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慢慢感受、领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读说为主线,组织各项训练活动。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自己精辟的意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创设情境,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比如我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当我们读到“春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处时,有同学举手问到:“黄老师,春雨并不都是细如丝啊?”还有一位同学问:“杨梅树不是人,怎么会贪婪地吮吸呢?”当时,我心里极不是滋味,这些孩子怎么能这样,心里虽说不舒服,但作为老师的良知告诉我,我应该慎重地处理好这个问题。于是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同学们:“哦,这是个问题,好难啊,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观点?”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雨有多种姿态,有时如丝,有时如豆;有时慢,有时疾。所以不能只写如丝啊。”有的同学说:“作者描写春雨中的杨梅树时,作者看到的那时的景象就是这样的,你不能让他把所有不同的春雨都写出来,那样太不真实了。”有的说:“杨梅树虽然不是人,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这样更活泼可爱。”还有的说:“我怎么看不见杨梅树喝水呀,它要会喝水,一定是齐天大圣吧。”听着同学们天真无邪的回答,我的心乱如麻,孩子们的回答不无道理呀。孩子的思维是独特的,这样的回答是符合他们此时的生活阅历的。通过以上教学,我感悟到:只有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学生阅读才能真正做到参与、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二、转变方式,营造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我教《董存瑞炸碉堡》一课中,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董存瑞十分敬佩时,我说:“假如董存瑞叔叔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和深刻的对话,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四、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如:《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情境,为整堂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人们都说武夷山很美丽,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接着播放武夷山的录象,学生们在看时,都暗暗地情不自禁地赞叹那儿的美景,看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来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武夷山的风景实在太美了。”有的说:“我真想到武夷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我趁热打铁,“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武夷山,好吗?”同学们无比兴奋地说“好”。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兴奋。接下来的教学,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变枯燥乏味抽象的内容融入直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觉得生动有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变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总而言之,尊重生命,重视主体,发掘活性,体现人性,提高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愿我们每个教师都能不断实践与反思,让课堂上的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活力,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在提升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自身获得生命的丰富感和成就感,让我们不断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与境界吧。
一、创设情境,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比如我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当我们读到“春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处时,有同学举手问到:“黄老师,春雨并不都是细如丝啊?”还有一位同学问:“杨梅树不是人,怎么会贪婪地吮吸呢?”当时,我心里极不是滋味,这些孩子怎么能这样,心里虽说不舒服,但作为老师的良知告诉我,我应该慎重地处理好这个问题。于是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同学们:“哦,这是个问题,好难啊,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观点?”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雨有多种姿态,有时如丝,有时如豆;有时慢,有时疾。所以不能只写如丝啊。”有的同学说:“作者描写春雨中的杨梅树时,作者看到的那时的景象就是这样的,你不能让他把所有不同的春雨都写出来,那样太不真实了。”有的说:“杨梅树虽然不是人,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这样更活泼可爱。”还有的说:“我怎么看不见杨梅树喝水呀,它要会喝水,一定是齐天大圣吧。”听着同学们天真无邪的回答,我的心乱如麻,孩子们的回答不无道理呀。孩子的思维是独特的,这样的回答是符合他们此时的生活阅历的。通过以上教学,我感悟到:只有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学生阅读才能真正做到参与、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二、转变方式,营造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我教《董存瑞炸碉堡》一课中,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董存瑞十分敬佩时,我说:“假如董存瑞叔叔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和深刻的对话,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四、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如:《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我想方设法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情境,为整堂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人们都说武夷山很美丽,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接着播放武夷山的录象,学生们在看时,都暗暗地情不自禁地赞叹那儿的美景,看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来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武夷山的风景实在太美了。”有的说:“我真想到武夷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我趁热打铁,“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武夷山,好吗?”同学们无比兴奋地说“好”。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兴奋。接下来的教学,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变枯燥乏味抽象的内容融入直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觉得生动有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变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总而言之,尊重生命,重视主体,发掘活性,体现人性,提高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愿我们每个教师都能不断实践与反思,让课堂上的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活力,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在提升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自身获得生命的丰富感和成就感,让我们不断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与境界吧。