资料、介绍知识——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作答(或画图或填表)——展示参考答案。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使师生交流、渠道不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思考三: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如前文所述,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许多原来在语文课堂上难于达到的效果。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它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借助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主要起辅助作用。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使用的问题上首先必须把握好一个运用的度,必须贯彻“需要就用”、“自然和谐”的原则,用得“准、巧、活”。而不让人感到教师这节课就是为了应用多媒体。 其次,多媒体语文课堂上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课件制作、课堂结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多注重实效,少搭花架子,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综上所述,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制作应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为我所用,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并以
之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强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和社会性,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富有时代气息,同时也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炯圻,林培榕.初中语文教学思想[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6.
[2] 邱汉民.语文思维方法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振方.中考语文复习的几点建议[J].中学语文月刊,2004.5:17.
[4] 赵莅鹃.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技巧[J].中学语文月刊,2004.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