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书名,我首先想到了拿破仑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该名言说出了拿破仑的理想与追求,也成了他一生自强不息的写照。那么,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呢?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应该把谁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教师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们的思维品质又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在一天内看完了《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一书,享受了一次丰厚的精神大餐,真是心旷神怡。
作者在书中写到:“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的态度,一种优秀教师应有的思维品质。”人只要活着,就一天也不会停止思考,一天也不能停止奔跑,有奔跑就有希望。但每一个人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一种思考,“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一种思考。即使对待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思考的结果也是不一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者选择一个人人相关但又往往容易忽略的主题进行思考,足以证明作者的匠心独具。
我从事教育工作也有20多年了,看了不少教育家的理论书籍,也了解一些教育家的有趣故事。阅读著作主要想从教育家身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但是确实没有对教育家的思维特点进行过探究。这一点也是《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学好教育理论,只看教育家的书还不够,更要探究教育家的思维品质,通过思维品质的了解,才可以更深入体会到教育家追求教育理想的雄心壮志,感受到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那种勇气。作者认为教育家首先拥有教育理想,他们思考的教育问题是前瞻性的,是对前人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更有新意的见解;他们思考的内容是广泛的,如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改革等。他们的思考方式也各有特点,有的把思考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如陶行知;有的把思考建立在实验之上,如杜威;有的把思考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如苏霍姆林斯基。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不是对一个教育家的模仿,而是吸收不同教育家思维的长处,学习他们在思维时表现出来的智慧。
士兵永远比将军多,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也不是天生的,他的过去也只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作者提出“像教育家一样思考”的理念,表明了自己立志当教育家的雄心。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任何行为的展开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教育家的行动正是来自于思考,要深入了解教育家,只看他们的著作是不够的,更要看他们在进行着什么样的行动。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只是具有振兴教育的理想,更要有卓越的理论成果和成效显著的教育行动。如果说探究教育家的思维品质是书的切入点,而如何真正地如教育家一样行动起来,才是书的主线。作者围绕这一主线,分七章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教育、像教育家一样有理想、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改革、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学和科研、像教育家一样行走、像教育家一样成长。虽然在结构上并非滴水不漏,但不难看出,作者正在进行着“从教师到教育家”的行动,在积极拉近自己和教育家的距离。
我们并不否定普通教师与教育家应承当不同的历史使命,虽然普通教师与教育家都是服务于教育事业,但各自的目标不同,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有区别。普通教师身处教育第一线,每天见到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而教育家身处教育理论研究的最前方,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实验数据。但是,教师与教育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特别是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行研究也成了家常便饭。要成为教育家必须先成为优秀教师,而教师能否成为教育家,就要看他能否成为研究者,能否取得伟大的教育成果。现实生活中,从教师走向教育家的例子也大有人在。如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等。作者就是立足于当今的实际,探索一条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家的捷径,可见,这样的思考和探索意义是深远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作者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的呢?书中说“教育家就是把握生活的细节,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做教育,用自己的生命去为教育讴歌和舞蹈,最后才成为了教育家。”“我虽然不是一个教育家,但我有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我虽然不是思想家,但我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我虽然不是大方之家,但我怀抱大方之家的梦想……我只是一个小草根,非常渺小的小草根,但我也要用心做教育,用心做新教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出自己教书的感觉,迸发出当教师的感觉。”可以看出作者有一颗爱教育的心,爱学生的心,也有努力成为教育家的梦想。我相信,有了踏踏实实的努力,有了教育家特殊的思维品质,实现自己的梦想并非天方夜谭。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作者在书中写到:“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的态度,一种优秀教师应有的思维品质。”人只要活着,就一天也不会停止思考,一天也不能停止奔跑,有奔跑就有希望。但每一个人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一种思考,“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一种思考。即使对待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思考的结果也是不一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者选择一个人人相关但又往往容易忽略的主题进行思考,足以证明作者的匠心独具。
我从事教育工作也有20多年了,看了不少教育家的理论书籍,也了解一些教育家的有趣故事。阅读著作主要想从教育家身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但是确实没有对教育家的思维特点进行过探究。这一点也是《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学好教育理论,只看教育家的书还不够,更要探究教育家的思维品质,通过思维品质的了解,才可以更深入体会到教育家追求教育理想的雄心壮志,感受到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那种勇气。作者认为教育家首先拥有教育理想,他们思考的教育问题是前瞻性的,是对前人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更有新意的见解;他们思考的内容是广泛的,如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改革等。他们的思考方式也各有特点,有的把思考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如陶行知;有的把思考建立在实验之上,如杜威;有的把思考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如苏霍姆林斯基。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不是对一个教育家的模仿,而是吸收不同教育家思维的长处,学习他们在思维时表现出来的智慧。
士兵永远比将军多,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也不是天生的,他的过去也只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作者提出“像教育家一样思考”的理念,表明了自己立志当教育家的雄心。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任何行为的展开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教育家的行动正是来自于思考,要深入了解教育家,只看他们的著作是不够的,更要看他们在进行着什么样的行动。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只是具有振兴教育的理想,更要有卓越的理论成果和成效显著的教育行动。如果说探究教育家的思维品质是书的切入点,而如何真正地如教育家一样行动起来,才是书的主线。作者围绕这一主线,分七章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像教育家一样思考教育、像教育家一样有理想、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改革、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学和科研、像教育家一样行走、像教育家一样成长。虽然在结构上并非滴水不漏,但不难看出,作者正在进行着“从教师到教育家”的行动,在积极拉近自己和教育家的距离。
我们并不否定普通教师与教育家应承当不同的历史使命,虽然普通教师与教育家都是服务于教育事业,但各自的目标不同,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有区别。普通教师身处教育第一线,每天见到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而教育家身处教育理论研究的最前方,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实验数据。但是,教师与教育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特别是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行研究也成了家常便饭。要成为教育家必须先成为优秀教师,而教师能否成为教育家,就要看他能否成为研究者,能否取得伟大的教育成果。现实生活中,从教师走向教育家的例子也大有人在。如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等。作者就是立足于当今的实际,探索一条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家的捷径,可见,这样的思考和探索意义是深远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作者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的呢?书中说“教育家就是把握生活的细节,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做教育,用自己的生命去为教育讴歌和舞蹈,最后才成为了教育家。”“我虽然不是一个教育家,但我有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我虽然不是思想家,但我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我虽然不是大方之家,但我怀抱大方之家的梦想……我只是一个小草根,非常渺小的小草根,但我也要用心做教育,用心做新教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出自己教书的感觉,迸发出当教师的感觉。”可以看出作者有一颗爱教育的心,爱学生的心,也有努力成为教育家的梦想。我相信,有了踏踏实实的努力,有了教育家特殊的思维品质,实现自己的梦想并非天方夜谭。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