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农村来的年轻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b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NN上星期又有关于中国富士康的报道,涉及工作时间超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收入低下等。报道里有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机器用的说法,极言其劳动强度。既然工作条件这么差,人们为什么还要选择它?
  富士康在连续跳楼事件成为媒体焦点之后,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更残酷的事实是,你不得不同意,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待遇,在中国新一代产业工人中是比较好的,比许多血汗工厂好许多。富士康是生产国际化的写照。最新潮的笔记本源源不断地从富士康的成品车间装运世界各地。当然也在中国销售,不过,仍然称为“外国产品”。而在中国,消费这些外国产品的青年,则不会是富士康的基层劳工。后者的消费到不了那个层次。这对他们来说,是高消费。其次,也没有时间使用(扣掉工厂占有的时间,少有余暇)。同时,基层员工的生活中,缺乏消费这些产品相对应的文化。
  我这么对照,是考虑到每一个青年都是有梦想的。生产着青年中流行的消费品的青年,却被经济地位隔离在流行之外,这样的现实一定会触动他们的。这正如他们的父辈,那些给城市添砖加瓦的上一代劳工,不可能住进他们亲手建筑的房屋,而只能住着工棚,一个工棚拆除了,转入另一个工棚,最后年老体弱,告别所有工棚,重新回到家乡。
  第一代农民工基本是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不难发现,今天在城市从事类似苦力的劳工,年龄越来越大)。现在,他们的孩子,被称为农二代或贫二代的,已经长大。这一个青年群体带着明显的另类身份:他们要么在家乡上学,在对远方的父母的想念和遥远的城市生活的想象中长大;要么在城市,在城市的工棚旁边,在身份歧视、入学困难中长大。
  今天,城市楼宇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农二代已经不习惯他们父辈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他们渴望在城市居留下来,但没有房子。他们渴望城市的劳动机会,但不愿去重复父母走过的路。
  就在这时,富士康来了。它动辄十万人以上的集中劳动规模、它提供的集体宿舍,成了这个青年群体在城市合法居住的收容地。它整洁的工房和产业工人的劳动模式,满足了他们前几辈人身上遗传下来的,工农差别时代的渴望和梦想。笔者在春节期间跟几位富士康员工有过对话。他们说,春节在家待不久,开年即要返厂“上班”——他们提到后两个字时所流露的那种感情,表明他们获得了暂时的满足,和他们对自己身份改变的认同。
  但他们的未来只能迷茫。因为他们的收入无法为他们提供在城市安家的条件。除了低工资和高房价的门槛,还有户籍的障碍。这些鸿沟都是不可逾越的。而青春岁月不等人,成家的压力迫在眼前。不能要求接收这个青年群体的企业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希望的未来。今天,即便是人人羡慕的公务员,也是靠国家给他们特别的优惠和保护,而不是靠名义上的收入获得有尊严的生活的。富士康作为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每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平均利润,应该不算高。它需要“以管理求发展,向规模求效益”,工人的工资增长空间受限。
  作为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代工企业,在产业链上居于末端,没有定价权,利润服从上游规定。而世界上还有大量劳动力同样廉价的国家和地区,富士康的工人是在和那里的工人竞争劳动机会。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还有相当多的地方的人们,会觉得富士康的工作和待遇相当不错呢。
  在这种背景下,富士康的计酬方式,是“鼓励加班型”的。在法定劳动时间以内,熟练的好手也只能求得相当低标准的“基本生存”,而不能获得“自我的发展”。而加班太多,剥夺幸福感,并使人生变得“机械化”。但这却是企业所需要的。当然,在这种利益矛盾的格局下,最难保证的,还是工人的利益,因为中国本身没有独立的工会去跟资方讨价还价,你就不知道哪里是劳资双方共同接受的平衡点。
  这种尴尬的命运里居住着一个庞大的、从农村来的、再也回不到农村去的青年群体。他们如果运气尚好,进入富士康这样相对稳定和正规的企业,生存状态尚且如此,其他的就只能是更加苦闷了。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三聚氰胺奶粉“主产地”被“问责”的官员,已经全线“复出”了。看来,体制修复自己的“伤痕”,比医学对付“大头娃娃”和“结石患者”容易得多。三聚氰胺奶的受害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可怜的孩子们还在漫长的受难过程中,官员们已经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重新走上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了。  其实,谁都没有说过被“问责”就不能“复出”。也没有文件规定,涉及这样的问题,相关官员就得被逐出庙堂。人们对他们的“复出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商委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刚讲述国航的新航线  “很可惜,西班牙被淘汰了。”这是何志刚的头一句话。一个月前,这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商委市场部总经理刚刚参加完“北京—维也纳—巴塞罗那”新航线的开通仪式,自称“伪球迷”的他,对西班牙有了别样的感情。  5月初,国航启动了“北京—维也纳—巴塞罗那”航线,航班号为CA841/2,每周4班,班期为1/4/5/7。去程航班于北京时间02:10从北京起飞
精神病院里有许多大人物,有国王、上帝、玉皇大帝、委员长。委员长是个女的,医生护士见了她都叫“委员长好”,她十分享受。如果不叫她,她会脾气暴躁,大家就别想清静了。也有书圣,但是没有孔子。  不管是谁,多么厉害,院长才是第一号大人物,所有的事都由他说了算。 疯子们看见他总会客气起来。他们认为,院长说谁没有病,谁就能立刻回家。可院长才不会说如此傻的话呢。如果疯子说,院长,我想要一个女人,只要一个。院长会
从开学到不开学,又从不开学到开学,“心情就像过山车”。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此外,不只是学生自身,家长对孩子健康安全的担忧、新闻媒体对疫情报道存在的渲染效应,都会使学生在“该不该返校”及返校后均產生了困扰。  就全国而言,返校复学本就不应采取“一刀切”。在严防输入的背景下,保证学生安全、控制疫情扩散的要求高于返校复课的需求;对于学生而言,应做到客观理解国家与学校政策安排的考量,并积极配合政
编者按:近日,广州番禺大石镇将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传出后,附近各大楼盘的30万居民绝大部分表示反对,大多数业主明确表示坚决抵制。  不过,一个迫切的现实是,如今的中国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垃圾处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城市垃圾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建设更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在于推动垃圾分类制度。这一点,政府和居民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垃圾围城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早已乘坐
摘 要: 本文将古代经典文赋《秋声赋》与现代名篇《秋天的况味》做比较阅读,从题旨、形式、意境三个维度比较两篇异同之处,分析如何在立意上超越史上悲秋之作,阐述两篇文章在形式上采用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段,最后却能形成相同浑成意境的缘由。  关键词: 悲秋 形式 意境  《秋声赋》(宋·欧阳修)与《秋天的况味》(林语堂)都以“秋”为题、“薄如蝉翼的短制”[1](284)。前者奏响秋之悲鸣,后者演绎秋之恬静,
李海英,上海王家码头路磨坊弄的住户。断垣残壁,是她家,上面有她肖像。   10年前,这里就开始动迁,拆拆停停,去年开始加快速度。这里还有不少居民没搬迁,大多是与动迁组没谈拢的住户,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些人是“钉子户”。   2月初,一个叫Vhils的老外,找上门来给李海英照相,再投影在墙上,用了一天时间凿出了墙绘。   我找到李海英,她很警惕。我解释“动迁是件大事,老城厢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站在新的这一边,我想说:新作为讹,对这个世界是一个闯入。手里攥着仅有的一枚硬币,闯入资本,这是地心对天价的闯入。痛对冷漠的闯入。个体对体制的闯入。星星对夜空的闯入。词对刀的闯入。”诗人欧阳江河将完全的新称为“讹”。  1979年,“星星画展”以解放的心灵之光照亮中国艺术走向当代的路途,三十多年后,一脉相承的新星星艺术节上,年轻人的作品在时空维度中不断扩展。12月6日,“1912
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66年,作为老牌职业技术中职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为“四川省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职业综合培训基地”“成都市青年职业见习基地”“西南航空港开发区技能技术培训中心”。经过50年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发展,学校现已建立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的优势专业,依托与学校校办企业四川齿轮厂工程机械配件分
归来,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生前身后在中国的命运,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的教训    11月17日,司徒雷登,这位著名的民国时代美国驻华大使的骨灰安放在了杭州,下葬在一个叫半山安贤园的公墓里。这里离他父母和早夭的弟弟在西湖边九里松的墓地不算远,但与他希望的最后归宿——燕园的未名湖畔,毕竟还有一段距离。燕园是司徒雷登妻子的安葬地,她是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个入葬校园墓地的逝者,坟墓已经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