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汽联卡车委员会主席Manuel Vidal看来,中国的“卡赛”无论是从场地还是从产品,都完全有能力进入竞速阶段了。
这是一次碰撞,更是一次学习。
2014年9月11日,全国卡车大会组委会邀请国际汽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汽联)卡车委员会副主席Manuel Vidal和国际汽联场地委员会主任Jacques Berger来到北京,为中国的卡车大赛与世界级比赛接轨,创造了一次碰撞和学习的机会。
对于很多国内观众来说,国际汽联并不陌生,旗下的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以及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在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吸引了无数车迷为之疯狂。事实上,在欧洲,国际汽联旗下的卡车锦标赛的影响力仅此于F1,规模甚至超过F1,比赛次数多达几十场,更有奔驰、沃尔沃、曼、斯堪尼亚等世界知名卡车品牌参赛。
不同于中国卡车大赛,欧洲卡车大赛是在F1赛道上进行的极速对抗,不仅有国家杯赛,还有欧洲杯赛。相比国内的场地技巧赛和场地越野赛,国外的卡赛是柏油路上的竞速,更具有观赏性和刺激性。
通常,欧洲卡车大赛的一场比赛可以吸引众多人参与其中,Manuel Vidal告诉《汽车观察》,在西班牙,一次卡车比赛可以吸引五万人参与;在德国,这个数字可以达到十五万。“有时候,卡车大赛甚至会和F1赛事放在同一天进行,因为卡车大赛有固定的观众群体,不用担心F1比赛会分流卡赛的观众。”
与其说是一场比赛,卡车大赛更像是一场大型的盛会,不仅集合了赛手和观众,整车企业、运输车队、赞助商、卡车客户等也都参与其中。“这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周边的经济,不光是门票收入,住宿、餐饮、超市、纪念品这些都会获得可观的收入。” Manuel Vidal说。
中国的全国卡车大赛从2003年创办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年,赛事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和新颖性吸引了众多的汽车运动爱好者参加。然而,相比欧洲的赛事,我们的比赛还不够刺激。
这让全国卡车大赛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技术比赛、第二阶段的越野比赛之后,有了向第三阶段——场地竞速——发展的目标。预计在2015年,全国卡车大赛会将从场地越野赛转型为场地竞速赛,也是最大程度上与国际卡车大赛一致。
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李上雄说:“专门把国际汽联负责人请到中国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现在的赛车形式,我们要引入国际的赛事,包括赛车规则,让我们本土的卡车大赛通过这种合作尽早与国际赛事接轨。”
为此,Manuel Vidal从赛场和产品两方面考察了国内实现场地竞速赛的可能性。
在考察了金港国际赛场的条件在之后,Manuel Vidal表示,中国赛车场完全具备世界卡车大赛的条件,如果有可能将会把欧洲卡车锦标赛移植到中国,进而开展亚洲站的卡车公开赛。
在解决了赛道的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参加比赛的车辆。
9月15日,在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的陪同下,Manuel Vidal考察了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戴姆勒)的卡车,对产品如何投入到场地竞速赛中进行了座谈。
福田戴姆勒成立于2012年2月18日。合资之后,为欧曼品牌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欧曼品牌竞争力。2013年欧曼产品的销量达到10万台,位列全国第三。
目前,欧曼的重卡产品搭载了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如果参加场地竞速赛,需要做一系列改装,包括发动机的后置,以保持车辆在比赛中的稳定性。福田戴姆勒党委书记胡会芝表示:“这样的改装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以实现,相当于我们的大客户产品定制。”
事实上,福田早在2004年就与全国卡车大赛有所接触,此后五年都参与到赛事中,并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胡会芝认为,参加卡车比赛是最能够体现欧曼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的。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市场,中国的重卡最多达到90万台的销量,这是很多欧洲国家不敢想象的。Manuel Vidal说:“像沃尔沃、曼、斯堪尼亚这样的国际知名卡车企业,每年都会参加欧洲卡车大赛,他们通过参加赛事不仅仅使品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主要的是通过参赛得到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测试数据,这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整体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世界的卡车中心,中国的企业更需要卡赛这样的展示平台,不光提高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更可以把产品推向国外。”
李上雄表示:在完成了向第三阶段竞速赛的转型之后,未来我们的卡赛也可能打造成为洲际性的大赛,可以吸引印度、日本、韩国的赛手前来比赛,甚至可以在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周边国家办一站比赛,这对于打造中国卡车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国内品牌的卡车产品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9%,国内的卡车企业已经赢得了国内市场,不少企业也已经在深耕海外市场。《汽车观察》认为,在完成了对产品的把控之后,卡车企业需要利用卡车大赛这一平台来提升品牌,而竞速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也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产品质量,是一条提升卡车产品品牌形象的捷径。
这是一次碰撞,更是一次学习。
2014年9月11日,全国卡车大会组委会邀请国际汽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汽联)卡车委员会副主席Manuel Vidal和国际汽联场地委员会主任Jacques Berger来到北京,为中国的卡车大赛与世界级比赛接轨,创造了一次碰撞和学习的机会。
对于很多国内观众来说,国际汽联并不陌生,旗下的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以及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在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吸引了无数车迷为之疯狂。事实上,在欧洲,国际汽联旗下的卡车锦标赛的影响力仅此于F1,规模甚至超过F1,比赛次数多达几十场,更有奔驰、沃尔沃、曼、斯堪尼亚等世界知名卡车品牌参赛。
不同于中国卡车大赛,欧洲卡车大赛是在F1赛道上进行的极速对抗,不仅有国家杯赛,还有欧洲杯赛。相比国内的场地技巧赛和场地越野赛,国外的卡赛是柏油路上的竞速,更具有观赏性和刺激性。
通常,欧洲卡车大赛的一场比赛可以吸引众多人参与其中,Manuel Vidal告诉《汽车观察》,在西班牙,一次卡车比赛可以吸引五万人参与;在德国,这个数字可以达到十五万。“有时候,卡车大赛甚至会和F1赛事放在同一天进行,因为卡车大赛有固定的观众群体,不用担心F1比赛会分流卡赛的观众。”
与其说是一场比赛,卡车大赛更像是一场大型的盛会,不仅集合了赛手和观众,整车企业、运输车队、赞助商、卡车客户等也都参与其中。“这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周边的经济,不光是门票收入,住宿、餐饮、超市、纪念品这些都会获得可观的收入。” Manuel Vidal说。
中国的全国卡车大赛从2003年创办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年,赛事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和新颖性吸引了众多的汽车运动爱好者参加。然而,相比欧洲的赛事,我们的比赛还不够刺激。
这让全国卡车大赛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技术比赛、第二阶段的越野比赛之后,有了向第三阶段——场地竞速——发展的目标。预计在2015年,全国卡车大赛会将从场地越野赛转型为场地竞速赛,也是最大程度上与国际卡车大赛一致。
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李上雄说:“专门把国际汽联负责人请到中国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现在的赛车形式,我们要引入国际的赛事,包括赛车规则,让我们本土的卡车大赛通过这种合作尽早与国际赛事接轨。”
为此,Manuel Vidal从赛场和产品两方面考察了国内实现场地竞速赛的可能性。
在考察了金港国际赛场的条件在之后,Manuel Vidal表示,中国赛车场完全具备世界卡车大赛的条件,如果有可能将会把欧洲卡车锦标赛移植到中国,进而开展亚洲站的卡车公开赛。
在解决了赛道的问题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参加比赛的车辆。
9月15日,在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的陪同下,Manuel Vidal考察了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戴姆勒)的卡车,对产品如何投入到场地竞速赛中进行了座谈。
福田戴姆勒成立于2012年2月18日。合资之后,为欧曼品牌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欧曼品牌竞争力。2013年欧曼产品的销量达到10万台,位列全国第三。
目前,欧曼的重卡产品搭载了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如果参加场地竞速赛,需要做一系列改装,包括发动机的后置,以保持车辆在比赛中的稳定性。福田戴姆勒党委书记胡会芝表示:“这样的改装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以实现,相当于我们的大客户产品定制。”
事实上,福田早在2004年就与全国卡车大赛有所接触,此后五年都参与到赛事中,并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胡会芝认为,参加卡车比赛是最能够体现欧曼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的。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市场,中国的重卡最多达到90万台的销量,这是很多欧洲国家不敢想象的。Manuel Vidal说:“像沃尔沃、曼、斯堪尼亚这样的国际知名卡车企业,每年都会参加欧洲卡车大赛,他们通过参加赛事不仅仅使品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主要的是通过参赛得到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测试数据,这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整体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世界的卡车中心,中国的企业更需要卡赛这样的展示平台,不光提高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更可以把产品推向国外。”
李上雄表示:在完成了向第三阶段竞速赛的转型之后,未来我们的卡赛也可能打造成为洲际性的大赛,可以吸引印度、日本、韩国的赛手前来比赛,甚至可以在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周边国家办一站比赛,这对于打造中国卡车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国内品牌的卡车产品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9%,国内的卡车企业已经赢得了国内市场,不少企业也已经在深耕海外市场。《汽车观察》认为,在完成了对产品的把控之后,卡车企业需要利用卡车大赛这一平台来提升品牌,而竞速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也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产品质量,是一条提升卡车产品品牌形象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