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方,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对蒙最大的公路、铁路口岸,是我国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是运距最短的欧亚大陆桥,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辖区面积401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0万人。
“二连”是蒙语的汉译音,有“海市蜃楼”之意。1956年1月,北京—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二连浩特市随之成立。198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二连升格为准地级市,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二连市为甲类开放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批准二连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二连市为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1994年8月9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做出了“在边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为二连开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二连浩特坚持以胡锦涛同志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向北开放、西部开发、加入世贸有利时机,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口岸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与2000年相比,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呈两位数递增趋势。地区生产总值25.5亿元,年均递增30.2%;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年均递增45.7%;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递增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8元,年均递增12.7%;人均消费性支出11148元,年均递增1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1,年均递减1.39个百分点。
一、破解难题。口岸加工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连市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初步闯出了一条蒙俄资源落地加工、转化增值的新路子。在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规划了18平方公里口岸加工区,投资6000多万元加强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企业人区条件。目前,口岸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人驻企业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形成了以进口蒙古国、俄罗斯资源落地加工为主的产业,涉及木材加工、矿产加工、水泥生产等行业。2007年,园区协议引资1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亿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底,二连市工业总产值达14.8亿元,较2000年净增14.5亿元,年均增长73.8%;工业增加值6亿元,较2000年净增5.9亿元,年均增长73.1%;工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与2000年相比提高20.3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42%。
二、依托优势,第三产业互动发展
第三产业一直是二连口岸经济发展的传统主导产业,也是凝聚人气的“立市”产业,已连续多年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75%以上。近年来,二连市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
二连浩特既有美丽的草原大漠风光,也有独特的边关风情,国门界碑,边关哨卡,岩画石林,驿站古寺,荒漠戈壁,风光独特。蒙俄两国自然风光秀丽,原始特色突出,民族风情浓郁。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各民族生活习俗的竞相展现,城市中小巧精美的建筑,处处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驻足游览。二连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沉睡亿年之久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内,化石丰富,俯拾皆是。2007年,二连浩特市发现了史上最大的恐龙化石“巨盗龙”,该化石的出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引起中外生物界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早在7000万年前,这里湖泊密布,气候湿热,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土。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化石,让中外游客清晰了解这些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珍宝,正在建设国际恐龙博物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恐龙博物馆、恐龙广场、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国门、界碑是二连市最为靓丽的独特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考察,特别是新国门整体气势恢宏,目前堪称世界第一门。站在国门上眺望远方,蒙古国扎门乌德市景观尽收眼底。2007年,二连市开通了第三国公民落地签证业务,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年内进出境人数达159.4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2.16亿美元。与2000年的进出境人数58万人次和旅游创汇8459万美元相比,均有大幅增长。
(二)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二连市逐年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公路方面,二连浩特是208国道(二连到云南河口的二河线)的起点,经208国道可通向国内各地,其中,3-6小时可达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和北京等地。铁路方面,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1日,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线开通,以集宁为枢纽向南直通北京、天津,向西经呼和浩特、包头与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相连;向北经蒙古国乌兰巴托直抵莫斯科并通往东欧各国。二连—锡林浩特的区间铁路也在积极推进和实施中。航路方面,早在1958年二连建有航站点,筑有土质跑道、滑行道、停机坪。1960年,二连浩特航站改为导航点,为北京至乌兰巴托、北京至伊尔库茨克国际航线提供通讯导航服务。目前,二连机场已开工建设,将开通二连至呼和浩特、北京、乌兰巴托等城市客货运航线。届时,二连口岸将形成公路、铁路、机场客货空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对二连市的交通运输业、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品位的不断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二连市进出口货物619.5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近3倍,年递增16.6%。其中2005年进出口货运量达到854万吨,创历史新高。
(三)贸易业持续稳步发展
二连自古就是重要的通商要道,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负有“茶叶之路”的美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贸易业已成为二连市发展基础较好、对经济贡献率较高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较2000年增长2.8倍,年递增率为16.1%,其中餐饮业年均增长15%,批发零售业年均增长15.6%。外贸方面,采取政府推动方式,积极“走出去”,与俄蒙有关地区就拓展资源市场、增加过货品种进行反复磋商,建立了双边对外贸易政府促进机制,主动为外贸企业牵线搭桥。出台外贸纳税奖励办法,积极与外贸企业对接,鼓励外贸企业变一般贸易为边境小额贸易;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防假冒伪劣商品流出国门,维护国货商品信誉,敞开进口俄蒙资源,扩大出口国内产品。经过努力,全市有经营业绩的外贸 企业由2005年的57家发展到172家,其中,5家外贸企业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4家外贸企业进入全区出口20强行列。出口商品由2005年的1574个品种增加到1742个品种。2007年,新增38家企业开展边境小额贸易。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山西阳煤集团等10多家外贸企业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在二连过货经营。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6倍多,年均递增29.5%。其中,进口额年均增长26.4%,出口额年均增长39.7%;全年实现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3.4%。二连口岸的边贸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四)物流业发展拉动作用日渐彰显
随着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口岸物流企业和市场规模日益壮大,不同经营规模和服务模式的口岸物流企业群体基本形成。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各类企业有31家,市场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百货大楼、恒源商城、中外商品交易市场、宝鼎菜市场、三星建材城、义乌商贸城、盛同国际商贸城、温州国际商贸城、金叶时代广场等13个大型专业批零市场,总投资4.2亿元,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益德物流园、利众物流园、新型建材城等5个重点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不久将投入运营。特别是“如意号”集装箱专列的开行,途经二连,缩短了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运距,沿途经过6个国家,5国首都,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省时27天,进一步发挥二连口岸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作用和交通枢纽功能,为口岸物流业的发展和国内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尤其是我国加工出口至欧盟的电子、家电、纺织品、食品、稀土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创造了方便快捷的物流运输保障体系。
三、夯实基础,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按照“建设15—20万人口规模,小而精、小而巧、小而美明星口岸城市”的要求,坚持“中西交融、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的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几年来,改造旧城区面积40万平方米。一批风格各异的精品街区相继建成。建成5处大型专业市场和一批具有蒙俄特色的餐饮娱乐服务场所。建成城建、名人等18个住宅小区。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到223万平方米,广场、公园和临街建筑基本亮化。加大城市供热管网改造建设力度,集中供热面积由2005年的36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26万平方米,冬季供热“老大难”问题有效解决。一些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区面积将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展到45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框架已经拉开,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加大,“精、巧、美”风格进一步显现。先后完成铁路站场改扩建、二满线、208国道(二赛线)、疏港公路、市区至盐池公路等一批牵动口岸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市区道路和境内公路网全部贯通。二连机场开工建设。新建了3座35千伏输变电站,220千伏输变电项目批准立项。供水有丰富的地下古河道水资源,生产、生活用水充足,多年来城市用水已经得到可靠保障。公共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新建了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包括电影院、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和棋牌室等多项设施,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教育方面,市内有普通中学4所,小学7所,幼儿园7所,2007年新建了国际语言学校,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医疗卫生方面,市中蒙医院购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人才,委托内蒙古附属医院托管,市民就医条件得到保障。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生态移民工程,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中外客商和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发展平台。
四、完善思路,内外联动和谐发展
近年来,二连市把南联北开作为招商引资,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继承中求创新,学习借鉴同类口岸先进经验,经过深入调研,理性思考,逐步总结完善了“一大四提升”发展思路,即大力发展口岸加工业,提升第三产业档次和水平,提升社会事业档次和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水平,力争将二连浩特市打造成具有边境特色的口岸城市。同时,积极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招商力度,抢占市场先机,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局面。仅2007年,就引进项目64个,协议引进资金2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利用外资1180万美元。二连浩特市还与天津市签署了《天津口岸与二连浩特口岸区域合作备忘录》,与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口岸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协定书》,与兰州红古区、包头昆区缔结为友好市区;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罕乌拉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区等有关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对外开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新进展。积极倡导“开放、文明、诚信、友好”的二连精神,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高,荣获自治区级“七星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和谐社会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连是远古恐龙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欧亚大陆桥交通要塞上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国正北方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兴口岸。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口岸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综合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工业经济彰显实力,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条件、难得的发展机遇、广阔的市场前景,二连正在成为国内外商家争相投资开发的热土,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黄金地,成为游人梦绕魂牵的边陲小镇。北疆明珠二连浩特,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铸辉煌。
“二连”是蒙语的汉译音,有“海市蜃楼”之意。1956年1月,北京—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二连浩特市随之成立。198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二连升格为准地级市,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二连市为甲类开放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批准二连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二连市为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1994年8月9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做出了“在边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为二连开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二连浩特坚持以胡锦涛同志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向北开放、西部开发、加入世贸有利时机,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口岸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与2000年相比,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呈两位数递增趋势。地区生产总值25.5亿元,年均递增30.2%;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年均递增45.7%;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递增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8元,年均递增12.7%;人均消费性支出11148元,年均递增1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1,年均递减1.39个百分点。
一、破解难题。口岸加工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连市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初步闯出了一条蒙俄资源落地加工、转化增值的新路子。在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规划了18平方公里口岸加工区,投资6000多万元加强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企业人区条件。目前,口岸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人驻企业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形成了以进口蒙古国、俄罗斯资源落地加工为主的产业,涉及木材加工、矿产加工、水泥生产等行业。2007年,园区协议引资1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亿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底,二连市工业总产值达14.8亿元,较2000年净增14.5亿元,年均增长73.8%;工业增加值6亿元,较2000年净增5.9亿元,年均增长73.1%;工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与2000年相比提高20.3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42%。
二、依托优势,第三产业互动发展
第三产业一直是二连口岸经济发展的传统主导产业,也是凝聚人气的“立市”产业,已连续多年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75%以上。近年来,二连市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
二连浩特既有美丽的草原大漠风光,也有独特的边关风情,国门界碑,边关哨卡,岩画石林,驿站古寺,荒漠戈壁,风光独特。蒙俄两国自然风光秀丽,原始特色突出,民族风情浓郁。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各民族生活习俗的竞相展现,城市中小巧精美的建筑,处处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驻足游览。二连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沉睡亿年之久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内,化石丰富,俯拾皆是。2007年,二连浩特市发现了史上最大的恐龙化石“巨盗龙”,该化石的出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引起中外生物界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早在7000万年前,这里湖泊密布,气候湿热,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土。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化石,让中外游客清晰了解这些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珍宝,正在建设国际恐龙博物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恐龙博物馆、恐龙广场、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国门、界碑是二连市最为靓丽的独特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考察,特别是新国门整体气势恢宏,目前堪称世界第一门。站在国门上眺望远方,蒙古国扎门乌德市景观尽收眼底。2007年,二连市开通了第三国公民落地签证业务,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年内进出境人数达159.4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2.16亿美元。与2000年的进出境人数58万人次和旅游创汇8459万美元相比,均有大幅增长。
(二)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二连市逐年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公路方面,二连浩特是208国道(二连到云南河口的二河线)的起点,经208国道可通向国内各地,其中,3-6小时可达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和北京等地。铁路方面,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1日,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线开通,以集宁为枢纽向南直通北京、天津,向西经呼和浩特、包头与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相连;向北经蒙古国乌兰巴托直抵莫斯科并通往东欧各国。二连—锡林浩特的区间铁路也在积极推进和实施中。航路方面,早在1958年二连建有航站点,筑有土质跑道、滑行道、停机坪。1960年,二连浩特航站改为导航点,为北京至乌兰巴托、北京至伊尔库茨克国际航线提供通讯导航服务。目前,二连机场已开工建设,将开通二连至呼和浩特、北京、乌兰巴托等城市客货运航线。届时,二连口岸将形成公路、铁路、机场客货空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对二连市的交通运输业、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品位的不断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二连市进出口货物619.5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近3倍,年递增16.6%。其中2005年进出口货运量达到854万吨,创历史新高。
(三)贸易业持续稳步发展
二连自古就是重要的通商要道,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负有“茶叶之路”的美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贸易业已成为二连市发展基础较好、对经济贡献率较高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较2000年增长2.8倍,年递增率为16.1%,其中餐饮业年均增长15%,批发零售业年均增长15.6%。外贸方面,采取政府推动方式,积极“走出去”,与俄蒙有关地区就拓展资源市场、增加过货品种进行反复磋商,建立了双边对外贸易政府促进机制,主动为外贸企业牵线搭桥。出台外贸纳税奖励办法,积极与外贸企业对接,鼓励外贸企业变一般贸易为边境小额贸易;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防假冒伪劣商品流出国门,维护国货商品信誉,敞开进口俄蒙资源,扩大出口国内产品。经过努力,全市有经营业绩的外贸 企业由2005年的57家发展到172家,其中,5家外贸企业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4家外贸企业进入全区出口20强行列。出口商品由2005年的1574个品种增加到1742个品种。2007年,新增38家企业开展边境小额贸易。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山西阳煤集团等10多家外贸企业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在二连过货经营。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6倍多,年均递增29.5%。其中,进口额年均增长26.4%,出口额年均增长39.7%;全年实现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3.4%。二连口岸的边贸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四)物流业发展拉动作用日渐彰显
随着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口岸物流企业和市场规模日益壮大,不同经营规模和服务模式的口岸物流企业群体基本形成。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各类企业有31家,市场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百货大楼、恒源商城、中外商品交易市场、宝鼎菜市场、三星建材城、义乌商贸城、盛同国际商贸城、温州国际商贸城、金叶时代广场等13个大型专业批零市场,总投资4.2亿元,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益德物流园、利众物流园、新型建材城等5个重点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不久将投入运营。特别是“如意号”集装箱专列的开行,途经二连,缩短了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运距,沿途经过6个国家,5国首都,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省时27天,进一步发挥二连口岸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作用和交通枢纽功能,为口岸物流业的发展和国内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尤其是我国加工出口至欧盟的电子、家电、纺织品、食品、稀土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创造了方便快捷的物流运输保障体系。
三、夯实基础,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按照“建设15—20万人口规模,小而精、小而巧、小而美明星口岸城市”的要求,坚持“中西交融、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的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几年来,改造旧城区面积40万平方米。一批风格各异的精品街区相继建成。建成5处大型专业市场和一批具有蒙俄特色的餐饮娱乐服务场所。建成城建、名人等18个住宅小区。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到223万平方米,广场、公园和临街建筑基本亮化。加大城市供热管网改造建设力度,集中供热面积由2005年的36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26万平方米,冬季供热“老大难”问题有效解决。一些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区面积将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展到45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框架已经拉开,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加大,“精、巧、美”风格进一步显现。先后完成铁路站场改扩建、二满线、208国道(二赛线)、疏港公路、市区至盐池公路等一批牵动口岸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市区道路和境内公路网全部贯通。二连机场开工建设。新建了3座35千伏输变电站,220千伏输变电项目批准立项。供水有丰富的地下古河道水资源,生产、生活用水充足,多年来城市用水已经得到可靠保障。公共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新建了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包括电影院、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和棋牌室等多项设施,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教育方面,市内有普通中学4所,小学7所,幼儿园7所,2007年新建了国际语言学校,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医疗卫生方面,市中蒙医院购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人才,委托内蒙古附属医院托管,市民就医条件得到保障。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生态移民工程,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中外客商和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发展平台。
四、完善思路,内外联动和谐发展
近年来,二连市把南联北开作为招商引资,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继承中求创新,学习借鉴同类口岸先进经验,经过深入调研,理性思考,逐步总结完善了“一大四提升”发展思路,即大力发展口岸加工业,提升第三产业档次和水平,提升社会事业档次和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水平,力争将二连浩特市打造成具有边境特色的口岸城市。同时,积极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招商力度,抢占市场先机,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局面。仅2007年,就引进项目64个,协议引进资金2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利用外资1180万美元。二连浩特市还与天津市签署了《天津口岸与二连浩特口岸区域合作备忘录》,与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口岸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协定书》,与兰州红古区、包头昆区缔结为友好市区;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罕乌拉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区等有关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对外开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新进展。积极倡导“开放、文明、诚信、友好”的二连精神,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高,荣获自治区级“七星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和谐社会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连是远古恐龙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欧亚大陆桥交通要塞上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国正北方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兴口岸。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口岸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综合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工业经济彰显实力,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条件、难得的发展机遇、广阔的市场前景,二连正在成为国内外商家争相投资开发的热土,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黄金地,成为游人梦绕魂牵的边陲小镇。北疆明珠二连浩特,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