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责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学术个性是学术的生命,学生学术个性是个体生命的体现。学术个性应当具有以下基本属性:一是对于所学习或研究的学术对象(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发展方向的独特的把握能力。二是关于学术研究工作的独特方法的追求和形成。三是对于研究工作中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的认可和实行。四是学术个性的重要属性之一还在于它的开放性和批判性。五是学术个性的又一重要属性是学术的独立性。
因此,从高等教育责任的视角来看,学术个性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提升大学生的学术个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学术个性是当今高校的使命和义务,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首先,高等学校自身的创新性建设是学生学术个性培育的前提。这里最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随之而来的实施措施的跟进。无需对教育观念的更新做太多理论的、基本概念的陈述,因为这已经讨论得很多了。笔者以为,高等教育只要抓住两个字,那就是“创新”,观念更新问题将迎刃而解。说到底,高等学校无非是一块培养人才的土壤,施以“创新”性养分,在这块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的学生,其创新能力不言而喻。学校的创新性建设为学生学术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第二,高等学校是学术场所。为形成其创新型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张扬学术个性的人才,应当尽力避免或减少行政的、官僚的或任何利益集团对于高等教育的干扰或影响。高等学校应当成为一块学术净土。高等教育在这一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是学生学术思想独立性形成的前提。应当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确并不适应于学生学术创造力的培养,或者说并不适应于学生学术个性的培育和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不说,这种所谓的“相对独立性”,应当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其三,如果说高等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那么,它应当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开放型的社会。从思想层面而言,这个社会提倡思想解放,从不对其成员(学生)预设任何思维定式,相反,它倡导学生尽其所能地去发挥其想象力,去施展其才能。开放型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从不把自己的鉴赏能力或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学生,他们充分相信学生的鉴别能力。从“地理”层面而论,这个社会开放其所有疆域,因此它具有世界性或国际性,它提倡并积极组织国际的、校际的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学术人才交流,它努力发掘并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它鼓励学生去接触、去学习、去研究、去借鉴各学术领域中,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和人物。它从不给任何学术观点、理论和人物预先贴上政治的或道德的标签。如此这般理想的高等教育环境的营造,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所面临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其四,就学术个性的所有属性而言,也有其消极的或消极的一面。此类属性往往表现为学术研究中的惰性、依赖性甚至封闭性,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因此,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强力引导学生学术个性的正面发展。笔者认为,甚为有效的引导方式之一,就是树立和表彰学术个性正面发展的范例。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当相信这个道理。为此,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推荐、表彰这类学生的管理机制。久而久之,高等学校将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学术氛围,它是阳光的、向上的、鲜明的。
诚然,学生学术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众多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研究表明,就每个个体的内在因素影响而言,存在着诸如遗传的、个体个性的影响等等;而当论及外在因素的影响时,不能不提及诸如家庭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的以及各级别教育的影响,其中各级别教育的影响尤为显著,而高等教育的作用对于学术个性的形成,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关于学术个性的探讨和其培育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大课堂。在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顶尖学术人才”时,我们应当赶紧来问问我国的高等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许许多多被发现的问题中,关于创新型高等学校的建设并没有取得阔步的进展,对于学生学术个性属性的理解仍然十分肤浅,关于学生学术个性的培育机制的建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权当是又一次大声的呼吁而已。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学术个性是学术的生命,学生学术个性是个体生命的体现。学术个性应当具有以下基本属性:一是对于所学习或研究的学术对象(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发展方向的独特的把握能力。二是关于学术研究工作的独特方法的追求和形成。三是对于研究工作中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的认可和实行。四是学术个性的重要属性之一还在于它的开放性和批判性。五是学术个性的又一重要属性是学术的独立性。
因此,从高等教育责任的视角来看,学术个性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提升大学生的学术个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学术个性是当今高校的使命和义务,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首先,高等学校自身的创新性建设是学生学术个性培育的前提。这里最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随之而来的实施措施的跟进。无需对教育观念的更新做太多理论的、基本概念的陈述,因为这已经讨论得很多了。笔者以为,高等教育只要抓住两个字,那就是“创新”,观念更新问题将迎刃而解。说到底,高等学校无非是一块培养人才的土壤,施以“创新”性养分,在这块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的学生,其创新能力不言而喻。学校的创新性建设为学生学术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第二,高等学校是学术场所。为形成其创新型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张扬学术个性的人才,应当尽力避免或减少行政的、官僚的或任何利益集团对于高等教育的干扰或影响。高等学校应当成为一块学术净土。高等教育在这一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是学生学术思想独立性形成的前提。应当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确并不适应于学生学术创造力的培养,或者说并不适应于学生学术个性的培育和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不说,这种所谓的“相对独立性”,应当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其三,如果说高等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那么,它应当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开放型的社会。从思想层面而言,这个社会提倡思想解放,从不对其成员(学生)预设任何思维定式,相反,它倡导学生尽其所能地去发挥其想象力,去施展其才能。开放型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从不把自己的鉴赏能力或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学生,他们充分相信学生的鉴别能力。从“地理”层面而论,这个社会开放其所有疆域,因此它具有世界性或国际性,它提倡并积极组织国际的、校际的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学术人才交流,它努力发掘并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它鼓励学生去接触、去学习、去研究、去借鉴各学术领域中,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和人物。它从不给任何学术观点、理论和人物预先贴上政治的或道德的标签。如此这般理想的高等教育环境的营造,是我国高等学校建设所面临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其四,就学术个性的所有属性而言,也有其消极的或消极的一面。此类属性往往表现为学术研究中的惰性、依赖性甚至封闭性,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因此,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强力引导学生学术个性的正面发展。笔者认为,甚为有效的引导方式之一,就是树立和表彰学术个性正面发展的范例。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当相信这个道理。为此,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推荐、表彰这类学生的管理机制。久而久之,高等学校将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学术氛围,它是阳光的、向上的、鲜明的。
诚然,学生学术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众多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研究表明,就每个个体的内在因素影响而言,存在着诸如遗传的、个体个性的影响等等;而当论及外在因素的影响时,不能不提及诸如家庭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的以及各级别教育的影响,其中各级别教育的影响尤为显著,而高等教育的作用对于学术个性的形成,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关于学术个性的探讨和其培育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大课堂。在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顶尖学术人才”时,我们应当赶紧来问问我国的高等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许许多多被发现的问题中,关于创新型高等学校的建设并没有取得阔步的进展,对于学生学术个性属性的理解仍然十分肤浅,关于学生学术个性的培育机制的建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权当是又一次大声的呼吁而已。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