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尝试的助学单教学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深化”四个环节展开,一份好的助学单设计应充分体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 通过助学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思考课本的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助学单;助读;助思;助论;助练
[?] 引言
最近比较流行助学单教学,助学单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有人认为,有了助学单之后课堂上老师无事可做,只是几个比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起哄,课堂的学习秩序很糟糕,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 但笔者经过一段助学单教学的尝试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明显增强,用学生一句话说,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感觉真爽,做自己的主人. 笔者尝试的助学单不同于导学案,导学案强调的是教师导、学生学,依然是教师站在前台指挥学生;助学单强调的是学生学、学生评,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再评,教师退居到后台,让学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一份好的助学单设计应充分体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通过助学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思考课本的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每次备课时会看看网络上同行会做怎样的助学单设计,有时会看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将概念设计成缺词填空,学生只要简单地从教材中摘录就可以了,这样的思维是低级的,学生是没有理解的,看似学生自主学习了,其实只是抄书匠,比原来的传统被动式学习更糟糕. 助学单的设计要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形成问题的答案,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的学习意义深远.就像经典动画片《朵拉历险记》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不认识路的时候,问地图. 我们的学生就缺少看地图找路的过程,换句话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时,问助学单. 这就是助学单要给学生提供的平台. 不再是教师咀嚼好了教材喂给学生,变“教材”为“学材”,学生不再依赖老师,而是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助学单,让学生以助学单为载体,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途径找到答案或接近答案,使知识内化并获得知识. 下面笔者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为例阐述助学单设计中的助读、助思、助论、助练原则,通过课堂实录评析助学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设计
笔者尝试的助学单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深化”四个环节展开. 这一点与活动单、导学单不同,后两者是在活动中先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其实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而助学单是完全把学习的过程交由学生,课堂的一开始先由学生按照助学单的流程展开自主梳理,然后依照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抛出问题,组间共同商量对策,教师在后台拿捏问题讨论的价值和激发讨论深度,直至各小组成员能够完全掌握新知. 以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设计内容.
学习目标:1. 了解抛物线定义,理解抛物线上点的共同特征;
2. 推导并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 由所给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自主梳理:
1. 回忆解析几何中研究椭圆、双曲线的一般过程.
2. 请大家阅读选修1-1教材47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说出抛物线上的所有点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2)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建系方式,课本47页介绍了抛物线的哪一种建系方式?并画出示意图.
(3)设p为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p>0),在上述建系下,根据定义,列出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P(x,y)满足的方程,并进行化简.
(4)y2=6x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__________,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
(5)抛物线y2=2px(p>0)过点(2,3),则p=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1. 针对上述自主梳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和组间的合作探究.
疑问:(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解惑:交流讨论.
2. 完成下列表格(表1). 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开口方向
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练习1:完成下列表格(表1).
练习2:求经过点(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总结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组内仿照练习1、2自编习题解答.
[?] 课堂实录及每块功能阐述
助学单的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在合作交流时便于学生讨论.一般将全班分成8组,每组6-8人.
学习目标的设计强调助学单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自主梳理完成助读功能.自主梳理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阅读完成自主梳理时教师进行组间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哪里卡壳了,哪里填得不够准确,适当问问学生或激发学生问问题.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阅读同一内容时所反馈的对问题的理解在自主梳理部分暴露得很清晰,如学生在完成根据定义概括抛物线上点的特征的时候,有很多人面对课本上写得很清楚的抛物线的定义即抛物线上点的特征的那句话视而不见. 这说明学生看书不仔细,对教师依赖性强,因为前面椭圆、双曲线上点的特征是教师直接讲授的. 通过组内学生互相辅导,这个问题会马上得以解决.有学生在画抛物线的示意图时为难了,怎样的示意图才能将抛物线上点的特征显示出来,即使书上有现成的图,有些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画,这时候会在脑海中不断出现学习中的障碍. 在讲授式教学中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画好的示意图,而且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会边画边解释,所以有部分学生是凭短暂记忆实现短暂理解,时间一长又忘了. 但通过自己阅读发现再共同解决的问题就不会担心遗忘,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完成问题(4)时,会有一个一般到具体的转化过程,而且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抄,这个问题就是检测对上述问题是否理解及理解的深度.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完成助思、助论的功能.其实在第一环节自主梳理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问题. 合作交流环节给大家提供一个提问、解惑的平台,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让各组展示能直指知识核心及难点的问题. 学生的能力远超笔者的想象,各小组长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写到黑板上,这是当时学生提出的5个问题:(1)为什么那条定直线叫准线;(2)为什么建系时原点要建在抛物线的顶点O;(3)为什么化简后只有一个二次式;(4)为什么焦点是
,0;(5)如何简便判断开口方向. 以上五个问题,(1)是命名问题,教师直接解决,问题(3)(4)(5)只有将问题(2)解决了才能解决.学生不能轻松解决问题(2),此时教师说明建系的方式不止一种,但原则是这种建系下要使方程更为简洁. 有学生想弄明白其他建系方式下方程是怎样的,教师可请某些学生在黑板上将推理写出来,其余学生在下面选一种方式推导,写完后让这些学生分别对着台下的人说出自己的解答过程.这样做,学生对方程的特点会理解得更深刻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完成助练的功能. 笔者发现学生在练习时刚开始进行得不太顺利,表面看似比传统教学所获得知识的进度要慢一些,因为自己告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与一个别人直接告诉你怎样做所经历的思维不一样. 只要弄清楚学生在哪一点没搞清楚,情况就会逆转. 通过助学单方式能充分暴露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问题;通过讨论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一份好的助学单能真正起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助学单中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自己不看教材不行,看教材不详细不行,光看教材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不行,让学生真正在助学单的帮助下学会看书,学会思考,学会自学.
关键词:助学单;助读;助思;助论;助练
[?] 引言
最近比较流行助学单教学,助学单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有人认为,有了助学单之后课堂上老师无事可做,只是几个比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起哄,课堂的学习秩序很糟糕,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 但笔者经过一段助学单教学的尝试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明显增强,用学生一句话说,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感觉真爽,做自己的主人. 笔者尝试的助学单不同于导学案,导学案强调的是教师导、学生学,依然是教师站在前台指挥学生;助学单强调的是学生学、学生评,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再评,教师退居到后台,让学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一份好的助学单设计应充分体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通过助学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思考课本的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每次备课时会看看网络上同行会做怎样的助学单设计,有时会看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将概念设计成缺词填空,学生只要简单地从教材中摘录就可以了,这样的思维是低级的,学生是没有理解的,看似学生自主学习了,其实只是抄书匠,比原来的传统被动式学习更糟糕. 助学单的设计要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形成问题的答案,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的学习意义深远.就像经典动画片《朵拉历险记》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不认识路的时候,问地图. 我们的学生就缺少看地图找路的过程,换句话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时,问助学单. 这就是助学单要给学生提供的平台. 不再是教师咀嚼好了教材喂给学生,变“教材”为“学材”,学生不再依赖老师,而是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助学单,让学生以助学单为载体,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途径找到答案或接近答案,使知识内化并获得知识. 下面笔者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为例阐述助学单设计中的助读、助思、助论、助练原则,通过课堂实录评析助学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设计
笔者尝试的助学单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深化”四个环节展开. 这一点与活动单、导学单不同,后两者是在活动中先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其实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而助学单是完全把学习的过程交由学生,课堂的一开始先由学生按照助学单的流程展开自主梳理,然后依照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抛出问题,组间共同商量对策,教师在后台拿捏问题讨论的价值和激发讨论深度,直至各小组成员能够完全掌握新知. 以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助学单设计内容.
学习目标:1. 了解抛物线定义,理解抛物线上点的共同特征;
2. 推导并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 由所给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自主梳理:
1. 回忆解析几何中研究椭圆、双曲线的一般过程.
2. 请大家阅读选修1-1教材47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说出抛物线上的所有点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2)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建系方式,课本47页介绍了抛物线的哪一种建系方式?并画出示意图.
(3)设p为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p>0),在上述建系下,根据定义,列出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P(x,y)满足的方程,并进行化简.
(4)y2=6x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__________,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
(5)抛物线y2=2px(p>0)过点(2,3),则p=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1. 针对上述自主梳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和组间的合作探究.
疑问:(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解惑:交流讨论.
2. 完成下列表格(表1). 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开口方向
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练习1:完成下列表格(表1).
练习2:求经过点(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总结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组内仿照练习1、2自编习题解答.
[?] 课堂实录及每块功能阐述
助学单的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在合作交流时便于学生讨论.一般将全班分成8组,每组6-8人.
学习目标的设计强调助学单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自主梳理完成助读功能.自主梳理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阅读完成自主梳理时教师进行组间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哪里卡壳了,哪里填得不够准确,适当问问学生或激发学生问问题.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阅读同一内容时所反馈的对问题的理解在自主梳理部分暴露得很清晰,如学生在完成根据定义概括抛物线上点的特征的时候,有很多人面对课本上写得很清楚的抛物线的定义即抛物线上点的特征的那句话视而不见. 这说明学生看书不仔细,对教师依赖性强,因为前面椭圆、双曲线上点的特征是教师直接讲授的. 通过组内学生互相辅导,这个问题会马上得以解决.有学生在画抛物线的示意图时为难了,怎样的示意图才能将抛物线上点的特征显示出来,即使书上有现成的图,有些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画,这时候会在脑海中不断出现学习中的障碍. 在讲授式教学中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画好的示意图,而且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会边画边解释,所以有部分学生是凭短暂记忆实现短暂理解,时间一长又忘了. 但通过自己阅读发现再共同解决的问题就不会担心遗忘,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完成问题(4)时,会有一个一般到具体的转化过程,而且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抄,这个问题就是检测对上述问题是否理解及理解的深度.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完成助思、助论的功能.其实在第一环节自主梳理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问题. 合作交流环节给大家提供一个提问、解惑的平台,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让各组展示能直指知识核心及难点的问题. 学生的能力远超笔者的想象,各小组长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写到黑板上,这是当时学生提出的5个问题:(1)为什么那条定直线叫准线;(2)为什么建系时原点要建在抛物线的顶点O;(3)为什么化简后只有一个二次式;(4)为什么焦点是
,0;(5)如何简便判断开口方向. 以上五个问题,(1)是命名问题,教师直接解决,问题(3)(4)(5)只有将问题(2)解决了才能解决.学生不能轻松解决问题(2),此时教师说明建系的方式不止一种,但原则是这种建系下要使方程更为简洁. 有学生想弄明白其他建系方式下方程是怎样的,教师可请某些学生在黑板上将推理写出来,其余学生在下面选一种方式推导,写完后让这些学生分别对着台下的人说出自己的解答过程.这样做,学生对方程的特点会理解得更深刻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完成助练的功能. 笔者发现学生在练习时刚开始进行得不太顺利,表面看似比传统教学所获得知识的进度要慢一些,因为自己告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与一个别人直接告诉你怎样做所经历的思维不一样. 只要弄清楚学生在哪一点没搞清楚,情况就会逆转. 通过助学单方式能充分暴露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问题;通过讨论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一份好的助学单能真正起到助读、助思、助论、助练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助学单中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自己不看教材不行,看教材不详细不行,光看教材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不行,让学生真正在助学单的帮助下学会看书,学会思考,学会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