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学数学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進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建立了各种题的统一的思维模式,学生也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1)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长期坚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其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经营城镇是推进贵州城镇化的创新思路.经营城镇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是实现贵州城镇发展的有效途径;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城镇管理
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就不可能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相反如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模式,这些模式对丰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方式和推进我国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些模
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构建一定数量不同层次的发展极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有效举措.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能有助于西部发展极的形成.为此,应通过具体切实的措施进
本文以教材中的史料运用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史料运用与有效阅读的实践探究,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导读”和“学生自读”的关系,分析教师如何提高“史料运用”的优化设计能力
粒子系统是模拟自然景物中运动模糊物体非常有效的一种图形生成方法。本文通过对粒子系统的生成及描述过程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应用于计算机游戏领域中的粒子系统,并给出了游戏火焰粒子特效实例。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课堂相结合,不是简单仅仅的把信息技术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与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相融合。这种信息的融合要求要有先进的思想做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应用计算机或者是网络工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实现教学环境的创新化。  此外,要把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全方位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得数学课本中的各个章节、知识点在与信息化
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一个活跃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教师真正想要的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能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性和积极性。   1.多种方式的教学,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不同的知识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开展教学,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