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形态及时间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性根植在时间性中”[1]。历史时间是历史教学和考试的高频词,时间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一部分。所谓时间观念,是在特定时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这种在特定时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时间思维。高考试题是教学的风向标,通过研究试题改进教学渐成共识。本文试从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切入,结合历史时间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探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时间思维。
  一、发现特点:材料设问凸显历史时间
  第41题涉及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程。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是北宋《吕氏乡约》,由吕氏兄弟首先发起并在陕西蓝田局部地区付诸实践。朱熹对其进行作者 的考证与内容的增损。明代王阳明将太祖的《圣训六谕》加入乡约组织,逐渐成为乡约的中心。清代,一方面乡约由礼部管辖,保甲、社仓由户部管辖,各有主管互不关联,破坏乡治组织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顺治命令每月乡约要宣讲《圣训六谕》,康熙颁布的《上谕十六条》成为乡约宣讲的正本,乾隆将《上谕十六條》注解演绎为《圣谕广训》并成为唯一的宣讲材料。至此,乡约变成“民众教育的宣讲”、“政府钦定的规劝”[2]。乡约制度虽因时而变,但“自治”仍是基本特征。
  19世纪中后期,内忧外患的形势呼唤基层社会自治,西方民主制度顺势传入,使吸收西方地方自治因素成为可能。1909年,清政府仿照日本的《市町村制》,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民国时期,政府几次推行地方自治,惜成效不大;梁漱溟等乡村建设理论引导者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也未能坚持。
  1984年,我国废除人民公社,设立乡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也被村民委员会取代。为了统一规范村民委员会制度,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通过梳理基层社会治理演变过程,结合第41题可发现,该题的材料和设问贯通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传统和现实,既突显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演进的历史趋势,又强调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滥觞和鼎盛--宋明乡约;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基层社会治理--清末地方自治;改革开放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当代村民自治。而对历史趋势和时代特征的判断离不开重要的时间节点,如“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将“清末”这个时间概念定位在清末制度改革的时代。精确的时间点、特定的时间段、超越时段的时间趋势等时间形态在第41题中异常鲜明。那试题中所表现的历史时间形态与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形态是否吻合呢?
  二、回归理论:试题契合历史时间形态
  在时间中思考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在西方,法国年鉴学派提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的概念。在国内,有学者从历史认识论上分析提出历史认识的特殊命题、普通命题和普遍命题[3],分别与具体时间点、特定时间段和超越时间段的时间趋势相对应;有学者提出历史研究应在自然时间量度、社会时间量度和心灵时间量度中展开,分别对应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历史意义建构三种历史理解范式。[4]历史时间具有多种形态已成共识。在此,笔者尝试借鉴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和心灵时间的历史时间理论对第41题进行分析。
  自然时间是客观必然的社会生活中惯性运动、均匀分布的时间,是单向度的。人类过去的社会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自然时间中的人类活动一旦消失,便不能以原有内容、形式和过程再现。但人们能通过它遗留至今的材料直接或间接地确认曾经社会生活的存在,并以此重现以往社会的时间,确认历史事实。
  社会时间是历史事件的社会实践性衍生的产物,是非均速非惯性的。历史事实发生与存在的原因、历史事件背后更为宏大的社会力量的内在联系在社会时间中清晰可见。唯物史观从人的角度出发,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理解历史形成与发展的代表理论。
  心灵时间是了解历史中人们的生存经验、体验、感受、表现方法以及语言符号的构成,并通过直觉、想象、体验、领悟和解释等心灵活动,真切地理解历史,使历史在现实中复活,激发包括当下现实社会生活意义在内的全部历史的文化价值,昭示社会历史的现实意义。[5]
  诚然,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和心灵时间的内涵复杂而广博,非一道试题所能全面体现,但我们仍可借其来审视第41题:
  材料中“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是在自然时间中理解历史的成果,也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历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1909年”虽不可再现,但可明确指向清末新政这一地方自治的政治背景,而非“清末”大时间段下其他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背景。
  设问中,第一问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即把握基层社会治理在宋代和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二问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即分析清末地方自治与西方民主思想传入、清末新政等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问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即把握基层社会治理在改革开放后的特征及意义。从历史时间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在社会时间中对宋代、明清、清末和改革开放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解和阐释。
  心灵时间虽未直接体现,却也蕴含其中。考生在回答第三问时会联想:既然村民自治有意义,那宋代和明清的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是否也有历史意义?对近代乃至当代的基层社会治理有无影响?这样的思考超越特定时段,属于心灵时间,留给考生的印象是,从古至今,基层社会治理一直是中国政治的一部分,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特征,体现发展趋势。在现实中承载、面对、解释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认同当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解其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乃是在心灵时间中理解历史的成果。
  通过以上分析,第41题的材料和设问所涉及的精确时间点、特定时间段和超越时段的时间趋势,与学者提出的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心灵时间基本契合。   三、攻玉以石:历史教学培养时间思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时间思维在史学研究中受到重视,在高考命题中得以呈现,学生时间思维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时间思维本身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往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展素养兼应对高考。
  (一)紧扣关键的自然时间点确定事实推导特点
  重大历史事件在自然时间中的定位已有前人的研究作基础,教师一般会巧用时间轴和大事年表,辅助学生记忆特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次序,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但这并非最终目的。在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紧扣其中关键的时间点,通过它在自然时间中的相对位置,推导事件发展的基本特点。
  例如,在学习隋唐历史时,可以借助时间轴,让学生把重要历史事件的自然时间点标记在时间轴上(如图),便能清晰地看到581年隋朝建立、627-649年贞观之治等关键时间点的相对位置,学生很容易在自然时间中确立隋唐历史的存在。但仅确定并记住它们存在于某个自然时间是不够的,在确定事实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通过简单的年代计算,推导出隋朝速亡而唐朝逐渐兴盛、长期稳定的特点。
  隋唐时期的关键时间点
  (二)在社会时间中比较时代特征把握历史趋势
  史家托波尔斯基认为:“研究历史要寻找历史的规律性,不应用比较法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过程的进化,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6]可见,探究时代特征与历史趋势离不开比较法,尤其是在社会时间中的比较。社会时间中的比较又分为共时性比较和历时性比较。
  共时性比较,即通过分析相同时间段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寻找共性,把握时代特征。要理解唐朝何以持续稳定、逐渐兴盛,仅仅让学生识记历代皇帝及其治国措施的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指引学生通过比较唐朝前期轻徭薄赋、整顿吏治等治国策略,发现“惜民力,存百姓”的共性。这是唐初政治的重要特征,也是唐朝兴盛稳定的主要原因。
  历时性比较,即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发现历史演进的轨迹。隋唐都是大一统趋势下建立的统一政权,何以隋速亡而唐兴盛?通过比较隋炀帝和唐朝前期的治国措施,可以发现炀帝“耗民力、损百姓”,与唐朝“惜民力、存百姓”形成鲜明对比。在社会时间中比较隋唐统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隋速亡而唐兴盛的深层原因,把握中国古代大一统历史趋势的演进态势。
  (三)在心灵时间中追问历史意义感悟历史价值
  心灵时间比较复杂,在教学中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时间中已经过去的历史能够通过心灵时间存在于历史认识中,昭示历史的現实意义;二是人的心灵活动是多元开放和动态结构的,心灵时间中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呈现多元和开放的情况。具体到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历史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心灵时间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或通过呈现足够的材料,以各抒已见的方式,直接与历史对话,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用心灵感悟历史的本质价值。
  仍以隋唐历史学习为例。隋唐历史在自然时间中有始有终,但在心灵时间中永远不会终结。学生通过自然时间确定隋唐存在及其特点、借助社会时间分析隋唐存在特点何以形成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在心灵时间中对隋唐历史进行追问,从而作出解释性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对时间的关注向上推移,关注隋唐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将隋朝与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割据联系起来,使学生对隋朝的认识不局限于隋的速亡,突出它重建统一的伟大意义。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学生:既然隋朝如此伟大,为何不能如唐朝般延续统治?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政权稳定与民生建设的关系。这样的思考超越时间段,每个学生得出来的结论不尽相同。在不断的意义追问中,学生在心灵时间中思考,立足现在,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进程中的成绩与问题,思考当下的努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决策,增强公民意识。
  第41题呈现或蕴含的时间点、时间段及时间趋势,学术界关于历史时间问题广泛深入的研究,都昭示着培养学生时间思维的重要性。笔者仅从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和心灵时间的角度对第41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紧扣关键的自然时间点确定事实推导特点、在社会时间中比较时代特征把握历史趋势、在心灵时间中追问历史意义感悟历史价值的时间思维培养策略,管中窥豹,以求教方家。
  【注释】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442页。
  [2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02页。
  [3]张耕华:《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
  [4][5]张政文:《历史的三种时间量度与三种理解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6]林向东:《比较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
其他文献
2019年高考刚结束,我就用全国卷一的真题给自己所带的高二学生进行了一次正规考试。基于学生在客观题上出现的问题和我自己对本试卷的研读,得出一个重要体会就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非常注意历史概念的教学,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又要十分讲求准确与深入。  以我给学生测试的结果为例,本次考试的客观题部分,错误率较高的几个题是26、28和35题。  我们先看26题: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
曹子威  威智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中国的制造业一定可以迎来下一个崛起。”作为威智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曹子威有着这样的决心和期待。  曹子威说他不太擅长讲自己的故事,但说起他的团队,他的智荟云系统,曹子威侃侃而谈。“我们致力于帮助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并通过全方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曹子威说。制造业管理软件“中国制造”
什么是历史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0页:“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实证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这揭示了历史解释的内容是“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  历史解释涉及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史学理论、家国情怀等多项核心素养,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特征,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历史是死的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1]从这一需求出发,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也引起了笔者对于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再思考。特此试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一課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温故知新——专题复习课的
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新一体化等多篇文章一起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河南省新乡市市长王登喜表示,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尤其是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差异性很大,更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闯出路子。河南省新乡市市长 王登喜  王登喜表示,新鄉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管全面
师生共读是近年兴起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传统模式下的史料研读教学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把英语学科常用的“图式理论”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探讨高中历史师生共读课的策略与原则,希冀为本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一、何为“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历史师生共读”  图式(schema)一词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即便于储存和处理而将已有和新知识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辩证形式,是相互关联知识构成的完整信息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中美外交关系史时,我链接了当下两国贸易战的新闻,课堂一下子炸了锅。比较大的声音是:“中国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坚决抵制美国货”。其中一名男同学高喊道:“砸福特牌汽车!”我问为什么?他说:“朱自清过去宁可饿死都不食美国救济粮,难道我们不可以不用美国货吗?”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回答和掌声引起了我的警觉,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觉得很有必要以朱自清和中美贸易战的有关素材,补
一、本文的缘起  笔者执教高一,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史时,某学生交与我一篇题为《唐玄宗 一言难尽矣》的历史小文,内容如下(节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之言实为真理,上下五千年来,有多少君王能做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呢?即使是英明神武如李隆基也不例外。  观其生平,作为反差之大令人深思。李隆基少年时被祖母武则天宠信又疏远,后在青年时期灭韦氏,将一个卖官鬻爵的大唐朝廷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1]通过多次听课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初中历史课堂只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并未深入到具有思辨性质的历史思维层面,而高中历史教学显然更注重后者。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层次历史思维才能实现课标的这一要求?笔者试以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
2017年历史新课标出台,将原有的三维目标深化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分级发展目标,2020年历史课标再次修订,时空观念中的空间要求,史料实证中的论从史出,历史解释中的分析论证,家国情怀中的自我认同,诸多素养均要求拓宽历史教学中史料来源的多样性,增强史料运用的灵活性,以期达到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朱汉国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中结合课程设计案例指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几个原则: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