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频率,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师生合作互动推动个别化教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各种状况,与学生沟通的几率提高,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并且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后,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成为学生心灵的真正朋友,作到真正的师生沟通,塑造学生的灵魂呢?我想这是许多老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而我在此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作法。
一、用激情去感化学生的心靈
只有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教学气氛。教学激情是一枚火种,而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是育人的人,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充实、伸展与升华。”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文的表层,而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或显现或蕴含的思想高境中,引导学生在先哲先贤那一篇篇充满睿智的文章和一部部感人肺腑的作品中去感悟社会与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精神的觉醒,灵魂的提升。而“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总是能‘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文中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就是要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于漪老师说“教师在教一堂课时首先以坚定的自信、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对所授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逐步引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饱满激情认真备课。
二、在习作中了解学生心灵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写周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建起书面交流的桥梁。教师的批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交流的桥梁,从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动态,喜怒哀乐,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或为学生解疑答惑,或为学生指明方向。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在一个学习气氛浓的班级里,很多人感到学习的压力,因为以前在小学都是优等生,现在到了高手如云的班级里,失掉了以前的优势,心里失去平衡,不免有失落、茫然感。了解他们的心声后,及时给予开导,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不因为一两次的考试不够好而灰心丧气,应默默积蓄力量,终有一天会发现其实成功就在不远处。有的学生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甚至连一些消极、阴暗的念头也写出来,这些学生是让人头疼的,他们有敏感、细腻的心思,所以我常常是格外小心地去引导他们。如有一个学生在周记里竟写了一封遗书,虽则注明是虚拟的,但也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除了在周记里进行书面交流外,还在班上专门讲了这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肯定这位学生敢于写出自己真实的一点想法、念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这些敏感的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怎样去面对挫折和坎坷,让他们懂得不经风霜哪能见到彩虹。
三、用师爱照亮学生的心灵
每个学生都是金矿,我们要努力把每一块矿石中的黄金都开采出来,让它闪闪发光!尤其是我们的初中学生,虽已脱离稚气的童年,但远未达到身心的成熟与稳定,他们仍然处在易于教育转化、易于进行性格塑造、易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较佳教育期。如果我们的老师过早地丧失了教育好他们的信心,放弃开采,无论对学生及其所在家庭,还是对国家对民族而言,都是一种犯罪!的确,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到初中阶段就已经养成了不爱学习、贪懒好耍的坏习惯,有的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性质严重、屡教仍屡犯的不良行为,对这些学生,我们的确也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效果却仍然不好。但在我们失望伤心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也许我们再多一点点耐心,再多做一次工作,再多找学生真诚地谈一次话,哪怕只是再多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们就多拥有了一次取得教育成功的机会!而放弃,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教育的失败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学生则在我们放弃的同时,失掉了一种制止他滑向堕落深渊的力量。亲情之爱是以血缘为前提条件的,是有私的;我们提倡教师的这种理性的爱,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和精神传承需要的深刻认识和个体心灵发展的真诚关注基础上的,是无私的。真情化春雨,才能润物细无声。能成为师生,难得的是缘。我们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金矿”的教育思想,无论“开采”工作遇上了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千万不要放弃,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每一块金矿中的黄金闪闪发光!最后,让我们重温这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自身的性格!
总之,我们认为语文课堂应是一条涌动着激情的生命之河。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学会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心灵深处,时时将自己置于激情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化激情,为生命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之路漫漫,我仍不断求索,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 培养写作兴趣 走进学生心灵李绪梅
[2] 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师生情感培养研究沈芳
[3] 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4] 理性的师爱,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冯友余
一、用激情去感化学生的心靈
只有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教学气氛。教学激情是一枚火种,而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是育人的人,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充实、伸展与升华。”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文的表层,而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或显现或蕴含的思想高境中,引导学生在先哲先贤那一篇篇充满睿智的文章和一部部感人肺腑的作品中去感悟社会与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精神的觉醒,灵魂的提升。而“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总是能‘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文中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就是要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于漪老师说“教师在教一堂课时首先以坚定的自信、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对所授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逐步引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饱满激情认真备课。
二、在习作中了解学生心灵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写周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建起书面交流的桥梁。教师的批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交流的桥梁,从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动态,喜怒哀乐,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或为学生解疑答惑,或为学生指明方向。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在一个学习气氛浓的班级里,很多人感到学习的压力,因为以前在小学都是优等生,现在到了高手如云的班级里,失掉了以前的优势,心里失去平衡,不免有失落、茫然感。了解他们的心声后,及时给予开导,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不因为一两次的考试不够好而灰心丧气,应默默积蓄力量,终有一天会发现其实成功就在不远处。有的学生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甚至连一些消极、阴暗的念头也写出来,这些学生是让人头疼的,他们有敏感、细腻的心思,所以我常常是格外小心地去引导他们。如有一个学生在周记里竟写了一封遗书,虽则注明是虚拟的,但也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除了在周记里进行书面交流外,还在班上专门讲了这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肯定这位学生敢于写出自己真实的一点想法、念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这些敏感的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怎样去面对挫折和坎坷,让他们懂得不经风霜哪能见到彩虹。
三、用师爱照亮学生的心灵
每个学生都是金矿,我们要努力把每一块矿石中的黄金都开采出来,让它闪闪发光!尤其是我们的初中学生,虽已脱离稚气的童年,但远未达到身心的成熟与稳定,他们仍然处在易于教育转化、易于进行性格塑造、易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较佳教育期。如果我们的老师过早地丧失了教育好他们的信心,放弃开采,无论对学生及其所在家庭,还是对国家对民族而言,都是一种犯罪!的确,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到初中阶段就已经养成了不爱学习、贪懒好耍的坏习惯,有的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性质严重、屡教仍屡犯的不良行为,对这些学生,我们的确也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效果却仍然不好。但在我们失望伤心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也许我们再多一点点耐心,再多做一次工作,再多找学生真诚地谈一次话,哪怕只是再多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们就多拥有了一次取得教育成功的机会!而放弃,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教育的失败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学生则在我们放弃的同时,失掉了一种制止他滑向堕落深渊的力量。亲情之爱是以血缘为前提条件的,是有私的;我们提倡教师的这种理性的爱,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和精神传承需要的深刻认识和个体心灵发展的真诚关注基础上的,是无私的。真情化春雨,才能润物细无声。能成为师生,难得的是缘。我们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金矿”的教育思想,无论“开采”工作遇上了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千万不要放弃,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每一块金矿中的黄金闪闪发光!最后,让我们重温这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自身的性格!
总之,我们认为语文课堂应是一条涌动着激情的生命之河。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学会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心灵深处,时时将自己置于激情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化激情,为生命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之路漫漫,我仍不断求索,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 培养写作兴趣 走进学生心灵李绪梅
[2] 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师生情感培养研究沈芳
[3] 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4] 理性的师爱,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冯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