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为此我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在教学中对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乐曲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产生欣赏的欲望。因此,每节欣赏课一开始我都要设计好导语,设法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如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讲述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欣赏器乐曲《二泉映月》时,先讲作者阿炳是位盲人二胡演奏家,然后介绍他坎坷一生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激发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会感到这些乐曲格外熟悉和亲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有了明显提高,还可以养成一定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
二、用听让学生感受音乐
听是人的本能,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单元,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你听到了什么?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使学生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
三、用节奏练习让学生了解音乐
德国奥尔夫说:“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拍手拍肩、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很快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
四、用体态律动来体会音乐
体态律动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假设:欣赏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感受这首表现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风格的乐曲,教师预先编排好热闹的、欢庆的秧歌课上展示,学生感受音乐描述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把秧歌的基本動作教给学生,让他们随音响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学习效果会很好。
五、用乐器演奏让学生熟悉音乐
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的一种,打击乐更是学生喜爱的乐器。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之中。例如欣赏民乐合奏乐曲《丰收锣鼓》时,教师准备好各种民族打击乐器,让学生自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然后聆听音乐,听到那种乐器就随着音乐节奏,敲击演奏自己手中相应的乐器。这样学生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激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中尝试到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快乐。
六、用歌唱来表现音乐
歌唱是人声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采用了先唱主旋律。将作品能够唱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演唱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欣赏教学也就达到了以美育人的目的。
七、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可减少教学难度,对提高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电脑、电视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总而言之,音乐是既有技术性,又有整体性和审美性的一门学科。音乐欣赏更是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将音乐欣赏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起着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中来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乐曲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产生欣赏的欲望。因此,每节欣赏课一开始我都要设计好导语,设法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如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讲述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欣赏器乐曲《二泉映月》时,先讲作者阿炳是位盲人二胡演奏家,然后介绍他坎坷一生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激发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会感到这些乐曲格外熟悉和亲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有了明显提高,还可以养成一定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
二、用听让学生感受音乐
听是人的本能,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单元,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你听到了什么?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使学生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
三、用节奏练习让学生了解音乐
德国奥尔夫说:“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拍手拍肩、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很快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
四、用体态律动来体会音乐
体态律动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假设:欣赏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感受这首表现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风格的乐曲,教师预先编排好热闹的、欢庆的秧歌课上展示,学生感受音乐描述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把秧歌的基本動作教给学生,让他们随音响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学习效果会很好。
五、用乐器演奏让学生熟悉音乐
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的一种,打击乐更是学生喜爱的乐器。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之中。例如欣赏民乐合奏乐曲《丰收锣鼓》时,教师准备好各种民族打击乐器,让学生自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然后聆听音乐,听到那种乐器就随着音乐节奏,敲击演奏自己手中相应的乐器。这样学生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激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中尝试到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快乐。
六、用歌唱来表现音乐
歌唱是人声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采用了先唱主旋律。将作品能够唱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演唱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欣赏教学也就达到了以美育人的目的。
七、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可减少教学难度,对提高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电脑、电视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总而言之,音乐是既有技术性,又有整体性和审美性的一门学科。音乐欣赏更是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将音乐欣赏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起着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中来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