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向北开放基本情况
(一)建立了政府间友好往来和联络机制
2004年9月、10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表先后访问了俄罗斯、蒙古国,与俄联邦赤塔州、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蒙古国建立了定期会晤,高层互访等联络机制。此后,双方政府团组、商务团组互访频繁,中俄、中蒙还联合举办了“国家年”“跨国旅游节”“区域合作论坛”“国际展洽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艺术团访问演出”“学术交流”等活动,密切了双边关系,推动了经贸合作的发展。
(二)对俄蒙贸易快速发展
内蒙古现有对外开放口岸18个,国务院批准开放的一类口岸11个,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7个,年过货量达到3000多万吨。“十五”以来,内蒙古对俄蒙贸易额累计达到205.91亿美元,其中对俄贸易额累计达到169.5亿美元,对蒙贸易额累计达到36.41亿美元。进口商品主要有木材、化肥、煤炭、纸浆、液体化工及石油化工产品,出口产品主要有建材、汽车、家电、菜果等。俄罗斯、蒙古国成为内蒙古第一、二大对外贸易伙伴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主要国别。
(三)境外投资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以来,我区在俄蒙投资项目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在俄蒙投资企业已达100多家,协议投资总额2.87亿美元,投资领域由木材采伐加工等较单一产业扩展到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电器装配、有线电视、勘探等。
按照国家关于境外投资要以开发利用境外油气和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可靠的资源供应保障的精神,我区加大了对俄蒙资源开发的步伐。内蒙古庆华集团开发蒙古国那林苏海图煤矿,呼伦贝尔新右旗新鑫矿业有限公司开发蒙古国乌兰铅锌矿,包钢集团在蒙古国开发额仁铁矿,内蒙古鲁能矿业公司和辽宁海城西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俄赤塔州别列佐夫铁矿,内蒙古森工集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合作项目等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巴彦淖尔市与神华集团合作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田等重大项目也在推进。
为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自2005年以来,我区积极推动在毗邻的俄后贝加尔区、阿金斯克地区和赤塔州建设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区。目前,三个园区路、电、水和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四)科技、教育、文化领域广泛交流
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区与俄蒙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我区与俄乌兰乌德合资建设的贝加尔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与蒙古国合资建设的桑斯尔有限电视公司已经成为当地主流媒体之一;我区与蒙古国在草原畜牧业、可再生能源、蒙文信息处理技术、蒙医药、动物疫苗等方面的科技合作项目进展顺利;蒙古国来我区留学、就医人数逐年增加。
二、向北开放的有关政策
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北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区乃至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积极稳妥地对外开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一)关于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
国家有关文件强调:“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用全球的视野,从战略的高度,深入认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指导方针、目标和原则;明确了当前着力抓好的九个方面工作。即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推进境外投资办厂,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加强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促进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利用境外科技、智力资源;运用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推动服务业走出去;建立经济、安全、可靠、多元化的国际运输通道。并就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鼓励政策、加强经济外交、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监督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提出指导意见。
(二)关于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
一是明确了境外投资项目鼓励、允许、禁止三类的界线,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作为附件形式发布。二是明确对鼓励类项目,国家在宏观调控、多双边贸易政策、外交、财政、税收、外汇、海关、资源信息、信贷、保险、外事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优先考虑国内产业重组、国内配套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费用补贴、信贷财政贴息;实物投资出口给予退(免)税等。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细则。
(三)对蒙矿能资源开发利用部际协调机制
按照国务院有关领导指示精神,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协调中蒙矿能资源合作的重大问题及重大项目,统筹运用外交、经济、援助、运输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加大对蒙工作力度,推进中蒙矿能资源合作。2006年8月召开的部际协调会上,明确了对蒙矿能合作的主要原则:“统筹规划、分布推进,政府调控、企业运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互利共赢、长远合作。”并明确了重点对蒙矿能合作项目的牵头企业。
三、进一步做好向北开放工作的几点思考
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重大意义以及内蒙古与俄蒙合作在构建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全区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议指出:“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总体发展思路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基础上,重点在‘东联、北开、西出’下功夫”,我区作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开拓俄蒙市场上有更大的作为。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我委就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政策措施提出几点想法。
(一)优势互补,找准对俄蒙合作的切入点
有效开发利用好俄罗斯、蒙古石油、天然气、煤炭、黑色有色金属和森林资源是我国资源供求满足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俄资源富集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由于其区位特点形成对我国市场的依赖以及对我国轻工、农畜产品的旺盛需求。我区对俄蒙合作要基于上述互补关系,要坚持互利互惠,坚持平等合作,坚持以全球一体化的视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对俄蒙合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服务全国,拓展更广阔、深入的合作领域
我区对俄蒙的全面合作要成为更大范围国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内蒙古要成为全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对 俄、蒙合作在坚持以矿能合作为重点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区“大通道”作用和国内联合的优势,开辟对俄罗斯在科技研发、装备工业、电力设备等高层次合作;扩大和深化对蒙古国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发展领域合作。使向北开放为国家经济安全、边疆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领导,全面强化组织协调
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必须实现“东联”与“北开”的结合;必须实现贸易、劳务输出与资源开发项目的相互推动;必须实现相关管理职能步调协调。因此自治区应建立向北开放高层协调领导机构,统筹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政策,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切实发挥把握全局、宏观指导、掌控节奏,推动企业的作用。
(四)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通道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是对俄蒙扩大合作的关键环节。我区沿边铁路建设已经取得突出成果,但同时也是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要把通道建设继续列为重中之重的任务。2009年要确保临-策铁路全面竣工;今年要争取甘其毛道一万水泉铁路开工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已列入规划的白云鄂博一满都拉、西乌旗一珠恩嘎达布其、阿尔山一乔巴山(内蒙古段)、黑山头一海拉尔、室韦一莫尔道嘎、阿日哈沙克一满洲里等铁路前期工作,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逐渐形成以铁路为重点贯通沿边与内地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
(五)搞好服务,切实改善向北开放软环境
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项目支持,同时立足区情,在国家政策框架指导下,制定我区具体优惠扶持政策;下力气整顿贸易、投资项目市场秩序;优化通关环境简化进出境手续;加强经贸信息、贸易仲裁、银行结算等中介服务。特别是要整合自治区内信息资源,以现有信息网络为依托,发挥商务、外交、境外企业、行业协会等各自优势,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多样性的交流活动。
(六)东联北开,搞好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贯彻“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重点在沿边地区打造进出口资源、产品加工基地。继续扩大和提高满洲里互市贸易区、进口资源加工区的规模,推进巴彦淖尔金泉以煤化工和金属冶炼为重点的加工区、二连浩特以轻工食品为重点的进出口加工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口岸地区进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发挥沿边优势,以沿海发达省份为重点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人区。一方面提高进口煤炭、木材、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落地加工能力,同时提高优势出口产品质量档次,构建对俄蒙合作的信誉、质量品牌。
(一)建立了政府间友好往来和联络机制
2004年9月、10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表先后访问了俄罗斯、蒙古国,与俄联邦赤塔州、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蒙古国建立了定期会晤,高层互访等联络机制。此后,双方政府团组、商务团组互访频繁,中俄、中蒙还联合举办了“国家年”“跨国旅游节”“区域合作论坛”“国际展洽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艺术团访问演出”“学术交流”等活动,密切了双边关系,推动了经贸合作的发展。
(二)对俄蒙贸易快速发展
内蒙古现有对外开放口岸18个,国务院批准开放的一类口岸11个,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7个,年过货量达到3000多万吨。“十五”以来,内蒙古对俄蒙贸易额累计达到205.91亿美元,其中对俄贸易额累计达到169.5亿美元,对蒙贸易额累计达到36.41亿美元。进口商品主要有木材、化肥、煤炭、纸浆、液体化工及石油化工产品,出口产品主要有建材、汽车、家电、菜果等。俄罗斯、蒙古国成为内蒙古第一、二大对外贸易伙伴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主要国别。
(三)境外投资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以来,我区在俄蒙投资项目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在俄蒙投资企业已达100多家,协议投资总额2.87亿美元,投资领域由木材采伐加工等较单一产业扩展到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电器装配、有线电视、勘探等。
按照国家关于境外投资要以开发利用境外油气和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可靠的资源供应保障的精神,我区加大了对俄蒙资源开发的步伐。内蒙古庆华集团开发蒙古国那林苏海图煤矿,呼伦贝尔新右旗新鑫矿业有限公司开发蒙古国乌兰铅锌矿,包钢集团在蒙古国开发额仁铁矿,内蒙古鲁能矿业公司和辽宁海城西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俄赤塔州别列佐夫铁矿,内蒙古森工集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合作项目等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巴彦淖尔市与神华集团合作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田等重大项目也在推进。
为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自2005年以来,我区积极推动在毗邻的俄后贝加尔区、阿金斯克地区和赤塔州建设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区。目前,三个园区路、电、水和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四)科技、教育、文化领域广泛交流
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区与俄蒙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我区与俄乌兰乌德合资建设的贝加尔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与蒙古国合资建设的桑斯尔有限电视公司已经成为当地主流媒体之一;我区与蒙古国在草原畜牧业、可再生能源、蒙文信息处理技术、蒙医药、动物疫苗等方面的科技合作项目进展顺利;蒙古国来我区留学、就医人数逐年增加。
二、向北开放的有关政策
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北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区乃至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积极稳妥地对外开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一)关于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
国家有关文件强调:“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用全球的视野,从战略的高度,深入认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指导方针、目标和原则;明确了当前着力抓好的九个方面工作。即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推进境外投资办厂,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加强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促进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利用境外科技、智力资源;运用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推动服务业走出去;建立经济、安全、可靠、多元化的国际运输通道。并就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鼓励政策、加强经济外交、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监督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提出指导意见。
(二)关于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
一是明确了境外投资项目鼓励、允许、禁止三类的界线,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作为附件形式发布。二是明确对鼓励类项目,国家在宏观调控、多双边贸易政策、外交、财政、税收、外汇、海关、资源信息、信贷、保险、外事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优先考虑国内产业重组、国内配套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费用补贴、信贷财政贴息;实物投资出口给予退(免)税等。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细则。
(三)对蒙矿能资源开发利用部际协调机制
按照国务院有关领导指示精神,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协调中蒙矿能资源合作的重大问题及重大项目,统筹运用外交、经济、援助、运输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加大对蒙工作力度,推进中蒙矿能资源合作。2006年8月召开的部际协调会上,明确了对蒙矿能合作的主要原则:“统筹规划、分布推进,政府调控、企业运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互利共赢、长远合作。”并明确了重点对蒙矿能合作项目的牵头企业。
三、进一步做好向北开放工作的几点思考
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重大意义以及内蒙古与俄蒙合作在构建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全区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议指出:“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总体发展思路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基础上,重点在‘东联、北开、西出’下功夫”,我区作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开拓俄蒙市场上有更大的作为。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我委就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政策措施提出几点想法。
(一)优势互补,找准对俄蒙合作的切入点
有效开发利用好俄罗斯、蒙古石油、天然气、煤炭、黑色有色金属和森林资源是我国资源供求满足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俄资源富集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由于其区位特点形成对我国市场的依赖以及对我国轻工、农畜产品的旺盛需求。我区对俄蒙合作要基于上述互补关系,要坚持互利互惠,坚持平等合作,坚持以全球一体化的视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对俄蒙合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服务全国,拓展更广阔、深入的合作领域
我区对俄蒙的全面合作要成为更大范围国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内蒙古要成为全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对 俄、蒙合作在坚持以矿能合作为重点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区“大通道”作用和国内联合的优势,开辟对俄罗斯在科技研发、装备工业、电力设备等高层次合作;扩大和深化对蒙古国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发展领域合作。使向北开放为国家经济安全、边疆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领导,全面强化组织协调
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必须实现“东联”与“北开”的结合;必须实现贸易、劳务输出与资源开发项目的相互推动;必须实现相关管理职能步调协调。因此自治区应建立向北开放高层协调领导机构,统筹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政策,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切实发挥把握全局、宏观指导、掌控节奏,推动企业的作用。
(四)加大力度,继续推进通道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是对俄蒙扩大合作的关键环节。我区沿边铁路建设已经取得突出成果,但同时也是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要把通道建设继续列为重中之重的任务。2009年要确保临-策铁路全面竣工;今年要争取甘其毛道一万水泉铁路开工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已列入规划的白云鄂博一满都拉、西乌旗一珠恩嘎达布其、阿尔山一乔巴山(内蒙古段)、黑山头一海拉尔、室韦一莫尔道嘎、阿日哈沙克一满洲里等铁路前期工作,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逐渐形成以铁路为重点贯通沿边与内地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
(五)搞好服务,切实改善向北开放软环境
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项目支持,同时立足区情,在国家政策框架指导下,制定我区具体优惠扶持政策;下力气整顿贸易、投资项目市场秩序;优化通关环境简化进出境手续;加强经贸信息、贸易仲裁、银行结算等中介服务。特别是要整合自治区内信息资源,以现有信息网络为依托,发挥商务、外交、境外企业、行业协会等各自优势,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多样性的交流活动。
(六)东联北开,搞好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贯彻“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重点在沿边地区打造进出口资源、产品加工基地。继续扩大和提高满洲里互市贸易区、进口资源加工区的规模,推进巴彦淖尔金泉以煤化工和金属冶炼为重点的加工区、二连浩特以轻工食品为重点的进出口加工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口岸地区进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发挥沿边优势,以沿海发达省份为重点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人区。一方面提高进口煤炭、木材、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落地加工能力,同时提高优势出口产品质量档次,构建对俄蒙合作的信誉、质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