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点空白 多一份提升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物理的思维来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积极性,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最终服务于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教师都在努力达成这一点,而且都在努力创设符合学生思维和需要的问题来完成,这都是我们需要努力和研究的。但是在完成这一点的过程中,我们还不得不注意其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课堂留白。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留有想象的空间。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在思维的过程中,如果多一点时间还给学生,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换位思考,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教师在创设好一个具有思维激发力度的问题以后,往往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沾沾自喜,会满足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价值体现,此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感受,更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相应的问题,而是满足呈现问题的答案,以体现问题本身的价值性和智慧性,一定程度上,这都符合人的自需心理,而教师也是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他们在此时也表现出较强烈的自需心。为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问题自身对于学生的难点、疑惑点,然后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充足,有时甚至可以变通原先设计的题目。比如在机械能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未来提升学生对其中几个实验操作细节的真正掌握,比如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小车冲上斜面后移动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当学生探究与小车的质量有关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小车冲上去的速度相同。仔细分析,此处就是要考查学生能否设计出让质量不同的小车获取相同的初速度。而让质量不同的小车获取相同的初速度的技能是在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学到的,此时我们要让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一定的回顾和筛选时间,那样才能让孩子自主构建一个复习框架和重点、难点,这是我们复习课中真正的需要。
  第二,聆听表达,留一些表达的机会。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深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评价方式,而有些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表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表达的不够清晰、明确等现象,而这种现象却不能准确的反馈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教师更多的是耐心的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质疑,并适时提问(这种提问某种程度上是提醒学生用更严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原先表达不是很清楚的语言)。比如在《磁体与磁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检测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个钢棒,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具有磁性,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来判断它是否具有磁性?出现这样一道开发性试题,很多学生的想出很多方法,其中有个学生想到把这个钢棒绑在泡沫上,并让泡沫放在水中转动,看静止时的指向。而这个操作过程是全新的学生思维,从思维方法和思维结果中分析,应该是正确可行的,但是如果教师不用心聆听的话,不仅失去了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和思维过程的机会,还失去了让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甚至会影响学生后阶段的学习。
  第三,交换意见,多一次智慧的结合。交换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交换思想,却得到两个以上的思想。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聆听同伴的意见,对同伴的关键点进行评价和分析,这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得到提升,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比如,在《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的学习过程中,习题训练过程中出现如下一道例题: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L2比L1要亮,小明就猜想,电流先流过L2,L2亮一些,到L1后,电流被L2消耗一部分,所以L1就较暗一些,所以L2的电流大于L1的电流,你能不用其他任何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吗?这样的题目教师其实完全不用给学生进行讲解很多,而是留给学生去交流,教师的讲解是局限于参考答案的,即把L1和L2对换一下,再次比较两灯的亮度是否改变。而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留个学生去交流的话,学生思维面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学生不仅想出了原先交换两个灯泡的方法,还想出了交换电源正负极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可能不是很难,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而是一种提升、一种飞跃,而我们在教学过程,真正需要这种提升、这种飞跃。
  第四,反思总结,多一份能力的提升。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个总结过程往往由于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总结出理想的知识框架或物理方法,而由教师来完成,或者一半引导、一半总结。这样由教师协助下的总结,很大程度上,已经剥夺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机会和时间,而教师如果把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即使总结不完善、不严谨,那也是学生自我努力而生存的有效素材,也是我们教师真正需要收获的生成材料。因为,如果不完善,不严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成的元素进行完善和整改,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提升。
  鉴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问题,并还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升,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真正留给学生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所强调的仍是结果。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教师和教材通常采用解答各种习题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训练和评价,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结果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  
<正>北齐。高33.5厘米。山西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出土。汉白玉质地,螺发高耸,脸庞轮廓圆润优雅,双目轻合,鼻梁劲挺,薄唇柔美,嘴角微微内敛,是北齐佛教造像中之极品。山西博物
【摘 要】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的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到了素质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育是基础。语文的教学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为了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將培育一个健康的个人的视角放到语文教育中。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时间中不断探寻让学生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对自己人格健全等方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本文就笔者在实践中将育人
你是粉笔,化为洁白,  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大海。  你是灯塔,照亮航程,  开启我们愚昧无知的心怀。  有人说你轻松,  每天不用做作业。  我说你最累,  夜深了还在把作业批改。  啊,我明白,  你是一个摆渡者,  在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停地往来。(指导老师:林宇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如果不善于质疑,就不可能发现新问题,不会获得新知识,进而也就不可能有所创新;有了问题才会促使人去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寻求答案,才会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因此我们应该把“质疑”当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鼓励、帮助学生行使自己的质疑权。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将“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所以让孩子们养成习惯就是教育。儿童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好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一、渲染氛围,营造“一个场”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
遗传力和选择指数的概念与发展(上)孙世铎,孙承琮,袁志发,张英汉(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如果把高尔登(F.Galton)1889年发表的《自然遗传》[1]一书作为数量遗传学或生统遗传学的起
对初中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如何指导初中学生搞好课外阅读,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下面就怎样指导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
在生命化教育理念未曾耳闻之前,笔者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与某一教育理念相合。一直以为是形而上学的教育理念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因而怀着仰视姿势敬而远之,只是秉承着朴素的责任感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在一偶然机会真正接触生命化教育理念后,笔者发现该理念确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这种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教育理念,能帮助教师跳出职业倦怠、重复劳动的瓶颈,真正实现“生命启迪生命,生命润泽生命”的目的。  一、
小时候,我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总以为穿漂亮了,别人才会夸你美。后来,我慢慢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清晨,当你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去上学时,你可曾想到是谁给我们带来这么优美的环境?是清洁工的叔叔阿姨们。当你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作着甜美的梦乡时,他们早已在马路上、大街上大汗淋漓了。难道他们不是最美的人吗?  杭州司机吴斌在腹部受到重击后,用生命最后的76秒拯救了乘客;泉州司机冯永平在猝死前及时挂了空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